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是自我超越的副产品——读《自卑与超越》

一、核心观点

人天生是社会动物,人所有的问题都是社会问题。

问题1:职业,即人如何谋求自身的生计,因为“我们被束缚于地球这个贫瘠星球的表面上”

问题2:社会,即人如何与他人合作并分享利益,因为“我们不是人类这一种族的唯一成员,只要我们活着就无法避免与其他成员产生联系”

问题3:性,即如何调整自身以适应爱情与婚姻,因为“人类有两种性别,个体和人类的存续都仰赖于这一事实”

人是统一的整体,人格在4-5岁时就基本形成了——选择如何记忆、感受、解释自己的生活,进而形成“生活范式”,即意在达成怎样的目标和采取何种方式去达成。所有行为都是同一生活范式下的表达。如果范式本身没有改变,那么错误行为只能被另一种错误行为替代,而不会消失。如何观察一个人的生活范式呢?

线索1:记忆

最初记忆---人选择什么作为他自己的人生起点?从中能看出他兴趣、注意力、人生态度的雏形——对“我是怎样的人”和“世界是怎样的”判断;一个人的记忆是他随身携带的,能使他想起自己本身各种限度和环境的意义的载体。记忆绝不是偶然的,是个人从不可计数的印象中选出来的,对他的处境极为重要的事件。

线索2:梦

梦只是引起感觉的一种方法,一种工具,梦的目标是它所留下来的感觉,梦的目的是在支持生活样式,并引起适合于生活样式的感觉。梦是常识的敌人。梦是想在个人的生活样式和他当前的问题之间建立起联系,而又不愿意对生活样式提出新要求的一种企图。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完全满意;对安全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我们都希望感到自己强大、优越、完美,威胁自身的问题都被解决了。为了补偿自卑感,追求优越感,每个人却采取了不一样的方式:

A 直面问题,努力改进情境。

     more关注问题,less关注自己。

     相信生活问题是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改善和解决的。

     通过训练提升自己应对问题的能力,eg职业培训。

     通过与他人合作,成为对他人有用的人,来赢得支持、信任、喜爱。


B 逃避问题,所有行为指向“维持优越感”。三类典型:

   “身体有缺陷的孩子”—— 我很脆弱,我无法做到任何事都是有理可据的,应该被原谅的;无论我做什么别人都总会嘲笑我,我一定要避免所有类似的可能情境;

   “被宠坏的孩子”—— 我变成现在这样都是别人的错;我曾经受宠,理所应当应该继续受宠,为什么还要付出努力(懒惰、好高骛远)?当继续受宠的愿望落空时,我要用自我责备来报复你没有尽到照顾我的责任(自暴自弃);

   “被忽视的孩子”—— 我是永远不可能被注意到的;我只有闹出些什么动静才会被注意;愤世嫉俗——你们没注意到我是你们没眼光、你们有偏见;

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当致力于鼓励和培养孩子合作的意愿和能力。

第一环,母亲,与孩子建立合作,获得他的兴趣、信任;应当充分尊重女性扮演母亲这一角色的重要性与价值,否则长期处于低卑地位的母亲会将养育孩子视为一种奴役、一种剥削,不可能养育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第二环,将这种兴趣与信任扩大到父亲及其他家庭成员身上。家庭成员应当是地位平等、互相关爱的,而非操控、竞争(包括父母间的合作、孩子间的合作);

第三环,家庭应当与社会建立良好互动,使孩子了解家庭外也存在许多值得信赖的人;

第四环,学校,教师应当注意儿童的困难,纠正父母的错误——像母亲一样,和儿童发生联系,对他产生兴趣,吸引他的注意与信任,营造安全氛围,鼓励和培养他合作的能力;

第五环,社会,促进社会公正、个体公平发展的机会,如接受教育、获取工作机会等,降低人们不得不面对的生活问题的难度;对于犯罪,应想方设法致力于让他们对人类幸福产生兴趣,让他们学会用合作之法来解决问题,谨慎采取严厉刑罚,因为其往往会被罪犯当作社会充满敌意且不可能与之合作的证据。

二、对我的启发

我们一直是以自己赋予现实的意义来感受现实,或者说,我们的感受是我们自己对现实的解释。

我的生活范式里存在“被宠坏的孩子”的影子。我应该意识到用惩罚自己来报复他人,胜利伤害最深的是自己。

心理治疗本身就是一种合作的练习和合作的实验。个体心理学的治疗技术始终是指向增加个人应付生活问题的勇气。勇气是合作能力的一部分。

没有人生来是注定要被打败的,勇气和能力是可以增加的。

关心自己以外的事物吧,人应该因为平凡而伟大。

I should look after myself; I can look after myself; I want to look after myself to acheive wishes of my own.

三、质疑与反思

同性恋不是病症、不是失败

是否过高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低估生物学层面的影响?

个案描述不能作为系统理论的基石。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我实现是自我超越的副产品——读《自卑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