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教育的一些思考
昨天老师公布了期末考试成绩,照样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结局。奕萱考得还不错,也算是意料之中,她学习成绩一直比较稳定。家长群里关于孩子学习的讨论很多,我也有很多话想说,想和大家讨论,但似乎大多语言不大合乎时宜。写下这些文字,算是对于2018年在家陪孩子读书的一些感受和总结,一些具体做法也可以分享给有需要的家长,以供借鉴和探讨。
2018年4月,在单位年初的岗位调整和新的人事政策背景下,我选择了离岗三年回家陪孩子读书。一来几乎每天驱车往返六十来公里路程上班,回家又急匆匆忙着各种家务,还要操心孩子的学习,担忧老人的身体,每天奔波劳累,着实有些力不从心。二来这个学期学校取消了半寄宿,对我来说,能获准暂时离岗是目前最好的选择,我可以心无旁骛地陪伴好陈奕萱的成长。
这个学期和陈奕萱一同学习的还有李嘉轩和徐晨曦。
三个孩子的家庭背景、学习基础、人格性情各有不同,从9月开学到跨入2019年元月,在一起朝夕相处了四个半月时间,从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到行为习惯、个性修养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三个孩子都有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进步。而我,在教育理念和方向上也有了更多的学习和思考。
坚持晨诵好习惯
学习上,三个孩子都养成了每天晨诵的好习惯。
一个人的未来由知识、能力和态度决定,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能力也可以在实践中增长,而态度却由习惯养成,持之以恒地坚持良好的习惯一定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我要求他们每天早上拿出五到十分钟时间大声朗读语文、英语课文,并发到微信学习群里,我来判断朗读的正误和改进方向。一开始还要求他们每天早晨读一段《声律启蒙》,后来发现他们的学习基础太差,老师要求的课文背诵和词语听写都很困难,于是嘉轩和晨曦两个的诵读内容就限于语文和英语课文。奕萱则有《论语》、《声律启蒙》、《唐诗》等国学基础内容。
我为什么强调语言学习一定要大声朗读呢,而且要求每天坚持大声、正确朗读?(这部分内容为资料引用。)
大声,是培养自信和个人魅力。正确,具体是指:不添字、不漏字、不换字、不回读、不读破词,是要练习朗读的能力,认真的习惯。
小学每天都有早读,早读的传统已经延续了这么多年,足以证明读课文是一件很有用的事情。大声朗读有许多神奇的功效,它对语文学习有十大好处:
一是有利于开发右脑。因为大声读实质是朗读者在自我欣赏自己的声音,久而久之,有利于形象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
二是能改变人的性格。性格内向者往往发出的声音也很小,如果所有人都能坚持大声读课文及其它文章、书籍,很容易使人爱讲话,性格也就随之而变。
三是有利于人体会到辩论的价值,这是更好的、高质量地参与未来的事务的一种素质。
四是有利于改变落后生,大多数的落后生的突出表现就是不会大声读课文,大声读不好课文,从大声朗读开始训练,许多落后生能在读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思考力。
五是大声读能刺激神经发育。因为脑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这本身就能刺激人深入理解文章、书籍。
六是大声读需要集中精力,大脑处于“排空”状态,有利于记忆。
七是大声朗读文章是语感形成的必走之路,没有真正的大声读文章,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语感。
八是有利于“诗性美”的再现。每篇文章、书籍都有着“诗”的美,都有着作者美的灵感,而大声读,可以将这种美还原。
九是大声读有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比如数学的解题如果有了大声读,效果一定更好,需要广泛深入思考、记忆的学科如果运用了大声读,学习效率一定会很高。
十是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大声读他人作品是学习的过程,大声读自己的作品实质是修改完善的过程。
陈奕萱是三个孩子里学习基础最好,也最乐于表达的,被任命为三人学习小组的组长。之前在妈妈的要求下,也断断续续地晨起朗读,但常常因为早晨时间紧张而没有很好地坚持。现在每天要将早晨的朗诵发到微信学习群里供大家监督,她便自觉地认为自己应该带好这个头,于是,不仅利用这些时间积累了不少国学基础知识,还解决了早晨起床磨蹭问题。实在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大进步。
嘉轩一开始根本不肯开口读英语,甚至没法读出26个英文字母,提醒并纠正她也只肯发出嗡嗡声,多说她两句马上就开始流眼泪。我既生气又担心,这样的学习状态太糟糕了,看平时成绩似乎还有中等水平,但这种状态远低于分数的反映。我只得慢慢引导她树立自信心,耐心从英语字母开始指导。日积月累的努力还是很有成效,嘉轩现在每天清晨都能大声朗读课文,词语,并流畅背诵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晨曦一开始只敢小心翼翼地小声读,生怕读错被笑话,语文朗读基本是用唱念文字的方式。平常也比较胆小几乎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和同学直接交谈也是很小声。现在能大声充满感情地朗诵诗歌,流利地读英语课文,还敢在众人面前主动表演,显然自信程度完全不同于往日。后者是最令晨曦父母欣慰的进步了,因为孩子的害羞腼腆,他们常常生气甚至为此打骂孩子。其实,性格内向者往往发出的声音也很小,如果能坚持大声读课文,很容易使人敢于大声表达,性格也就随之而变。
此外,上课专心听讲,“像对待考试一样”认真对待每天的作业,每天练字等学习习惯都在慢慢养成。
其实,好的教育就是培养好的习惯,而好的习惯能塑造好的人格。我认为家长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些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慢慢养成习惯,进而影响他的未来。
心理专家说,人性最大的需求就是被看见。我常常提醒嘉轩爸爸和晨曦妈妈要及时关注到孩子的进步,哪怕是很微小的进步我们都需要看见并且及时给予肯定。只有这样进步才会得以不断强化,原本的缺点和不足会渐渐弱化,好的习惯才得以养成并不断巩固。
每天运动不可少
三个孩子每天放学回来后基本都有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的“玩”的时间。这段时间里,孩子们玩赛跑,玩跳绳,玩篮球、羽毛球,或者荡秋千、爬双杠......玩的同时有时也会背诵成语、诗歌等,还会观察活动细节后,口头作文进行描述。
晨曦大概是属于很有运动天赋的孩子,各种球类可以无师自通,跑步速度也是飞快,跳绳更是身手敏捷。他被任命为三人学习组的“体育组长”,由他负责带领两个女生开展体育活动。
进步最大的要数嘉轩了。嘉轩平时的运动可能很少,身体协调能力明显弱于同龄孩子。一开始嘉轩不会跳绳,这令我非常惊讶。孩子们二年级时学校就要求每天跳绳,并且发放了表格要求家长每天记录。两个小伙伴很耐心地教会了嘉轩一个一个地跳,大约三五天后,嘉轩就能顺利地和伙伴们一起跳长绳了,一段时间后,还会跳花样。单独跳的速度也基本能达到体育达标水平。很快,羽毛球、篮球也能上手了。在家里嘉轩爸爸也每周带她去游泳。
运动上的进步让嘉轩找到了信心,也让她清楚地知道,只要自己努力尝试,坚持练习,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进步。这对于培养孩子的意志品格非常有益。
奕萱的运动能力比较一般,大概受制于我们比较弱化的运动基因。但我深知运动能力和锻炼习惯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巨大益处,平时有意识培养她的身体活动能力,如游泳,篮球、羽毛球,都参加专业的教练训练班。
一开始我陪同三个孩子一起运动,并且对他们跑步距离、跳绳次数等作出要求,后来发现他们不愿意像完成任务一样来做运动,于是我也听从他们的意见,任由他们自己决定打球或是追跑游戏,我就专心负责做好美味,等他们玩得浑身是汗回来吃饭。
好的运动习惯,好的身体素质将伴随孩子终生,无论怎样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都不为过。而如今的现实情况是,孩子们的课后时间被大量作业、补习班占据,难得的一点点休闲时间,还需要学习舞蹈、音乐、美术、书法等才艺,几乎没有太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平时家长们在一起聊得最多的就是学习成绩怎么样,给孩子报什么辅导班,这时,我一般都会让大家扫兴,奥数也不报,英语也不学。
对这个话题,我其实真的有特别多的感慨。我历来是反对孩子普遍参加辅导班,陈奕萱也一直没上过任何文化补习班,尽管他们班上大多同学分别上了英语、奥数、作文等等补习班,特别是一些学习成绩本来就非常好的孩子,周末的时间几乎也都被各类课程排满。每到周末,陈奕萱很难寻到和她一样不要参加补习班的玩伴,我曾试图劝说过一些关系还不错的家长,不必要上那么多培训,适度的参加一些艺体兴趣培训还可以,文化课的补习就不要去浪费时间了。可是,我的劝说很少能得到认同,即便得到了认同了也以“大家都在补,我们基础本来就不够好,不补就会更差了。”奥数更是不管成绩好坏都在上,“没办法,小升初考试都要考奥数。”
总之,在我看来,家长话题里充斥着各种焦虑。英语、奥数、作文、阅读,哪个不重要?还有舞蹈、钢琴、美术,不都应该学吗?但孩子的时间有限,你得确认在有限的时间里,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从长远看,决定孩子一生成就的到底是什么?自主性、社交能力、创造力的作用,至少不比书本知识和考试能力的作用小,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时间和机会。
孩子本可以用上辅导班的时间自由玩耍,家长眼中浪费时间的“瞎玩”,在心理学家看来,其实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除了可以培养孩子的探索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能锻炼孩子自主选择的能力,让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做决定。如果一个孩子整天被家长安排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又要听老师指挥,怎么可能发展出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呢?
如果孩子用这些时间在操场上、公园里和小伙伴一起瞎玩,那就更好了。既可以锻炼社交能力,又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哪怕就是发呆,也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在静修创造力。
我很庆幸,自己在对陈奕萱的培养问题上,一直比较理性地坚持了自己这种极不合群的做法,坚持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就是阅读、体育锻炼、户外玩耍。
事实上,这几年来,陈奕萱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比较靠前,进入五年级以来,学习的主动性更是明显增加,特别是英语学习,以往很不愿意记单词,现在每天都能将当天学习到的新单词掌握好。对一向不大拔尖的数学学习兴趣也变得浓厚起来,上课的认真程度常常获得老师表扬。这种学习上的热情态度使得学习效率比较高,成绩自然也比较稳定。
我的这份内心的清晰与坚定,或许和工作经历有关。我在师范院校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专门训练,毕业后有过五年时间的中学教育和教学管理实践,在报社从事了近十年的教育刊采编工作,接触大量优秀教师、家长和孩子,我清楚地知道,什么才是我们需要的好的教育。
教育家蒋梦麟曾经说过这番话:“理想、希望和意志可以说是决定一生荣枯的最重要因素。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求末的办法。只有以启发理想为主,培养兴趣为辅时,兴趣才能成为教育上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理想、希望、意志这些词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的教育中强调的总是作业、考试、成绩、升学,似乎唯有考分是决定一切的。家长们这种临战状态带来的焦虑弥漫成了一种时代性的焦虑。
家庭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有益、有效的补充,而不是重复学校的教育内容。所以我的基本原则就是学校里面学习了的知识,不要再占用课余时间,这就要求孩子在学校课堂上能专心听讲,回来认真完成作业,除非有跟不上班级的知识点没有掌握,否则其余时间不再重复学习,而是让孩子有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样反而能保持学习的高效,成绩自然也不会差。
龙应台谈孩子教育时说过,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
让孩子有闲暇的时光,就是给生命留白,就是给足自由呼吸的空间。如同绘画艺术强调留白一样,教育也是需要留白的,或者说好的教育就是留白的教育。留白,让人可以有时间、有机会去想象、去思考,理想、希望也慢慢培育起来了。
接受孩子有缺点
把嘉轩和晨曦一起带到家里来学习后,我一开始就跟孩子和家长沟通好,我会按照养育陈奕萱的方式同样对待他们,除了仍然坚持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还不忘跟他们的家长传达我的教育观念,以期观念一致地共同培育孩子。为了有较高质量的指导能力,这半年来,我阅读许多关于教育心理学的书籍,也听了很多关于家庭教育智慧父母的讲座,反思了之前自己在对孩子教育上的不少错误做法。
首先,要学会接受孩子有缺点。
奕萱在不少家长眼里也算得上“别人家的孩子”,可在家里我们之间仍然冲突不少,我总是会发现她的各种各样让我看不惯的毛病,比如喜欢顶嘴,娇气,敏感,易怒等等,我都会指出来一一批评,要求改正,甚至责罚打骂等等。
通过学习自省,我意识到是自己在吹毛求疵。这些貌似很严重的“缺点”,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一来是我们不了解孩子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二来是我们自身的缺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比如我常常批评奕萱太过情绪化,我自己又何尝不是情绪极不稳定的呢?批评她做作业拖延,我自己的很多计划不是也一直迟迟没有去实施吗?
所以,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不必改正孩子所有的缺点,奢望他成为一个完美的孩子。如果希望有所改变,家长首先要完善自己。
我也曾毫不客气地指出晨曦妈妈和嘉轩爸爸在教育孩子上的一些错误做法,并且在学习群里分享一些好文章好讲座一起学习。
家长坚持学习自省可以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老师和不少家长见到我都说,感觉奕萱这个学期各方面进步很大,特别是个性修养上,比较少乱发脾气了。我很真诚地告诉大家,其实是因为我在改变,我没有之前那么焦躁了,心态平和很多,情绪也不那么起伏不定了。我的温和平静让她也开始变得通情达理起来。这大概算得上是我们的共同成长吧。
此外,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作比较。不客观的比较只会给孩子带来无法承受的压力,挫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对孩子的成长毫无裨益。不客气地说,当我们在批评自己家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时,难道你又是“别人家的父母”吗?
这一点上我的心态也比较开放,不大去和别人比,我常常跟三个孩子交流时不断强化他们各自的优势,告诉他们,你们自己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需要跟其他任何人比较,竞争对象永远是昨天的自己,只要今天能超越昨天的自己就是进步,如果能坚持每天都超过一点点,那将会是巨大的进步。
我常常用自己坚持健身的经历来鼓励他们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我曾经是一个很不喜欢运动,也极度缺乏运动的人,这半年赋闲在家后,我坚持跑步,跳操,瑜伽,游泳。以前我很怕水,从来没想到过我有一天也有可能会游泳。四年前,为了陪萱萱,我们一起学习游泳,那次克服了对水的强烈恐惧,但没有学会独立游泳。今年有时间又重新找教练学习游泳,一开始,每次停停歇歇一个小时只能游五六个来回,后来每天增加一圈,现在可以轻松在50分钟内游完20个来回1000米。我用自己学习游泳的经历跟孩子们共勉,通过努力,我们完全可以克服自己的弱势,不断坚持,我们能把弱势变得强大起来。
其实,不用我讲这些道理,孩子们自己也有亲身的感受。嘉轩运动能力的提升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明证。在不断坚持的锻炼中,孩子们运动能力不断增强,体能水平提高不少,体质也会随之增量,身体的舒适对学习欲望的刺激有及其正面的影响,同时,孩子们自己还能感受到不断尝试未知的领域的快乐。
给孩子做好每一顿饭
家是孩子们吸取爱的能量最重要的场所,营养美味的食物能带给孩子们的绝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滋养,除了吃出好身体,更能让孩子在一粥一饭中感受家的温情。
自从有了萱萱后,我就喜欢搜集一些制作孩子美食的方法,常常闲暇时就试着做给萱萱吃。我会的品类不多,而且大多是制作方法比较简单易学的,但在萱萱看来却是无比的美味,常常不时向小伙伴们炫耀:“我妈妈做的糖醋排骨可好吃了!”“我妈妈可以开一家煎饼店了!”“我妈妈会自己做牛排,和饭店里的一样好吃!”
今年回来后,我每天都会在家给孩子们做好吃的,饭菜就不必说了,几乎每天还会做些诸如梨子银耳汤、红豆粥之类甜点,每天下午去接孩子们时,都会带去小点心、水果先填填肚子。孩子们消耗大,中午吃的食堂饭熬不了那么长时间,下午四点的水果点心能够很好地补充所需。我们自己在单位食堂吃饭都常常没到晚饭点就饿了,办公室需要常备些水果零食。
每次看着他们边吃边感叹“羊肉馅饼太好吃了!”“我最喜欢喝红豆粥了!”一起把饭菜端上桌后,等着我开动了,就急不可耐地狼吞虎咽起来,不多时,准备了不少时间的饭菜就会在一二十分钟里消灭掉。这时,我特别有成就感,还学着电视广告里“把饭菜一扫而光就是对妈妈最大的奖赏!”感谢孩子们对我的肯定。
每天在一起吃晚饭,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一起动手摆碗筷、端菜、收拾桌子、洗碗的习惯,也懂得了等大人来了再一起动筷子的规矩,以及提前离席要打招呼的餐桌礼仪等等。这样,教育就渗透到了生活的点滴之中。
均衡的营养摄入对孩子的长身体至关重要。之前每天要忙着奔波上班没有那么多时间做饭,我都一定会保证好每天的营养早餐。我无法理解一个家庭需要经常靠吃外卖解决一日三餐,我始终认为要是一个家庭少了烟火气就会缺少许多家的温情,厨房里的美味带给孩子的幸福感是其他东西无法替代的,多年以后,爸爸妈妈做的饭菜味道将会是孩子长大以后对家最温暖的记忆。所以,家长想让孩子感受幸福,从做好每一顿饭菜开始。
阅读将让孩子拥有终生学习的能力
发展智力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阅读,良好的阅读习惯将让孩子养成终生乐于学习的能力,一个热爱阅读的孩子学习成绩一定不会差。
陈奕萱是一个非常爱看书的孩子,这和我们比较早开始培养她的阅读兴趣有关,我们自己喜欢看书对她也有影响。
我的父亲很喜欢读书,现在年近八十了,每天大多时间都是在看书阅报中度过。我从小也很喜欢看书,现在也常常和陈奕萱一起看看书,比较多地关注心理学内容的书籍,这对于我提高对孩子的陪伴质量很有益处。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罗老师曾让我在班上给家长们做过一次分享,题为《爱上阅读,让孩子拥有丰盈的生命底色》,那篇文章里比较详细地做过介绍。这篇文章里不再赘述了。《爱上阅读,让孩子拥有丰盈的生命底色》
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家长更重要的老师。家长和家长的差别,不是身份、地位或文化程度的差别,而是教育理念决定的手段的差别。“大道至简”,教育亦如此,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我们只需拥有一颗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孩子有无限的人生可能,往往会带给我们无可限量的成长空间。
写这些文字没有任何显摆的想法,现在也还没到有资格炫耀的时候,只是就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是有有效期的,我们的孩子现在还小,我们能够及时自省,及时调整,孩子一定能越来越优秀。
总之,我们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就首先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培养孩子的漫长过程中,唯有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才能收获教育的成功。
(201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