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上课时候,看见旁边的学习委员正在往一张白色的方方正正的卫生纸上写钢笔字,其字,潇洒飘逸,龙飞凤舞,像其人,我一阵好奇,侧过身去看,原来是一首元代散曲,如下:

【双调】殿前欢·客中  张可久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这首曲我之前是完全没听说过的,这是第一次看见,第一次听说张可久这个文人。但第一次看见这首曲,我就为其中的诗句和情怀折服了,我默默地记下了其中几句,功名半纸,风雪千山。八个字写的真是好,大气,磅礴,形象,单薄,无奈,愁怨,都包括在里面了。后来又查了查这首小曲,才弄明白这是官场失意的落魄文人张可久写的,关于仕途无路,关于行程劳苦,写尽了文人的辛酸与无奈。

望长安,是一个眺望的姿势,古代文人登高临远,感时伤怀,在外人看来有一种意境美,耐看。张可久望着长安,想起自己前途渺茫,而年龄已高,不免更加惆怅无奈。想起自己南来北往的,如征雁,漂泊之意顿时涌上心头。后面三句,颜色用的极好,青泥,红叶,白草,既有地点之别,又有时间之别,由所经路途之美艳,显示出自己的流落凄凉,这里的颜色很是耀眼啊,耀眼得有点过分。最后八字,功名半纸,看得出词人是淡泊名利的,但还是为了功名而在风雪中奔走千山,一方面看得开,但另一方面却看不开,这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永远不可调和。

每个人都有他的劫数,不可逃脱。就如文人来说,他们也会有仕途失意,屡遭贬谪,但有时候人生上的失意恰恰是自己文学上的契机,如安史之乱以后杜甫的三吏三别,如乌台诗案之后的苏轼屡出佳作,如国家危亡时刻的鲁迅等一批爱国志士,国家不幸诗家幸,人生不幸文学幸,就是如此。因此我们不必为一时的失意而悲观,我们不如转而作诗作词作文,将徘徊于胸的忧愁尽情地倾泻到纸上,岂不更好?

喜欢文学的人是可爱的,起码在关键时刻他不会乱来。寻常人醉酒了以后会撒酒疯,呕吐不止,丑态尽出,而文人会赏月吟诗,最不济的也是舞剑,醉拳什么的,文人的醉态是可爱的。

人生中遭遇的苦痛越深刻,写出的文字越是美不可及,相比与那些平平淡淡的普通人来说。有了阅历,有了苦痛,写出的文字才能打动人心。后主李煜在亡国前的诗词糜烂性欲,辞藻华丽,但品格不高,亡国后,有其面对着宋太宗的逼迫,他稍微把心中的亡国哀思倾于纸上,便足以使人沉痛,眉眼舒展不起来。在此,张可久也是一样的,只不过他表达的是落魄文人的哀痛,从个人的角度出发。

所以,面对人生中的美好也好,苦难也罢,都要积极乐观应对,都是有好坏两面性的,为什么我们不能选择从好的一面来看待事物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功名半纸,风雪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