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散落成无数碎片的镜子,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看到的一小片是完整的真相。——理查德·伯顿
近日一直处在风口浪尖的孙杨在《吐槽大会》上隔空向霍顿等人发声:“我就是喜欢你们不喜欢我、看不惯我,又追不上我的样子。好好训练,霍顿、盖伊,你们游得再快一点,就能喝到我美味的洗脚水!”
吐槽背后,是他一年多来深陷舆论漩涡的无奈。
2019年1月27日,《星期日泰晤士报》(以下简称“TST”)报道称,血检样本采集过程中,孙杨质疑检测人员身份,并与检测人员发生冲突,孙杨母亲指使一名保安打碎了检测人员采集的血样,并称孙杨有可能面临终身禁赛的处罚。
TST这篇报道发出后,很快就被国内媒体以“孙杨暴力抗检,或遭国际泳联终身禁赛”为题转发播报,将孙杨推到了风口浪尖。直到孙杨一方爆出当晚冲突的起因是质疑尿检人员检查资质等细节,舆论走向立马反转。
2018年9月4日晚,国际兴奋剂检查管理公司(下称“IDTM”)在国际泳联的授权下到孙杨的住处对血样和尿样进行赛外采集。期间,IDTM收集了血液,但血液容器被毁,收集到的血液也从未被送到任何相关的、国际反兴奋剂组织认可的实验室。
事件发生后,国际泳联在瑞士举行了长达13个小时的听证会,孙杨、IDTM以及证人都接受询问,孙杨的律师提供大量证据,包括58张视频截图和监控录像,客观还原当时现场情况,孙杨不存在暴力抗拒检查,并得到国际泳联的裁决。
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对此裁决向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提出上诉,认为孙杨主动拒绝采样,要求对他禁赛2-8年。
回过头来分析TST的报道似乎并没有问题,它说出了真相,确实发生了冲突,血样被打碎了,孙杨也存在面临终身禁赛的可能,但这并不是完整的真相。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认为,人类其实一直生活在后真相时代: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被蒙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只相信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实。
所谓“后真相(post-truth)”,就是真相和逻辑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被忽视,而情感煽动主导舆论的情形。
在后真相时代,反转已经成了家常便饭。STS和孙杨通过不同的方式描述了孙杨抗检事件的真相,它们具有同等的真实性,但仅是部分真相。赫克托·麦克唐纳在《后真相时代》一书中将这种定义为“竞争性真相”。
真相是个多面体。之所以真相难觅,关键在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预设立场,对不同的人、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即使所使用的论据是亲眼所见,但往往只描述了部分真相,而非全部。
身处后真相时代,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如何听、如何思考?《后真相时代》这本书通过大量案例,总结了复杂性、历史、背景、数字、故事等13类38项利用竞争性真相混淆视听的方法,为读者揭示了真相的运作机制,以及如何发现真相。
真相不止一个
《名侦探柯南》中柯南的口头禅是:真相只有一个。事实上,真相还真不止一个。赫克托认为,每个人都有意图,沟通者自然会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他将竞争性真相分成片面真相、主观真相、人造真相、未知真相四大类。
沟通者选择的真相——片面真相
VUCA时代,不稳定、不确定、复杂和模糊是一种常态。我们每天要面对大量的资讯,碎片化的信息更受大众欢迎。这也意味着信息的丢失或者失真,更多时候这是被选择的结果。沟通者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图,仅陈述对自己有利的真相。
常见的手法是从历史、背景、数字、故事四个方面构建真相。以数字为例,统计数据常被用于进行决策,但你是否有注意过其中的数字“把戏”?
2014年至2015年,英国税前工资的中位数是22400英镑,工资的平均数是31800英镑。28000英镑的教师工资高于或低于平均工资的表述都可能是真相,这取决于使用中位数还是平均数更符合讲述者的意图。
可以改变的真相——主观真相
当我们宣称某个东西很好或者具有财务价值时,陈述的就是主观真相。它包含道德、吸引力和财务价值三个方面。
让人又爱又恨的北上广深,究竟该逃离还是留下?北上广深的吸引力显然因人而异。无论是因为房价、物价高企想离开,还是因为工作机会多想留下,这些想法都是主观的。有很多人在做出了逃离或留下的决定后不可避免地后悔了,也纯属正常。
面对类似的主观真相,应该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去发现不同竞争性真相的实质,以便于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
人们一手打造的真相——人造真相
人造真相在商业领域十分常见。比如随处可见的“造节运动”。比较浪漫的人可能知道在日本除了2月14日情人节之外,还有3月14日白色情人节。它是在1980年由日本糖果业联合会提议发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糖果食品的消费。
再譬如,我国的双十一、双十二、618等节日也都是创造出来的。记得2010年前后,11月11日被人们戏称为“大光棍”节,喜欢热闹的情侣、朋友可能会趁着这个机会吃个饭、互送下礼物。时至今日,这一天已经成为举国上下参与的购物节,大大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影响未来的真相——未知真相
最近上证指数又重新站上了3000点,券商齐刷刷站出来看好2020股市的行情。12月17日《上海证券报》的消息称,多家大型保险机构连夜开会决定调整短期投资战术,积极加仓!这样的利好消息直接影响到股民们的后续加仓。在这个时间节点,我忍不住去猜测房价的未来走向,网上查到一些“大佬”的观点:
- 马云:2020年房价高位解体,2025年房价如葱
- 李嘉诚:房价必然越来越低,自用该买,炒楼不行
- 王健林:未来房子供小于求,房价会上涨
- 任志强:楼市不会崩盘,房价会持续上涨
这四位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未来房价究竟会如何尚不可知。但可以明确的是,假如要说服他人相信我们看涨或者看跌的观点,那么大佬们运用未知真相作出的预测可以作为劝说、影响他人的竞争性真相。
“真相”如何误导我们?
竞争性真相,本质上是中性的,关键在于沟通者如何使用它们。赫克托在书中将沟通者分为三类:
- 倡导者:用竞争性真相营造比较准确的现实印象,以实现建设性目标 。
- 误传者:无意中传播歪曲现实的竞争性真相。
- 误导者:故意用竞争性真相营造他们明知不正确的现实印象。
尽管误传者和误导者在主观上有过失和故意的区别,但是他们利用事物的复杂性使真相被歪曲、被误导的方法却如出一辙。主要包括:忽略、混淆和关联。
忽略:隐藏另一些竞争性真相
2011年可口可乐制作了“共享快乐的125年”的“简史”小册子,列举了1886年以来的一些成就。对可口可乐的第二大国际品牌芬达的描述是“1955年芬达橙汁在意大利那不勒斯被引入,是公司分销的首个新产品。芬达风味饮品系列在1960年来到美国。”
之所以没有记录芬达的发明时间是因为它于二战期间在德国被发明。为了不与希特勒、纳粹党扯上关系,这一段历史被人为地忽略了。
混淆:强化或淡化某些竞争性真相
在某宝买东西,常会看到商品价格会显示为划去较高的原价的同时给出一个较低的折扣价。原价作为一个参照物,会使买家产生购买十分划算的错觉。这就是运用了“锚定效应”的结果。商家通过这种促销方式强化了商品的促销力度,容易让人忽略商品本身是否需要等影响购买的要素。
关联:利用竞争性真相强行制造因果关系
曾经看到过一则趣闻,深圳交警表示:通过从8月3日至8月9日行人、非机动车违法人的星座分类对比,发现天秤座、处女座、天蝎座位列违法量前三名,分别占违法总数的10.5%、9.63%和9.0%。
深圳交警的统计数据肯定没问题,但为什么总感觉这个结论有点别扭呢?因为星座与违章率具有相关性,但不具有因果性。更合理的解释是,因为9-11月是北半球低纬度南部地区生育高峰,所以这三个星座在深圳总人口中的占比更高,造成被抓到违章的人数较多。
如何避免被“真相”误导?
结合《后真相时代》这本书和我多年的打“假”经验,简单总结三个方法帮助大家避免被真相误导。
1.挖掘更多竞争性真相
我们容易被误导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称,造成我们对事物没有办法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尤其在大数据时代,媒体根据我们的搜索判断我们感兴趣的话题、观点,朋友圈里与我们三观相似的人转发他们认为正确的观点,这些都在强化我们的观点。
古语有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从多个角度挖掘事实真相,会让我们拥有多元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客观地进行分析、判断、选择。
2.判断因果关系
如果不能收集到更多竞争性真相,那么判断真相中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也是一种避免被误导的方法。《原因与结果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了三个判断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要点:
- 是否“纯属巧合”?
- 是否存在“第三变量”?
- 是否存在“逆向因果关系”?
具体可以参考之前《原因与结果的经济学》的书评。
3.用盖然性进行判断
如果没有更多真相,无法判断因果关系,那么盖然性可以作为我们判断的标准。所谓盖然性,《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它解释为:有可能但又不是必然的性质。高度盖然性作为一种证明标准,被运用于民事审判中。
例如,1月1日小王曾向小张借了5万元现金,但是由于双方很熟没有写借条。一年后小张要求小王还钱,但是小王耍赖不承认自己借过钱。小张起诉后,法官发现两人都拿不出完整的证据证明自己主张的事实,向银行查证后发现,小王曾在1月1日向银行存了5万元。于是,法官能够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3条规定认定小张主张向小王借款5万元的事实盖然性更高,因此支持小张的主张。
简而言之,如果有人告诉你“天上掉了一个林妹妹”,那么根据生活常识,我们会发现这件事的盖然性极低,由此可以判断这并不是真相。
赫克托认为:“每个人说的都是真相,但是唯一不正确的是结论。"
究竟一叶知秋还是一叶障目,真相与我们仅一线之隔,有待我们去探求。赫克托的《后真相时代》为我们在这个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世界里发现真相提供了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