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清明节

节气释义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节气的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节日的清明,是民间寄放情感和慰劳自己的传统日子。

物侯特点

我国古人将清明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见到彩虹了。

时至清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清明时节雨纷纷”。4月,江南地区雨日大多数在16天左右,雨量在100毫米以上,部分地区雨量还要更多,充沛的降水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此时华南的气温已经达到15℃以上,雨量也继续增多。但这时的北方容易干旱少雨,华北、西北易发生春旱。

清明花信: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古代清明诗中,常常写到桐花。如白居易《桐花》诗说“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白居易《寒食江畔》诗说:“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这意思是说,看到紫桐花,就意识到是清明时候了。清明节气开始之第二候代表的花信风,就是被称为“轻化细细”“万顷雪光”的“寿命最短”之花——麦花。柳花开时思亲浓,人们喜欢清明插柳,喜欢吃柳芽,古今文人墨客也总吟咏柳树柳花,或是折柳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气候农事

清明时节,气温转暖,万物欣欣向荣。北方旱作和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季节,人们开始抢晴播种早播。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耕种大忙。这一时节,小麦生长进入最旺盛的时候。“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

清明节气也是植树造林的最好时机,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因此,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冷尾暖头。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此时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民俗文化

清明的主要习俗有:扫墓、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蹴鞠等。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此时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春游好时候。同时清明节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