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观念的一次次诞生
——读《中国史纲50讲》(二)
2022.4.9
重读《中国史纲50讲》,再次感受到这本书对我原有观念的冲击。原来我学历史学到了什么?只不过一些碎片化信息罢了,形成的也只不过是些狭隘的观念。读这本书,就是经历很多个精彩观念的一次次诞生。
梳理一下这两天重读,建构的几个观念:
1.“中国”这个概念,在古代意味着什么?
在古代,所谓的“中国”,指的是“天下的中央”,也就是全世界的中心,而且这个中心不是地理意义上的中心,而是文明意义上的中心,即文明水准最高的地方。
古代中国对文明的理解,并不认为它是属于特定的那一群人的,而是认为文明是属于所有的,文明应该是所有人共同的财富,并不专属于中原的人群,这就是中华文明的普世主义理想。
古人非常重视天命,认为只有天命所归才能成为君主。商人建立商朝,他们认为商人才是人,其他人都是羌人。
于是商人受到羌人的反抗,周人是最重要的反抗力量,他们组织了很多羌人群体来反抗商朝。周人认为,天命降于周王。
这样,周王便是天下的共主,他不仅仅要为周人主持公道,而是要为全天下人主持正义,这是一种真正的普世主义观念。
2.从周朝到清朝,都是封建社会吗?
周朝建立后,其统治形式是分封制。周天子分封他的大量亲戚和重臣,想依靠他们形成的潘属诸侯国,来拱卫周王,这就是封建。“封建”最早出自《左传》,“封建亲戚,以潘屏周”(分封亲信出去建立诸侯国,作为周王室领地的屏障)。
只有这种封土建邦、分封割据的状态,才叫作封建。
而中国从秦到清的这种帝国形态,因为朝廷会在帝国内建立很多郡和县,现在学界一般称其为郡县制社会。
封建社会的一大特征是,最高统治者是没有权力干涉诸侯国内部事务的,诸侯们确实是最高统治者的封臣,但某种意义上也像是合伙人,都有比较强的独立性。
时间长了,有些诸侯的力量可能会变得比周天子还要大,人们就可能不太拿周天子的权威当回事了。
周天子要自救,就得从强化自救在直属领地内的权力做起,就得打破传统。但这会得到批评,于是不得不迁都洛阳,之后,周天子的影响力就更弱了。
3.封建社会是如何走向终结的?
走向终结,是因为战争逻辑发生了变化,从周朝贵族间的礼仪战走向实用性,贵族范儿开始丢失。
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两个重要的技术变迁,让诸侯力量扩大有了可能,可以搞定次级诸侯:铁器和牛耕的农业生产技术,竹简这种知识传播技术。
前者提高了平民的劳动效率,公田之外开垦私田。君主与平民之间逐渐形成结盟关系,君主向耕种私田的平民提供保护,平民向君主交税。
之前文字是祭祀专用,通过铸鼎的方式发给贵族们,所以有文化的只是贵族。而竹简的发明,使知识传播的成本急剧下降,这就出现了很多有文化,却无法获得一块封地的贵族子弟,他们变成游士,到处寻找把自己卖一个好价钱的机会。
君主与游士一拍即合,游士成为依附于君主的私人人事班底,后来就发展为官僚制。
官僚与贵族的区别:官僚没有独立性,他们是紫叶经理人,其地位取决于君主的意志;贵族有独立性,他们是准合伙人,君主有大事必须和他们商量。
诸侯国从君主与贵族共治的结构,转向君主说了算的官僚结构,这个过程叫作变法。
谁最先变法,谁的战争效率就大幅提升。
变法之后,君主能决定军功的标准,对国家的控制力就变强,再也没有约束君主的力量,分封割据的封建社会就逐渐走向了终结。
而且,战争规模扩大到了诸侯国承受不起的时候,中国也就开始走向大一统。
这三个问题梳理下来,我们也明白了封建社会建立和终结的因果是怎么回事。
上学学历史,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变法,变法的好处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联系当下,也许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新官上任要放三把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读这本书,真是能通过阅读,让精彩观念一次次诞生。学历史,真得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