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手握十万重兵,因崇祯的“助攻”,被李自成打得全军覆没

孙传庭是明朝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出自山西代州,是一位极有谋略的文官。崇祯九年,出任陕西巡抚,在榆林训练了明朝最后一支精锐,号称“秦军”。

曾在子午谷率兵伏击闯王高迎祥,经过四天激战,击溃农民军,俘虏高迎祥。崇祯十一年,因清军进犯北京附近,卢象升战死,与洪承畴一起被调往北京协助防守。

崇祯十二年,与崇祯的宠臣杨嗣昌政见不和,反对将陕西军留驻在京畿,被杨嗣昌陷害,被脑残皇帝崇祯下入诏狱,等候发落。

崇祯十五年,大明王朝的能征善战的文臣武将终于被崇祯糟蹋一空了,面对在中原地区不断壮大的李自成势力。

朱由检终于想起了还在牢里的孙传庭,幸亏没脑子发热给杀了,于是朱由检派遣孙传庭前往河南救援被围的开封。



三年时过境迁,李自成发展壮大

崇祯十一年,在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等人的联合打击下,李自成的农民军全线溃败,大部被歼灭。李自成仅率领十七名手下,逃到了商洛大山中,躲避官军追捕。

此时正赶上清兵进入京畿附近,救援北京的卢象升,因为被杨嗣昌和高起潜排挤,在巨鹿阵亡。清兵撤退后,朱由检连续抽调孙传庭、洪承畴进入京畿防守,这样压在李自成头上的三座大山全没了,农民军获得喘息之机。

崇祯十二年,在大山中休整结束,率领数千人杀入中原,趁明军进入四川围剿张献忠的时机。中原因为连年战乱,大量饥民流离失所,李自成的农民军迅速补血壮大。

李自成在不断攻略州府的时候,采纳李岩的建议,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获得大量底层农民的支持,农民军迅速壮大到几万人。

自此李自成的农民军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有了指导思想的农民军摆脱了以往流贼的习气,李自成的部队更加有韧性了,而且很快训练出了精锐的中坚骑兵力量。

崇祯十四年,李自成攻克洛阳,将福王朱常洛做成“福禄羹”,平息饥民的怨气。搜刮福王府的大量金银财富和粮食物资,开始赈济灾民,大量扩充实力。之后李自成三度围困开封城,中原形势已经岌岌可危了。

柿园之战,明军先胜后败

孙传庭出狱后,在襄城之战中,明军因各部直接的相互猜疑,湖广军主将左良玉一心保存实力,甩开救援的陕西军,导致明军大败,陕西总督汪乔年战死。

崇祯任命孙传庭为新任陕西三边总督,这一个明朝死亡率仅次于辽东总督的职位。孙传庭到任后,屁股还没坐热,崇祯就火急火燎地催促他出兵,救援开封,与农民军作战。

孙传庭在陕西收拾残兵,经过短期休整逐渐积累起一定的战力。朱由检发扬了赵构的十二道金牌精神,不断催促孙传庭出兵进入中原。

孙传庭不敢违逆朱由检的命令,带着新招募的士兵出陕西作战。明军一路偃旗息鼓,悄悄行军,偷偷接近农民军,准备打李自成一个措手不及。

到了河南郏县,明军与农民军接战,孙传庭命令明军分左中右三部分,设下埋伏。派出牛成虎率前军挑战农民军,以诱敌深入。

明军与农民军交战不久,前军就佯装战败,开始疯狂撤退,将农民军引入包围圈。明军大举杀出,李自成大败,向东逃窜,明军追杀三十多里。

明军虽然获胜,但是此时的明军,尤其是陕西军,其穷酸程度,比李自成都不如。一来大部分都是新兵,经验不足,二来补给缺乏,千里行军的明军又累又饿,无法再出击攻打李自成,扩大战果。

但是李自成虽然初战失败,但是并未损失根本,被杀的也都是炮灰罢了。在明军趁胜利打扫战场的时候,李自成率领闯军杀了个回马枪,明军难以抵挡,孙传庭大败逃回陕西。

此战因为明军将士粮草供应不足,士兵只能采摘没有成熟的柿子充饥,因此被称为柿园之战。

汝州之战,孙传庭全军覆没

孙传庭在柿园之战失败后,退回陕西舔舐伤口,积蓄力量。开始到处招兵买马,积极恢复陕西地区的发展生产。经过大半年的时间,积累了十万新军,还编练了一批火车军,二万辆装载火炮的战车。

在孙传庭在陕西积累力量,意图雪洗前耻的时候,崇祯大帝朱由检又开始抢戏了。连续给孙传庭加封官职,并且赐予已经让好几个人送命的尚方宝剑,一副急吼吼想让孙传庭送命的架势。

八月,在朱由检一再催促下,孙传庭不堪其扰,只得从西安出发,统帅白广恩、高杰、牛成虎等将,率领十万大军东出潼关,进入河南与李自成作战。

李自成也感觉到这是与明军的一次决战,极为谨慎,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将主力部队部署在郏县以南。又是郏县,李自成算是认定这是自己的福地,明军的坟墓了,因为这里距离关中遥远,明军补给困难,对农民军更加有利。

九月十四日,明军与李自成在郏县激战,明军攻势猛烈,农民军很快就抵挡不住了,纷纷逃跑,明军紧追不舍,李自成都差点被俘虏,农民军一直逃到襄城,才勉强止住颓势。

也许是朱由检作孽太多,老天都不想让他赶紧死吧。明军追到襄城后,眼看再加把劲,就能再破李自成,生擒或者俘虏都有可能。结果突然下起大雨,连下七天,一盆凉水把明军的热情全浇灭了,后方补给断绝,城外的明军苦不堪言。

这时李自成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派遣刘宗敏率领一万骑兵,绕道明军后方,截断明军的粮草。同时在正面,摆出一副与明军决战的架势。

李自成这些小把戏,无法迷惑孙传庭,他知道这样下去,明军很快就会崩溃,决定回师接应粮草。但是怕撤退时被李自成追击,把主动的撤退变成被动的溃败,于是留下河南总兵陈永福率军留守明军营寨。

陈永福的部下,看到孙传庭率领自己的嫡系陕西兵撤退了,认为自己被留下当替死鬼了,于是跟着陕西军一起走。明军部队顿时大乱,李自成抓住机会,全力进攻,明军全线溃败。

孙传庭率军逃到南阳才缓过来,于是组织军队应战李自成大军,双方展开激战。

李自成布下五层战阵与明军交战,明军连破三层阵型。第四层为李自成的本钱精锐骑兵,明军一时难以攻克。明军成也火器,败也火器,首先招架不住的就是白广恩的火车营,率先溃败,一处被破,全线溃败,明军开始溃败。

农民军倾巢出动,开始追杀明军,穷追不舍,一天一夜追杀四百余里,明军被斩杀达四万多人,武器辎重损失殆尽。

经此一战,孙传庭的十万大军基本全军覆没,其余未战死的明军也逃的逃,伤的伤,已经没有再战的力量了。李自成趁机攻下潼关,孙传庭战死,其余大部投降。

孙传庭为什么会失败呢?

其实不论是柿园之战,还是影响更加深远的汝州之战,明军败得都极为可惜,都有很大的胜利机会,但是明军又为什么失败得这么彻底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准备不足,因为朱由检的“助攻”,而应战仓促。两次作战,都是孙传庭新近招募,训练不足半年的新兵,他们与普通的农民军作战,没有问题。

但是与李自成属下的精锐骑兵,就差太远了,这些农民军都是经年老匪,作战经验丰富,打仗韧性极强,战场求生技能也高,陕西军失败,主要还是经验不足。

第二个问题是明军的后备补给太差,这个是由战场环境决定的,经过三年的经营,河南地区已经成为农民军的大本营,能抢的能搜刮的,都被李自成抢完了。

可以说这时的河南已经不是大明朝的江山了,而孙传庭出关作战,因为各种原因,或者是朝廷支持不足,或者是运输困难,最终都出现了士兵又累又饿的情况,这是战败的最根本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明军剿抚战略的失败,导致明末出现了一大片骑墙派将领,随着卢象升、洪承畴等人或战死,或投降清军,真正在剿匪中立下战功的人都已经或死或投降了。

留下的都是一地垃圾,这些将领大都是在流寇势力强大时投降流寇,流寇被击退后,投降明军,试问他们作战的时候会拼尽全力吗?

最后,崇祯是一个蹩脚的管理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欺软怕硬的垃圾,对听话的能干的下属,往死了折腾,往死了用,最后全死了。

对那些阳奉阴违,把他的圣旨当擦屁股纸的人,各种跪舔和加封,以后一个个尾大不掉,全都投降了。

像左良玉这种,让他在孙传庭之前和李自成拼消耗,给孙传庭机会好好训练新军。大不了左良玉也造反,那朝廷的钱粮还剩下给孙传庭呢,结果不会更差了,所以明朝灭亡,朱由检绝对是功勋卓著。

你可能感兴趣的:(孙传庭手握十万重兵,因崇祯的“助攻”,被李自成打得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