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春风社《论语》第68集笔记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说:“周公制礼是以夏商两朝之礼加以损益,周礼简直是太完美了,所以我更愿意遵从周朝的礼仪制度,而不遵从夏朝和商朝的制度。”

1、礼制的原创者是谁?

短短的三个小句子,实际上给我们后代的人一个简单的脉络,也就说我们现在人一谈到礼,马上就会想到儒家。因为大家都知道新文化运动的时候,我们砸烂了孔家店。把礼制都归结于儒家的这种封建腐朽的思想,那么一说起礼,我们就想到了儒家,一想起儒家就想到了孔子,认为孔子才是礼的创始人,实际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如果我们把社会上所有的罪责都归结于孔子的话,那么孔子只是为中国几千年以来的礼制文化背了黑锅。孔子一生都在孜孜以求的宣传、宣讲和推广的礼制活动,还不是他原创的,孔子只是一个践行者,一个文化的推广大使,是对历史的一种继承,发扬和完善。孔子并不是礼制的原创者,礼制的原创是周公。

2、周公何许人也?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东周末年春秋时期,而周公生活的周朝早于春秋时期数百年。孔子对于礼的理解和认识都是源自于周公,所以叫周公制礼。周公制的这个礼,也不是他自己发明的,而是把商朝的礼仪和夏朝的礼仪加以损益,损益就是有些过时了就不用了,这就叫损,益就是根据现在的情况,再把一些东西加进来,这就叫加以损益。

礼就是文明的体现,一个人类组织,一定要有一定的规矩,这个规矩就是礼。所以从人类文明产生开始,之所以叫文明,就是因为有礼的存在,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讲礼而动物不讲礼。人可以按照礼仪的方式来建立起整个的人类社会的规则。比方说西方的哲学家曾经评论过,什么样的社会才是一个文明社会,大概有七八条,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比方说要有自己的文字,有自己的礼仪制度,还有自己的这个图腾、建筑物、标志性建筑,比方说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这种祖庙、太庙等等,这些都是一个文明社会建立的基本条件。

周公就是周朝建国的第一位君王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姬旦。周姓和姬姓本是一家,就是从周朝这开始来的。传说周文王有一百多个儿子,他最欣赏、最认可的儿子就有两个,一个就是周武王,就是周公的哥哥,周公始终都在辅佐他的爸爸,辅佐着他的哥哥,但是周文王去世之后,武王继位,然后攻打商朝的残余的部队,武王活的岁数不大,很年轻就去世了。武王还有一个儿子叫周成王,成王继位时,还在襁褓之中,还很小,那么此时就是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来担当主持大局。历史上包括曹孟德的诗讲“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是非常有才华的,他还不是君王,但他所一生当中所取得的成就,比他哥哥和爸爸,在历史上留下的这个闪光点、光辉点还要多。所以从周公生平事迹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水平高低,跟在什么位置没关系。真有水平不在那个皇帝位置,照样能做出比皇帝还牛逼的事情出来,这就是周公。

历史上对周公的评价就是七件事,这七件事是从武王去世之后,周公开始了表现出自己极强的执政能力,周公完全就点燃了自己的小宇宙,整个人开挂了。“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第一年救乱,他想代替他侄子主持朝政,底下人都不服气,尤其是原来没有彻底消灭掉的商朝的残余的贵族,所以周公直接把这个贵族给干掉了。这是主持朝政之后第一年干的事情。

第二年克殷,第二年照样又干掉了其他的叛乱。

第三年践奄,又干掉了奄地的叛乱。经过三年整个国家恢复了太平。

第四年建侯卫,侯卫指的就是分封,把自己的下面的将领,有功之臣分封到各地,周公自己是分封在鲁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所以鲁国是实执行太庙制度的,因为他是以天子之礼的。

第五年营成周,就是在我们现在的洛邑营城中建了一个都城。

第六年制礼乐就是我们所说的周公制礼。

第七年致政成王,就是所有的事都干完了,不服的都已经打服了,然后把自己手下的将领也都分封了,都城也重新修建好了,所有的礼乐典籍、典章制度全都做齐了,到第七年的时候,侄子也长大了,还政成王。

这七件事足以让周公名垂青史。对孔子有一个称呼叫至圣先师,而对周公还有一个称呼叫元圣,元圣就是最早的圣人,在孔子之前的圣人就是周公。

3、启示:

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活几十年上百年,但是一生当中真正的闪光点就是这几年的时间,周公就用了七年干了这七件事。所以我们现在人想得太多,一想手头的事都没干完,开始想远,明年的事,后年的事,大后年的事。周公一年才能做一件事,你比这元圣还厉害吗?怎么可能呢。所以我们一生当中,每一年只做好一件事情就已经非常棒了。等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回顾一下自己的一生,像周公一样,有那么六七年的时间,是自己人生最闪光的时候,那六七年自己做了哪些事情,那么这一生就很成功了。好多人是活到八九十岁,七八十岁如同没活一天,因为数不上来,只能说我吃了两吨猪蹄喝了八吨酒,赴了多少宴席,找了多少女朋友,跟动物没区别,这不是人生的意义。

所以几千年来,周公能青史留名,原因就是每年做好一件事,前面都是在积累铺垫,真正崭露头角的时候就七年的时间,周公就起来了而且青史留名。所以这是介绍周公给大家的一点点地启示。孔子说周公很厉害,夏商两代的礼仪,都被周公给搞来研究透了,在这基础上加以损益,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典章礼仪制度,所以这是周公在孔子眼里的一项光辉伟大的成就。孔子的一生都在践行着周公的制度。孔子经常做梦,经常在梦里梦见周公,到了晚年的时候,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吾不复梦见周公矣。”意思是“上了岁数以后我怎么梦不见周公了呢?”他很寂寞,很难过。这是两个圣人,他们在梦境当中对了一生的话,到了晚年,孔子快要离开世界的时候,发现周公再也没有过来,也许孔子的使命完成了,所以周公就没有来他的梦里。所以这是圣人之间的这种沟通交流的方式。现在好多学习的同学,不管是学佛的还是学道的,都有自己学习的方式,都有和圣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方式,比方说有人说经常梦见菩萨,经常梦见这个梦见那个,这都是非常好的一种现象。如果你能够和圣人有一个真正的沟通,我觉得这对于你自己做好人间的事情,做好你现在的事业,是有帮助的。

所以“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表达出了孔子对于夏商周三代礼仪的一种评价,也表达了他用一生的时间来追随、来践行周公礼仪制度的决心,矢志不渝,就是一旦确定了志向之后,就不会再改变了。不论碰见多大的困难,遭到多少人的嘲讽和耻笑,甚至被困于陈蔡,被部队包围,随时面临生命的危险,但是孔子没有变,意志坚强,信念坚定。历史上成事的人都是信念坚定的人,我们党也是。如果没有这么多前赴后继、信念坚定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生命,用他们的鲜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话,能有今天的新中国吗?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就是信念坚定的好处。

而当代人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孔子在这句话里所讲的“吾从周”的这种信念,信念丧失掉了。如果有的话,钱就是你的信念,车就是你的信念,漂亮小姐姐就是你的信念,豪华的享受就是你的信念,那叫信念吗?那叫欲望,动物一样的欲望。

所以我们现在经常讲要保持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为什么中央反复在讲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人现代人都没有信念,丧失掉了信念,信念就是你在这个社会上,这个世界上活着的根。很多人说找不到意义,觉得活着没劲,因为你没有信念。有信念的人不光活着有劲,死的时候都有劲,那牺牲的时候都觉得有劲。我们看看那些革命烈士们,大家都熟知的,像刘胡兰、江姐等等,都是笑着笑着面对死亡。如果没有信念,你就怕死,你就是个懦夫。

孔子的一生做得都是这一件事情,矢志不渝。

春风社《论语》开密讲读点击可听。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春风社《论语》第68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