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天下人都说我所说的天道很庞大,好像跟天道不一致。正因为太大了,所以才跟人们理解的天道不一致。如果跟人们理解的天道一样,这么久了它就会变小了啊!我有三件宝贵的品质,一直以来都坚持并且保存它们:第一种叫做慈爱,第二种叫做节俭,第三种叫做不敢做天下万物的先导。因为慈爱,所以能够勇于承担责任;因为节俭,所以能够拥有比原来更多的东西;因为不敢做天下万物的先导,所以能够慢慢地积累,慢慢地成长,有更多的时间来成就自己。现在的人舍弃了慈爱而凭匹夫之勇,舍弃了节俭还不断广大消耗,舍弃了跟在万物的后面跑到前面去了;死定了!所谓的慈爱,用它来作战,就会战胜对手;用它来守卫,就会是己方牢固不可攻破。老天爷如果要救助某个人,一定用慈爱的品质护卫着他。

这一章老子说明他所说的天道法则和常人所理解的天道的差别,从而提出慈爱,节俭,不敢为天下先这三种符合天道的品质。

首先老子引出话题,天下人听说了老子的天道学说之后,觉得他说得太大了,与常人所见的天地万物所反映出来的天道法则不太一致,叫做不肖,就是长得不像。老子回答说,正因为天道要比天地万物的变化还要庞大得多,所以才不能跟天地万物一致啊!如果跟天地万物一致,天地万物能够生长成熟消亡,天道不就跟他们一样消亡了吗?天道如何能承载天地万物呢?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所以老子提出自己天道法则的三大品质:

第一种是慈爱,第二种是节俭,第三种是不会跑在天地万物的前面。

为什么这么说呢?

慈爱,如母亲,总是能勇于承担责任,给天地万物以展示自我的平台,把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都让给了她的孩子们,这种勇于承担,谦让的品质,就是母亲的慈爱。

既然把平台让出,自己只能节俭着用了,就是像母亲一样把好布让给孩子们做漂亮衣服,自己就只能用碎布来做衣服了;把好的粮食让给了孩子们做好吃的,自己就只能用碎米肉末来做食物啦;给好的地方孩子们住,自己就住在偏远坎坷的地方了;这种由于慈爱而产生的谦让的品质叫做节俭,这种节俭其实是吧生存的空间扩展了,老子叫做广。就是扩大了生存的空间。

既然总是让着孩子们先吃,先用,先住,你说像母亲一样的天道能走在孩子们的前面吗?她总在后面观看,照顾着孩子们,你见母亲照顾孩子,自己跑到孩子的前面去的吗?为了保护孩子,母亲更要注重自己的安全和寿命,她总害怕她如果不在了,孩子们就没人照顾了啊!所以慈爱的老母亲总活得很久很老,很高寿,你孩子们活得更长。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可是天下百姓是如何理解天道的呢?他们的勇于承担却不是慈爱的,是索取的;他们的扩大自己的欲望不是节俭的,是挥霍的;他们总是不甘人后,抢着在人前炫耀自己。这是招致死亡的法则啊!哪里是天道法则。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正真的慈爱,用慈爱之心去战斗,是让敌人体会到对他们的关爱,使他们成为自己的孩子,不再与自己为敌。用慈爱之心来守卫国土,是要让国土成为国民生长生存的地方,国民就会同仇敌概地保卫国土,那个敌人能够大破这全民皆兵的防守呢?

所以老子总结道,假如老天爷要想保卫救助哪一个家族或邦国的话,一定是让这个家族和邦国具备慈爱这个品质,用这个慈爱的品质守护他们。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这一章我们就解读到这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解(第六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