成长的寓言

      在众人的心目中,蛤蟆先生是穿着时髦,偶尔打扮夸张,看上去神采奕奕,充满活力和生趣,活脱脱的一只非凡的蛤蟆。但是现在的它变得邋里邋遢,臭烘烘的。

    朋友们帮它找到了心理医生苍鹭,通过与苍鹭的对话,找到了蛤蟆状态不好的原因,第一它觉得朋友虽然很好,但是对它的态度不友好,它总是受到朋友的责骂,但为了不让朋友对它失望,它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向朋友保证,一定会改,总是委曲求全。

      第二,从朋友身上,它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几乎没有夸过自己,总是对自己很严厉,甚至让自己恐惧的人。

    第三,蛤蟆自己长期受到压抑,情绪得不到合理的宣泄,总感觉自己情绪低落,想要改变,但是提不起精神来。

    苍鹭医生通过倾听,告诉蛤蟆它的情况属于“儿童自我状态”。并且转变角色给蛤蟆解释何谓“儿童自我状态”,即是由童年残留的痕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

    在苍鹭的讲解中,蛤蟆通过不断回忆,明白了儿童的基本情感有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

      一个孩子的自然行为混合了上述几种基本情感。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其它因素参与进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对孩子的意识产生影响。婴儿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会引发父亲或者母亲的某些反应,且这些反应对孩子具有深远影响。

      由此蛤蟆想到意识到孩子容易受伤害,因为它以前并未意识到父母拥有巨大的权利,他们可以控制子女,可以爱子女,可以抛弃子女,可以宠爱也可以虐待子女。拥有怎样的父母其实就像买彩票一样,要靠运气。

    蛤蟆陷入了沉思,并想到了自己的童年,自己的父母。

  苍鹭告诉蛤蟆,多数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很少有父母故意伤害孩子,但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的把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传给给后代,就像会把基因遗传给孩子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就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

      婴儿不可能用逻辑或者有意识的去想明白这些问题。但他们会从经验中学习,而这样的学习不仅涉及用头脑思考,也涉及全部的自我。孩子学到的是一种生存的策略,并发展出一套行为应对父母和其他人。

    这意味着每一个婴儿都必须学习如何调整他的基本行为,来应对自己所处的初始状况。

    苍鹭医生说了很多,蛤蟆也终于明白,人类在婴儿期就开始学习应对生活,我们得对自己天生的行为做出调整。

    其实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如果无法逃离或者躲避,就只能学着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这个特定的情形。

    苍鹭医生把儿童自我状态分为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生活中,父母不难发现,自己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生气发火,作为孩子,可能会做出一些事情,赢得父母的好感,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躲避父母的“怒火”,但也不能不说,孩子是在针对特定的情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长的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