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作者是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老子是太上老君,大道主宰,万仙之祖,众圣之师。太上老君,这位大神仙出自何处呢?出自《老子想尔注》。文中这样描述太上老君,道者,一也。一散为炁,聚为太上老君。明确告诉世人,太上老君就是道,太上老君散为元炁,聚为大道。帝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
《老子想尔注》何人所写?一个叫做张道陵的东汉人,读了老子的道德经。然后有了一些个人的想法,张道陵把自己想法写成一本书,这本书叫做《老子想尔注》。张道陵说道德经的道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说张道陵是老祖天师。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道德经,春秋末期人,公元前485年著书道德经。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东汉人(东汉从公元25年开始计算),太上老君的徒弟。从上面的简单文字中可以找出一些内容的差异。第一,这里有两本书。道德经,老子想尔注。道德经早老子想尔注大约五百年。第二,这里有两个人。李耳,张道陵。李耳出生早张道陵大约五百年。
第三,这里有两个道,两个一。李耳的道,道生一,张道陵的道,道者一也。第四,这里有两个名。李耳的名,道常无名。张道陵的名,道聚有名,名太上老君。第五,谁掌管道。李耳的道,天下莫能臣也。张道陵的道,大道主宰。第六,道的特点。李耳的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张道陵的道,帝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
第七,道能否吐人言。李耳的道,不能吐人言。张道陵的道,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口吐人言。第八,道为何物?李耳的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张道陵的道,道之为神仙为太上老君。
关于李耳与张道陵,关于李耳的道与张道陵的道。前面已经找出了八个差异。如果继续在道德经与老子想尔注之间寻找,可以找出更多的差异。不过,这些差异究竟说明什么?老子不是太上老君。对啊!老子不是太上老君。其实,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是吗?是的。那么,这里就比较一下,老子做为太上老君的化身,与太上老君这个本体或说真身有何区别了。
化身与真身有什么区别?化身与真身的区别,当然就是老子道德经与老子想尔注的区别了。谁高谁低?也就是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道德经与想尔注不分高低,也就是水平无分高低。这个说明老子的化身就是太上老君,道德经与想尔注不应该有差异。第二种情况,道德经的水平高于想尔注。必然的可以说老子的水平高于太上老君。为什么化身的水平高于真身的水平?这是不可能的。或者说,应该把两者颠倒过来。太上老君是老子的化身。老子是真身。
第三中情况,道德经比想尔注的水平低。这样,中国的历史就应该改写。应该把老子想尔注推到道德经的水平与高度。这样可能吗?这样是可以的。但是,联合国可能会不同意。为什么?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联合国只认道德经不认老子想尔注。怎么办呢?不清楚。
现在,还真出了问题。李耳=张道陵,李耳的道=张道陵的道,普通人=太上老君神仙,化身=真身。总之,那些差异,这些一一对应着问题怎么办呢?就暂时放到这里吧。百度搜索一下关于老子的内容。也搜索了关于孔子的内容。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下面提供一些简单的数据。
老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535年,公元前530年,公元前526年,公元前516年,公元前501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公元前549年,公元前537年,公元前535年,公元前533年,公元前532年,公元前531年,公元前525年,公元前522年,公元前518年,公元前517年,公元前516年,公元前515年,公元前514年,公元前513年,公元前512年----公元前479年。
这上面一连串公元前是什么东西?时间。这个时间是什么?这个时间是老子与孔子的历史事迹,在现代社会这个可以称其为人事档案。这里,无需要关心这些历史事件的真实与否。问题不是历史本身是什么,问题是谁在编写历史。就以孔子为例,这位孔子,中国的一位孔圣人,他的历史档案肯定是有人来编写。这里要考察的是谁在编写,由谁来编写。这些问题其实很难回答的。真正容易回答的,是什么时候开始给孔子圣人开始编写人事档案?
什么时候开始给孔子编写人事档案?当然是孔子成为圣人的时候,或者说孔子出名之后。看孔子第一条人事档案,孔子在公元前551年出生。显然,这个时候孔子还刚出生,没有人会注意到这样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是谁,也就是说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个刚出生的孩子,在未来,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成为圣人。这个时候根本不可能有人为这位刚出生的孩子记录人事档案。这条人事档案显然是后来编写上去的。
这样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圣人的人事档案是后来编写的,并且把这个结论推广开来。中国所有成名的历史人物,其人事档案都是后来编写上去的。也就是说所有出名的历史人物,其人事档案全部都是在其成名之后编制的。孔子什么时候成名,孔子的人事档案就是从那个时候编写出来的。孔子什么时候被封成为圣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孔子被称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堪称儒学儒生知识分子的典范。公元前134年,这个时间大约是可以表示孔子的学术到达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封。现在,应该可以为孔圣人编制人事档案了。但是,孔子做为圣人的人事档案显然应该公元前134
年前就已经完了。孔子在公元前551年出生,公元前479死亡,到公元前134年达到学术的最高峰。圣人的档案应该在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增加与修改。
圣人的档案应该在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增加与修改。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历史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历史的人物根据自己的需要都在修改孔子的人事档案。由此可以得到一些结论。第一,中国的历史不是一次记录完成的。第二,历史不断的被历史修改。第三,今天的中国人如果看到的是一份完全的历史,那么这个历史已经被完全的修改过了。第四,谁在修改中国的历史?修改历史的人正是记载历史的人。谁在记录中国的历史?史官。注意,史官这里有一个官字。这就是正史,由官方出面记载的以某各方式流传下来的历史文字。
最后,还是回到最初的位置。道德经的作者是老子吗?是的。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除此以外,还能得到什么呢?中国的历史,是可以被怀疑的,并且这个历史完全有理由把其推翻。老子,孔子,太上老君,圣人。人与圣与神与仙,与这些乱其八糟的东西掺或在一起,能有什么好处呢?不会有什么好处。人的历史被搞乱,后人从这个历史之中还能学到什么呢?什么也不会学到。当然,这样说来是有些过份。至少,真东西是学不到了。道德经,这种好东西。西方人把其抬高到圣经一样的位置。到了中国人这里变成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