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中的人物:范仲淹,“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该有啥标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在一个月明之夜,范仲淹终于提起了笔,写下了这几句话,他的思绪如凉风掠过树木,不曾停留,渐渐飞扬起来,他自己那艰苦而充实的人生又一一在眼前浮现。

  过了一会儿,他将记忆收回,虽然身在河南邓州,但对着一幅《洞庭晚秋图》,他似乎能够听到洞庭湖的波涛之声,笔走龙蛇,行云流水,这一刻是“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悲愤,下一刻便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安祥,登楼赏景,把酒忘怀,人之乐事啊!

  

  范仲俺却笔锋一转,他说,有一种古人并不是这样的心情,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写到这里,月光更柔和了,他的胸中一片澄明,窗外的秋虫仿佛也屏住了呼吸,鸣声忽歇,范仲淹微微一笑,这样的人并非尽是忧虑,也有欢乐啊,但这种忧乐必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吧!

  

  最后,他感叹道,如果没有志同道合者,我的归宿又在哪里呢?这一晚,范仲淹还不知道,他的这篇《岳阳楼记》已经悄然有了不朽生命力,一直澎湃在无数追随的仁人志士血脉之中。

  

  其实,这并不是一时兴起的文字,而是他一生言行的积淀。这一年,距离范仲淹去世,只有五年了。

电视剧《清平乐》范仲淹形象


  一、出身贫寒修其学

  

  范仲淹是个苦孩子,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不得已带他改嫁。范仲淹早熟知学,在醴泉寺发愤读书,不仅培养了生活自理能力,还为今后俭朴的生活习惯奠定了基础。

  

  究竟如何俭朴呢?他在每天晚上都只煮一锅小米粥,经过一宿,粥便会凝成胶状,范仲淹将其划为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再配上一小点腌菜,这就成了他一天的全部食物,其余时间都用来读书,日复一日,如此生活他坚持了整整三年,这就是人们所赞誉的“划粥断齑”。

  

  范仲淹人穷志不短,自小有大志。有一次,他遇到一个占卦人,问道:“我以后能当宰相吗?”占卦人白眼一翻:“小小年纪,你咋不上天呢?”范仲淹脸一红,再问:“那你看我以后能当医生吗?”这让占卦人一口气没上来,差点噎着,就好比是你夸一个人买的新衣服,真好看,应该值一千块钱吧?别人说,没有那么多,你立马接一句,十块钱应该是值的,你叫人家的话怎么回?占卦人很好奇,“你这两个志愿差距咋那么大哩?”范仲淹却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两者皆可救人啊。”占卦人听了感动的不行不行的。

  

  范仲淹还很有定力。有一天,宋真宗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万人空巷啊,都争先恐后地一睹真容,惟独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依然沉浸在读书中。有同学还特地来喊他:“快去看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岂能错过?”这个学生头也不抬,来了一句:“将来再见也不晚。”接着专心致志地学习,他就是范仲淹。果然,第二年他就考中了进士,真是妥妥的高冷学神范儿啊。

  

  二、救灾兴教炼其行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中年范仲淹任兴化县令,带着数万兵民进行扞海堤堰工程建设,谁知当年气候反常,一场夹雪的暴风过后,又是一场大海潮,竟吞噬了一百多兵民。一时间,恐慌的舆论纷纷,说这是天意,快将工程停下吧。范仲淹却认为,堤堰若是建不成,会使成千上万的灾民流离失所,必然要百折不挠做成这件利国利民的长远大事。

  

  在正在施工的堤堰第一线上,风助浪起,浪借风高,一波一波拍在范仲淹的腿上,兵民和官吏们纷纷惊惶失措,但范仲淹面不改色,神情自若,看着同年好友滕宗谅,对,就是重修岳阳楼的那位滕子京,两人谈笑风生,从容不迫地评论着一段屹立不倒的堤堰,让众人大为心折,情绪也安稳了下来。由于范仲淹临危不惧、身先士卒,用了三年才建成的扞海堤堰工程绵延数百里,成为了守卫百姓家园的坚强屏障,人们感激范仲淹的功绩,把这条海堰称作“范公堤”。

  

  天圣四年(1026年),其母谢氏病故,范仲淹在服丧期间,得到了晏殊的邀请,希望他参与应天府学教务。范仲淹将学风整顿一新,并注重接济他人。一次,将一千文钱送给游学乞讨的孙秀才,又过了一年,孙秀才又来拜谒范仲淹,范仲淹又送钱于他,问他为何仍在乞讨,不能静心读书。孙秀才惭愧地说,“家有老母,难以赡养,若有固定收入,便解后顾之忧。”范仲淹帮他谋了学职,并授以《春秋》。

  

  十余年后,朝野到处都传诵着一位德高望重学者的学说,他就是当年的孙秀才,被后世誉为“宋初三先生”的孙复。范仲淹以提携后辈,善于发现人才着称,一代名将狄青、一代名相富弼、一代大儒张载等国之栋梁,皆受过他的知遇之恩呢。


  三、不平则鸣成其德

  

  范仲淹服丧结束,经晏殊推荐,他荣升秘阁校理,实际属于皇帝的文学侍从。日子久了,他发现刘太后掌握着朝中军政大事,并要宋仁宗与百官一起,在前殿给她叩头祝寿。范仲淹认为,家礼和国礼,不能混为一谈,于是上奏直谏。这可把晏殊吓坏了,他指责范仲淹,你这不是连累我吗?范仲淹公私分明,沉言道:“我正是受了您的举荐,常怕自己未能尽职,有愧于您,没想到今天竟因为铮言而获罪于您!”晏殊无言以对,范仲淹被贬出京。

  

  几年后,范仲淹被召回京师,出任右司谏,就是专职的言官,范仲淹所作所为堪比唐朝魏征。当时,江淮和京东遭遇了旱灾和蝗灾,范仲淹请求宋仁宗迅速派人去赈灾,宋仁宗没有答复,范仲淹心急如焚,质问宋仁宗:“宫廷中的人若是半日不吃饭,情形会如何呢?”宋仁宗幡然醒悟,就让范仲淹前去安抚灾民,范仲淹圆满完成了任务。在归来时,还给宋仁宗带回了几把灾民充饥的野草,真乃一面亮锃锃的人镜啊。

  

  范仲淹是一个敢于斗争的人,看到不良现象必会批判,在被贬至饶州时,妻子病死,自己又患上了肺疾,他的朋友梅尧臣于心不忍,写了一篇《灵乌赋》给他,劝范仲淹要学报喜之鸟,不要像乌鸦那样,报凶讯而“招唾骂于里闾”。范仲淹心中完全没有小我,只有为国为民的大我,他回了一篇《灵乌赋》给梅尧臣,斩钉截铁地表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的一腔热血从未冷却,正如鲁迅所说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四、固守边关建其功

  

  如果范仲淹仅做了几次“忠言逆耳”之事的话,也不过只是一介名臣,但宋代边关的风云变幻,让范仲淹又平添了几份英雄气概。

  

  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建西夏国,对北宋的边关进行多次侵扰,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赶赴前线,经过深入视察,范仲淹发现宋军战阵、后勤及防御工事等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下大力气去整顿,他建议以战略防御为主。他的同僚韩琦却不这样看,采取了冒进的战略,于好水川口遇伏被围,宋军大败,韩琦悔之不及。

  

  范仲淹的战略防御,并非是单纯或消极的防守措施。他对军旅大刀阔斧地裁汰和改编,并调整了应变战术。最妙的是,有一次,范仲淹引大军出发,在快要深入西夏军防地时,他却突然下达命令,仅用十天,平地修建了那座著名的孤城——大顺城,像一个楔子镶在宋夏夹界间,构成了以大顺城为中心,堡寨相互呼应的坚固战略体系。

  

  此时的范仲淹,已年过半百,两鬓斑白了。但他为了边关局势的安定,仍然长年奔波,不敢有丝毫懈怠。看着征雁南来北往,他深夜无眠,填下了数阙《渔家傲》,只保留下来这一首: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此词雄浑不减唐声,且开创了边塞词先河,为北宋豪放词一派做出了有益探索。

  五、勇于改新坚其志

  

  “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这句话用在范仲身上恰如其分。庆历三年(1043年),北宋朝廷决定实施改革,范仲淹总结多年来的执政经验,呈上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针对时弊,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十大举措,宋仁宗极为赞同,颁布全国,史称“庆历新政”。

  

  范仲淹对贪污腐败和为官不为者最是痛恨,通过考察,对贪官、坏官及不称职官“一笔勾之,以次更易”,枢密副使富弼对此有点担心,提醒他说:“你这大笔一勾,被你处置后,‘焉知一家哭耶?’”范仲淹却回答说:“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世事有是非,得失看民心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改革与发展是历史的主流,但这个过程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范仲淹的改革触动了部分人的利益,守旧派们反对连连,范仲淹又一次被贬出京。这一次,他再也没有回来。

  

  皇祐三年(1051年),范仲淹在调任途中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宋仁宗亲书“褒贤之碑”,谥号文正。后世对他高山仰止,南宋朱熹称他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范仲淹并没有给子孙留下什么物质遗产,他的所有俸禄都用来兴建了范氏义庄,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慈善机构。他的子孙后代也继承了他的仁德高义,家风纯良,人才辈出,世代经营义庄,范氏义庄维持达900年之久。

  

  一个人,生在世间,不过区区百年,本来是渺小的,但因为有了光辉的人格,就变得高大起来,进而成为了亘古不灭的精神,与泰山、黄河一样,永远滋养着一个民族的灵魂气息。( 蔡相龙)


  大谱师(www.myfamilybook.cn),中国数字家谱软件引领者!强大易用、可依赖的在线家谱制作工具!集家谱族谱云编修,云存储,云发布,云排版,云印制五大功能于一体的中文家谱在线服务平台!


关注“大谱师”微信公众号,或添加小编微信“MyFamilybook”,欢迎了解更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平乐》中的人物:范仲淹,“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该有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