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买了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来看。她是谁?一位有个性的社会科学家,身份之一是王小波妻子,对爱好文学的70代人而言没有人不知道王小波。
或许人到了一定年龄,会去想一些终极话题,比如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幸福?怎么看待死亡?这些关乎生命的终级话题。
李银河至少是一个对生命和生活有认真感悟的人,她是一个看的透彻及毫不掩饰能说几句真话的作家。
这同样让我思考生命的意义,人活一世,得搞清楚生活的意义,至少我是这么想的。
摘自李银河书中句子(附读后感):
1、人怎样才能活得快乐?一是身体的舒适,另一个是精神的愉悦。精神的愉悦包括较高三层的满足:归属(社交)的需求、受人尊敬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是一个人更本质的快乐,是快乐的起始和极致;
读后感: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但道理咱得懂;
2、凡事自己真正想去做的事才值得去做;生活美好与否,只在一念
之间;在这个世界上,得到自由的人真的很少,大多数人都不得不为
生计奔忙;生存本来就是荒谬的,一切纯属偶然;
读后感:人到中年,得整明白这理儿,生活开始做减法;
3、自我实现并不一定要出类拔萃之辈才能获得,每个人都有一个自
我,他的自我能够实现就是他最大的快乐;一个女人要想幸福和快乐,
必须超越年轻和美貌,必须在年轻和美貌之外还有价值;
读后感:认同价值论。
4、无神论是唯一的真相,承认这个需要勇气的,直面宇宙的荒芜和
人生的无意义;“人生而自由,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的名句。
当人要为起码的生存条件而劳作时,他没有自由;当人已经达到了不
必为生存而挣扎时,他就得到了一种自由的可能性,可是观念中的枷
锁还是束缚着他。
读后感:观念的束缚比看的到的束缚杀伤力强得多;
5、我希望自己如此度过一生:读有趣的书,写有趣的书,听美
的音乐,看美的画,观赏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
读后感:这段话和汪曾褀在《慢煮生活》里的一段有异曲同工之妙:最美的日子,当是晨起侍花,闲来煮茶,阳光下打盹,细雨中漫步,夜灯下读书,在这清浅时光里,一手烟火一手诗意,任窗外花开花落,云来云往,自是余味无穷,万般惬意。
这是大多数人喜欢、又到达不了的生活。它需要物质和精神都具备一定的质变以后才能达到。可那时,我们已垂垂老矣。
6、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是一句古话,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我想到,人生各种活动的动力可以被大略分为二类:一类是不得不做的,另一类是自己愿意做的。
读后感:人生总归是不得不做的事多一些;
7、我喜欢听音乐,我喜欢看真正的好电影,我还喜欢写一点东西,但必须是有趣的,是真情实感的;
读后感:我也喜欢,只是没有那么多时间;
8、我敬佩那些愿意给自己自由的人,我崇拜那些已经达到自由境界的人。生命是多么短暂,我想让自由和美丽把它充满;
读后感:一想到生命短暂,很多事就想通透了;
9、爱情这个东西很奇妙,它的理想形态应当是肉体朋友和精神朋友合二为一的一个实体,这两种性质能恰好凑到有个人身上的概率真是太小了,可遇而不可求;爱情发生的概率不太高;爱情当然是世上最美丽的花朵,如果说琐碎的日常生活只是粗糙的泥土,那么它的最美好的产生就是长出这朵美丽的花;
读后感:因为它稀少的象奢侈品,而生活不是;认同概率论;
10、仅仅作为一种人生哲理,佛与禅也是站得住脚的,是一种精神资源;
读后感:无神论者,但也去寺庙拜佛,这两者并不矛盾;
11、我生活的很愉快,我想我所想,说我所说,如果碰巧有人喜欢,我引为同道;如果有人不喜欢,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我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我,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抱负;
读后感:畅所欲言不等于信口开河,小老百姓行走世间还是得谨言慎行;
12、美是稀少的:人世间的事也是美好的少,丑恶得多;
读后感:人间真实的一句话;
13、人活一世,不可能拥有所有的东西;不如安于自己已经拥有的一点快乐和平静;
读后感:中国人善于精神自洽,说明老百姓们过的太不容易,所以人们创造出一套强大的自洽理论,人活着得有精神核心做支撑,珍惜先辈们创造的丰富的精神理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