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投射?
从精神分析的专业来讲,投射是一种防御机制。投射发生时,内部心理过程被个体误认为来自外部。即,我们会把自己体会到的,误以为别人也能体会到。
投射是人际关系中经常运用的一种防御机制。良性的、成熟的投射都可以构成共情的基础,为关系的快速建立提供情感支持。通俗的说,投射就是把自己心里面有的体验投射出去,更好的理解、共情、感应对方。只有失恋过的人才能更好理解失恋的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以更容易理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内心体验。如果自己心里面的体验比较少,缺乏足够的信息而无法了解他人时,我们都倾向于透过投射自己的体验来理解他人的主观世界,这个时候就容易发生误解,导致可怕的人际冲突。
实际上,投射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只不过,良性的、成熟的投射是灵活的、更具适应性的,投射发出去,如果对方不认同,个体会根据对方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投射,或者收回自己的投射,进而跟对方分享自己不同的体验,而不是在潜意识模式中还是坚信自己的直觉正确。
什么是投射性认同呢?
个体把自己体会到的、感受到的,误以为是对方也体会到、感受到的,扭曲地看待对方。后者因为受到压力,会不由自主地以个体认同的方式,应用个体的扭曲和幻想的方式来体验自我,这个过程就发生了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是人际关系中发生纠缠以至于强迫性重复的不断命运轮回的重要的防御方式。为了说明投射性认同与成熟投射的不同,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其中的区别。
个体A:(带着抱歉的语气)我知道我这样给你建议无效,你也不爱听,但我还是忍不住想给你建议。
个体B:(用指责的口吻)你知道你为什么进步这么慢吗?!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就是太自以为是,我给你那么好的建议,你从来都不听!
困扰个体A和B的内容大体相同,都是把自己好为人师的心理投射到对方那里,他不知道这只是他自己的一厢情愿,是自己的需要,并不是对方真正的需要,所以往往造成人际关系的冲突,甚至破裂。前面的一个是成熟投射,后面那个是投射性认同,存在这三方面差异:
其一、个体A是具有自我反省能力的,他能意识到自己的建议对方“不爱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建议”可能不是对方的需要,可能与事实不符,他的投射具备自我的不协调性。而个体B他的投射不具备自我反省能力,坚信自己的投射的内容是对方需要的,他的投射具备自我协调性。我们说,什么是人格结构,就是有着相对稳定的认知、情绪情感、行为模式,个体B的这种稳定的协调的不良认知、情绪情感、行为模式三个维度的融合正是原始防御过程——投射性认同的典型特征。
其二、两位个体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射行为能否达成防御的目的——能否成功帮助个体摆脱防御。很明显,个体A在发出投射时,是没有摆脱焦虑的——“我还是忍不住想给你建议”,一个“忍”字里面是隐含着焦虑的。而个体B,则完全将自己的焦虑跟随着自己的投射性认同拜托了出去——“你从来都不听”,“不听”是你的错,跟我的好建议无关。个体B是把自己批判的态度投射出去,而把投射的内容认同回来——“我为什么进步这么慢,也是从来不听从别人的建议。现在我把自己的经验传递给你,可是你还是不听呀”。个体B意识不到,每个人的经历经验如此不同,不能简单的照本宣科。
其三,个体A和B在跟咨询师建立咨访关系方面差距是很大的,个体A很容易跟咨询师建立治疗联盟,而个体B则没有那么容易建立咨访关系。
事实上,投射性认同是老一辈父母养育孩子惯用的模式之一,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如果只是一般的牵挂,这无异于是保持浓情蜜意连接情感的好方式。但有些母亲,太过于担心,把自己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投射到孩子身上,付诸行动,甚至孩子上了大学还担心孩子无法照顾自己的生活,一直给孩子洗衣服做饭到大学毕业。可是,等孩子真的走上社会的时候,因为缺乏相应的独立和锻炼,啥都不会,真是害人害己,给社会增加负担。
投射性认同,就有点儿像那个“自证预言”,担心什么就发生什么,把自己的担心和困扰全部变成了现实。
那针对来访者的投射和投射性认同如何工作呢?
首先,要稳稳的接住来访者投射,接纳即治疗,看见即疗愈。来访者为什么不断发生扭曲的投射过程?在成长过程有一些直觉体验没有被重要养育人及时看见,没有得到得到整合成情绪流动的自我循环。扭曲投射的目的还是在确认自我的存在,通过不停的投射内在体验,验证一个立的住的真实的自我。所谓的自我,即是由身体本身、大脑和心理互动产生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参照点。当他的内在参照点不稳定时,他就需要不断投射来验证自己那个点。当咨询师能稳稳的坐在那里,接纳来访者的投射时,他就可以在稳定的、安全的依恋关系中,重新整合这个内在参照点以趋于稳定。
针对个体A、B,可以跟他讨论建议的合法性——你是有权利给我建议的,先接住这份投射。
第二步是进行暴露不反应。
针对个体A,咨询师接住了来访者的投射,“你有权利给我建议,我也有权利拒绝,我们可以很好的讨论,这个建议是来访者的需要还是咨询师的需要,通过澄清去看清楚这个模式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领悟到了,这个建议的需要是自己的,是投射了自己内在的按不住的焦虑,那么此刻他就成长了。慢慢的他去体会‘负性情绪是失控的欲望’,去体会焦虑背后的意义,就可以完成一个潜意识意识化过程,改变由此发生。
针对个体B,他可能没有很好的反省能力,甚至现实检验能力,这时候跟他讨论这个“建议”是谁的需要,是没有作用的,这时候需要的更多的是支持技术,“如果我接受了你的建议,会怎样?如果你的建议很好,那么你自己为什么不去做呢?”等等这一类的讨论,逐步建立自我反省一些能力,具备一些现实的检验能力。
记得有一次我找一位女咨询师做案例督导,那个来访者有一些性欲化投射,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有一些情绪扰动,就接不住嘛,接不住怎么办,就关掉了视频,只用语音咨询,咨询师感觉到了阻抗。在案例督导中,咨询师发现了自己的情感隔离,咨询师没有很好处理掉自己的性欲化投射议题,认同了来访者的性欲化投射。
然后,督导师问咨询师:“你还有什么想对我说的话吗?”
咨询师:“我对来访者的情感隔离,源头源于对你的情感隔离。”
督导师:“我知道”。
咨询师:“我对你有性欲投射”。
督导师:“我知道,所以我不认同嘛”。
“我知道”三个字,充满了魔力,承载了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接纳的力量,一下子将咨询师那种未完成的自我确认完成了。看见即疗愈,允许即成长。“我知道,所以我不认同嘛”意味着,咨询师对督导师的性欲投射是被允许的,是被接纳的,但督导师心里并没有这么想。这个过程就是投射不认同——你可以有你的想法,但我没有这个想法。
督导师稳稳的坐在那里,稳如泰山,承载天地,在暴露不反应中彻底的疗愈了咨询师;咨询师有了这种体验,进而可以很好去疗愈来访者,道即是规矩,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