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概述

首先,我们了解下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前提和环境。

19世界中叶,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兹提出了能量守恒原理,引发了动力学领域里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认为人也是一个能量系统,同样遵循这种物理规律以及相关的化学规律。弗洛伊德将这种动力生理学的思想和理论发展到研究人的精神世界上来,用以研究人格结构中能量的转换和改变,从而创立了动力心理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弗洛伊德提出了拓扑模型来解释临床现象,将心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部分,出版了《梦的解析》,通过自由联想、移情机制等技术释梦,研究潜意识动机和意识本能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冲突。随后,他发表了《性欲三论》(《性学三论》),提出了“力比多”的概念,认为“力比多”是与生俱来的原动力。当然,弗洛伊德是个“泛性论”者,他所提出的性欲并不单指两性,而是本能驱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一个因素。最后,他发表了《自我与本我》,这也就是目前我们常说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来源。在《超越快乐原则》一书中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两种概念,“生本能”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自身中的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本能力量,“死本能”则代表着潜伏着的破坏性、攻击性和自毁性的驱力。


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下弗洛伊德提出的意识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和性心理发展理论。

意识,个体心理活动的有限外显部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活动部分,只是心理能量浮于表面的部分。

潜意识,被压抑到意识之下、无法从记忆中召回的部分,通常是被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法律所禁止的内容,包括个人原始的冲动和与本能有关的欲望等。

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部分,是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是可以召回到意识之中的部分经验和记忆。

潜意识学说,让我们认识到,心理现象并不神奇,它和生理现象一样存在规律,不是偶然和巧合,而潜意识心理历程在正常及变态心理机能中都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和意义,它决定了个体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

本我,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和欲望组成,是潜意识、无理性的,奉行“快乐原则”,这是一种获取快乐和避免痛苦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在婴儿时期尤为明显。

自我,人格的表层,部分位于意识之中,部分位于潜意识之中,自我是在现实环境的反复教训下,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奉行“现实原则”,也就是说,调节外界和本我,理性、识时务,审慎现实而力争既回避痛苦,又获得满足。

当现实和本我发生强烈冲突,自我就会启动防御机制,来协调这种矛盾、缓解焦虑、消除痛苦。人在正常和病态下,都会不自觉地运用这种机制。如果运用恰当就能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但是运用过渡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机智、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自恋性防御机制和成熟心理防御机制。

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压抑、理智化、情感隔离和反向形成等。压抑,主动地将痛苦排斥到意识之外。理智化,体验或谈论冲突话题时,就事论事而不带相应的感情色彩。情感隔离,与理智化相关联,对与特殊思想相联系的感情进行压抑。反向形成,以夸大一种情绪倾向的方式来压制与其相对应的另一种情绪倾向,强迫症病人的反向作用最为突出。

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包括退行等。退行,指退回到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以避免体验随后的发展而带来的冲突。

自恋性防御机制,包括否认、妄想性投射等。否认,暂时将对痛苦的观念和注意与意识分隔开,从而不理会痛苦的现实,以避免感受到痛苦。投射,将自己的冲动、感情和其他心理内容归咎到别人身上。

成熟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和幽默等。升华,将儿童期原始冲突健康地进化到成熟的、没有冲突的水平。幽默,用幽默的方式协调冲突,从而达到成熟水平。

超我,又叫理想自我,是人格结构中道德和准则的代表,奉行“道德原则”,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很大程度上依赖父母的影响,同时受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等影响。

人生之初,只有本我,因而本我在人格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自我依靠本我的力量派生出来,靠本我提供能量、为本我的满足服务。正常情况下,人格的三个结构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当本我的冲动和欲求强烈,超我又给予严厉的批评和压力时候,自我便难以承受,通过不断启用不成熟的、神经症性的甚至是精神病性的机制,从而导致了神经症或精神病性症状。


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器,以在不同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性欲区域命名。

口欲期,又称为口唇期。0—1岁,婴儿期,通过口唇部位得到刺激而获得快感。婴儿通过吮吸得到营养和精神满足,母亲通过喂奶、抚摸和清洁身体与婴儿之间形成频繁的、极具感情及快乐的交互作用,这样的过程使得婴儿形成最初的信任感,母亲的心理状况和个性特征也开始对婴儿形成影响。如果母亲对婴儿的呵护是细心的、适当的、稳定的,婴儿得到适当的满足,向下一个阶段顺利过渡;如果母亲对婴儿忽略、冷漠,那么婴儿就会因为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过早过多的经受挫折感;如果母亲过分地关注婴儿状况,婴儿就会通过母亲的非语言性行为体验到焦虑以及母亲对自己的“控制”,从而也出于紧张和焦虑状态。

肛欲期,又称为肛门期。大约2—4岁。1岁左右的孩子随着括约肌的发育和完善,开始接受大小便的训练,孩子开始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排便。大便对婴儿来说,属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通过排便表达自己对环境的积极服从或不肯屈服。这个时期的孩子出现了最早的“逆反”心理,他们能够体会到自主性,开始学会观察和探索环境,感受到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群和环境的影响作用。

性器期,又称为性蕾期,或是俄狄浦斯情结期。4—6岁,经历了口欲期和肛欲期之后,性驱力转移到性器。这个阶段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对双亲中的异性有更多的亲近感,排斥同性,且开始出现通过摆弄或摩擦等方式寻求快感的现象。

潜伏期,又称为同化期,这是一个安静的阶段。开始进行社会化,6、7岁之后开始进入“同性阶段”,男孩子只喜欢跟男孩子玩,女孩子只喜欢跟女孩子玩,并且通过“认同作用”慢慢学习自己的性别角色。

生殖期,12、13岁左右,身体急速发育、逐渐形成第二性征,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不安和矛盾。青春期及之后,对异性的兴趣大幅增加,欲望通过性器官表现和满足,也开始两性生殖的可能性。


弗洛伊德认为,承认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经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总要的作用。很多承认的心理冲突和变态心理,都可以追溯到早年的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神分析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