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观后感

关于那段历史,很多人是了解的,但又有很多人不了解,如我,历史书上只是一句“五四运动”的枪声,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找到出路……然而,这唤醒,这出路,是先烈们用青春、家庭、生命换来的。

这是一部历史正剧,基本上还原了当时中国的现状。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试着为中国寻找一条道路。陈独秀意识到“这样的国,不爱也罢。”如果只是推翻袁世凯,国家也是走不上富强民主这条道路的,当时还被早稻田大学的爱国学生唾骂。

陈独秀回国后,意识到中国人的思想受到封建主义禁锢太久,决定掀起一场思想启蒙,用新思想,新文化唤醒麻木的民众,决定办《新青年》,还说二十年不谈政治,重在思想启蒙。

在这部剧中,除了认真刻画旧中国种种腐朽之外,也用心刻画了中国人的纯良,如李大钊赠衣,蔡元培求贤,陶然亭喝酒等等温暖浪漫的场景。除了新文化的领袖,新思想的开拓者,陈独秀、李大钊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是父亲,是丈夫,是儿子。当看到陈夫人、李夫人哭泣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入戏。他们原本可以家庭和美,生活安逸,但是为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同胞,毅然决然走上寻求救国之路。

在该剧中,对鲁迅先生的刻画也是亮点,无论从形象设计到出场场景,都特别符合我们课本里鲁迅先生的形象,他的《狂人日记》是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在新文化运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剧的高潮部分,应该是巴黎和会是否签约。在巴黎和会上,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中国不但不能受益,还要把德国在山东的利益让给日本。这无论是何时何地都是一件极其荒唐的事,尽管外交部顾维钧等人据理力争,腐败的北洋政府还是有妥协之势。当消息传回国内,北京各高校教授学子联合起来,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有的牺牲了,有的流血了。一夜白头的郭心刚 ,到死都没有看到收复青岛。等疫情过了,我真想去青岛看看,青岛的栈桥是否如他向白兰描述的一样。

“五四运动”是新文化启蒙的成果,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是一边看电视一边查资料,巴黎和会拒签确实给了当时的中国人极大的鼓舞,这头东方雄狮已经开始觉醒。李大钊等人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开始研究共产主义。从此,走上共产主义这条道路。

在这部剧中,还有很多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特别是对蔡元培和胡适的刻画。不管后来者两个人做了什么,但当时,他们确实是值得尊敬的,无论是蔡校长任北大校长的就职演讲、为被捕学生的奔走营救,还是听到巴黎和会失败后冒出的粗话,都无不提现了蔡校长是真的爱这个国家。对于胡适之,我也是在之前《南渡北归》里才对他有更多的了解,在这部剧中,他性格柔韧,缺少刚性,也许就是他的这个性格,才会让鲁迅先生在很多文学作品中痛骂他。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代表的也是一大部分人,并非个体。

总之,这部剧看完之后,心里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忘记历史,敢正面历史,对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信仰兼容并包的时候,这个国家一定是进步的,一定是自信的,这部剧真的让我更加坚定了我的信仰。

你可能感兴趣的:(《觉醒年代》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