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白落梅笔下的僧侣与禅

原创‖茹云  2018年11月26日

在里很少找到读白落梅书的人,可能因为她的书都是一些散文,美美的文字和煦地抒发着美感,都是一些超脱思想和灵魂的语句,让人都有一些想找一处落寞寂静之地而度过慢慢余生。

自从读了她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便喜欢上了她笔下的林徽因,才女有志,但生活崎岖。她给予林徽因的灵魂有多了些暗淡和消沉,但不难看出林徽因的过往她是细细地品过,甚至有一些穿越的气息,她太了解林徽因以至于在她的文字里看不出才女的点点破绽和缺点,只是遗憾和不足罢了。

图片发自App

后来白落梅又在《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中又道出了民国才女张爱玲,白落梅自言到:我喜欢张爱玲,无需缘由,不问因果。喜欢她年少时的孤芳自赏,喜欢她遇到爱情的痴心不悔。几经沧海,轮回几度,张爱玲最后遗落在美国。林徽因这般才女,这样一个聪慧的女子,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就是林徽因。那张爱玲可谓清绝、冷傲唯有一颗无情的星火点亮了她。胡兰成到底有什么魔力迷一样的让张爱玲放下一切许一段诺言,要将这爱情进行到底。

图片发自App

人间竟是如此的多情之地,让这男男女女如此的痴迷于对方,乃至舍弃于不顾,无需有何结果,只要这样的待自己就可。

于是又拿起了白落梅笔下的《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看看这一个个惊奇的僧尼之事,让我有些黯然不住的感叹,生命无几多精彩,只经历的一段便可留古长青。

每天关注的那些奇闻异事,突然觉得世界都是伤神的,我们聒噪的内心何时能给自己一份恬静之处安放疲惫的灵魂,都说有趣的人灵魂都是奇特。我们的灵魂在哪

以红尘为道场,
以世味伟菩提,
生一炉缘分的火,
煮一壶云水禅心,
茶香萦绕的相遇,
熏染了无数重逢。

在她的笔下,我对西游记中唐僧有了更多的“好奇之心”,真人唐玄奘乃是唐朝的一代高僧。曾不远万里为了取得真经不畏艰难重重终于在贞观十九年正月抵达长安,前后历经十七年,虽然没有吴承恩小说中的四位高徒护法,但唐玄奘经历种种磨难拥着那颗誓死不归才能面颜佛祖的决心,终完成了自己的西行之旅。一部《大唐西域记》蕴含了一百多个国家的风土文化、宗教信仰,可谓佰纳海川、包罗万象。当年此书乃唐太宗钦定,唐玄奘编著,弟子整理,内容栩栩如生,文采飞扬被后世成为佛学宝典。

但白落梅不是写他的呕心取经之旅,而是面对佛祖的那颗禅心。

尽管可能客死他乡,但玄奘执意面见未卜的前路,只当是佛祖对他的考验罢了。在他的心中不愧于佛祖,认真听禅于心,时时拿出来鼓励鞭策自己。

图片发自App

一个人余生很短,很多的僧人也在求经之路上来来回回,可是夭折多数。佛祖不会厚此薄彼,在求道的旅程中,或许有些人悟道比较早,但逃不过日复一日的繁复。皆若放下一切,便可以禅寂了。

人生在世,过往覆水难收,就是当下这世人放不下一些琐事徒增烦心,日夜不能安睡,唯恐自己有不当之处,未想周全之处,未尽全力之处,后来收获反而寥寥无几。

放下包袱,即可成佛
我有一布袋,
虚空无挂碍,
展开遍十方,
入时观自在,
一钵千家饭,
孤身万里游,
青目睹人少,
问路白云处。

此偈语乃布袋和尚的一首禅诗,据说他是弥勒佛转世,来到人间度化众生。此人的布袋就是他的一切道具,都转是全部的家当,放下的就是空空的行囊,在他的布袋里装的是虚空、无牵、无碍,而我们的布袋里除了没有空余之处,还要硬塞一些不知何物的何物。

这布袋和尚是五代后梁时期的僧人,常常一个人云游万里,背着一个布袋的行囊。据说他一生奇事不胜。遇到各种天气由他而定,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还能占卜吉凶,但他也会癫狂大笑,不把世事放在眼中。

遇到他之人,都说他的笑容似佛光一样普照芸芸众生。他撵出来的大肚子就像一个能承载丑陋和罪恶的栖息之地,然后经过他豁达的洗礼,都可以化为明朗。

他用自己的禅意释解生活中所遇之事,不必自欺欺人,要用一颗清净之心去悟、去觉。

图片发自App

白落梅的僧人中有落魄之人,也有辉煌之士,但凡选择出家为僧为尼的都有着谜一样的过往。

不管今世你我都是何样的活法,做一个慈悲之人、平淡之人。或许茫茫人海之中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曾经的久别重逢的人。

《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白落梅笔下的僧侣与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