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 第九章 民德归厚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名参(shēn),字子舆,孔子的学生。曾子的父亲,就是曾点。曾点,也是孔子的学生。以后,我会讲到曾点。曾子的学问,很显然的,是超越他父亲的,因为而据历史记载,到了唐朝,明世宗嘉靖九年,曾子就被尊称为:宗圣。再有一点,按照传统的说法,《大学》是就是他所作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这是《大学》的第一句话,估计很多人还是知道的。这里就不展开了,以后写《大学》的时候,再来继续写关于曾子。

        好,现在还是来看曾子说的这句话的意思。

        终:指丧礼。慎终,意思就很简单了,就是:慎重地对待丧礼。

    另外一种见解,“终”:就是结果,“远”,就是很远的远因。【2】“慎终追远”就是现代讲的要想有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相对于结果,更加要注重初因,注重好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个社会都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社会风气自然就归于厚道了。这个解释见南怀瑾大师的《论语别裁》。

        远:祭礼。就是祭祀死去的人或祖先。每年的清明节,就是专门祭祀先人的。追远,那就是虔诚的追念死去的亲人,追念祖先。

        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慎重地对待丧礼,虔诚的追念先人,这样做会使社会道德风尚日渐淳厚。

        所以,每次大灾难后的第七天,国务院就发布通知,要求全国哀悼在灾难中死去的亲人。这是中国的传统,而这个传统,我认为是优良的,需要一代一代人发扬下去。从我记事到现在,我印象中有四次是举行了全国哀悼的。第一次是1997年邓小平逝世;第二次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第三次是2010年玉树大地震;第四次是2010年舟曲泥石流。而后面三次都是最近发生的大灾难。

        人活着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功利算计太多,从而掩抑了人与人之间的深情,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虽然通讯越来越发达,但是,大家都不怎么联系,即使上了QQ,微信等聊天工具,不是隐身呢就是见了谁也不说话。可见,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的漠然。而一旦人去世了,也就什么功利算计都没了,唯有情意成追忆。正如《唐山大地震》中的一句台词:“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故丧葬之礼能尽其哀与诚,可以激发人心,使人道民德日趋于敦厚[3]”。

        而丧祭之礼,乃是孝道之最后表现。人都死了,你想表现对他的孝也没有机会了,只能通过对他的丧礼和祭祀来表达对他孝,以宽慰自己的内心罢了。可是,如果非要等到死了才表现孝道,那为什么不在活着的时候好好表现呢?而孝道,也正式孔门所教导的仁心之一。

-------------------------

[1],引自《大学》,曾参,即曾子。

【2】,引自《论语别裁》,南怀瑾。

[3],引自《论语新解》,钱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论语》 第九章 民德归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