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心理舒适区?

今天复习了一遍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课程的心理舒适区这节课。

去年学过的这个概念现在竟然又忘了,看来之前只是走马观花,并没有用心理会。


1

心理舒适区指的不是舒适的环境,比如擅长的工作领域,长期居住的城市等。而是指熟悉的应对方式。

心理舒适区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让人舒适,监狱会让人舒适吗?可是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老布刑满释放后反而因为不适应而选择自杀。因为监狱虽然不那么舒适,但他已经习惯了。

心理舒适区也不一定就意味着熟悉的环境。我们经常认为要改变自己,要走出舒适区可以尝试去一个新的生活工作环境。其实换一个新的环境也并不一定有效,因为很可能我们还会使用旧的方式去适应环境甚至会把环境“布置”成我们熟悉的样子。

所以,真正的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方式。走出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我们走出熟悉的环境,而是改变我们的应对方式。

心理学的概念总是这样,为了便于传播,它经常使用一些不那么准确但“容易接受”的字眼,但要想真的理解它并从中受益,我们就不能被它的表面意义所迷惑。

本质上,舒适区就是是指我们更习惯怎样去处理生活中那些困难的事情。


2

我们之所以无法摆脱某种习惯的处理方式,是因为心理舒适区能给我们带来一个巨大的好处——控制感。

“控制感”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也是人安全感的来源。我们大部分的应对方式,最初是用来应对焦虑的。

人都是回避焦虑感而喜欢控制感的。

我认为这种通过熟悉的应对方式来获取控制感的“机制”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可它又潜藏着一个很大的bug,那就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我们不再处于一个让自己焦虑的场景时,但为了配合那种原有的应对方式,我们宁愿选择“制造焦虑”再去应对焦虑!

因为这种应对方式最熟悉,最有控制感、安全感。


老师在文中举的例子很让人震撼。

他的一个女性来访者对他说,她的丈夫在国外深造回国了在上海工作,她也跟着搬去了上海,但是她最近却在纠结要不要搬回她之前的城市。

多年异地分隔终于可以在一起生活了,为什么刚在一起又要想着分开呢?

她给出的回答是“我担心先生跟我离婚。”

经过一番沟通得知,她与丈夫关系很好,也不是因为生活困难。

直到了解到她的成长经历。原来她从小与父母聚少离多,为了适应这种分离,而发展出了一种特别的应对方式:不对关系抱有期望,随时准备离开,过一个人的生活。

所以,成年后她能适应异地恋爱,是因为她一开始就在心里这样想:反正有一天对方会离开。

这种应对方式曾经帮助她度过了被分离的焦虑感折磨的痛苦生活,可这样的应对方式却不适用于两个人正常在一起的生活,为了配合这种应对方式,她宁愿选择两地分居。

明明她的环境已经不需要她这么焦虑,而她却还在为分离做准备。

这是心理舒适区最特别的地方,我们会用自己的应对方式去建构生活,而不是根据生活选择一种合适的应对方式。


为什么我们难以改变?

——我们是如此的渴求控制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到底什么是心理舒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