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一本阳明心学的书,我总结了十个学习问题

1、王阳明生平经历是什么样的?

王阳明出生在1472年9月30日,距今547年,浙江余姚人,父亲王华是一位状元,明孝宗皇帝的日讲官,官至吏部尚书。王阳明6岁以前不会说话,开口说话后,就能熟背儒家经典,十一岁就说人生读书第一等事是做圣贤,做圣人,在妙高台写出的高妙诗句,艳惊众人。十三岁母亲病逝。十五岁时对兵法产生浓厚兴趣,私出居庸关,考察边塞地势地貌、风土人情。1499年27岁时,终于在第三次会试中过关,殿试二甲第7名,中了进士。进入官场,先在工部实习,后任兵部主事,遭宦官刘瑾迫害坐了诏狱,贬到贵州龙场驿做驿丞,三年贬谪期满,朝廷任命到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当知县,后回京城任吏部考功司郎中,短暂担任南京太仆寺少卿,再度回江西担任一方大员,出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去南赣地区剿匪,成功平匪后,又平定了宁王之乱,立下不世之功,被嘉靖皇帝封为新建伯、光绿大夫、上柱国,兼任南京兵部尚书,在平定广西匪患后,于1529年1月9日留下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含笑而逝。

图片发自App

2、为什么王阳明会对程朱理学产生怀疑?

王阳明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成圣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程朱理学是“存天理,灭人欲”,不仅禁锢了人性,而且,通过观察的方法格物致知也不能格出万事万物的道理来,容易偏离实情,得到表面的东西。“阳明格竹”就是王阳明对程朱理学的一次实践,结果发现这条路走不通,必须另辟蹊径,就此对理学产生了怀疑。

3、王阳明是怎么完成个人的蜕变与升华的?

格竹失败后,王阳明决定遵循父亲的教诲,先行获得成为圣人所需的政治平台,考中进士后,进入官场,在武宗朝言官和宦官的势力斗争中挺身而出,站在言官这边,得罪了大太监刘瑾,被关进了诏狱,面临生死折磨的考验,凭着一颗强大的内心,顽强地挺过诏狱这个鬼门关,在贬谪贵州的路上,巧妙地躲过锦衣卫的追杀,到达龙场驿后,又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凭着乐观与信念艰难地活了下来。而路过此地的吏目却没有幸免,王阳明在安葬吏目后感到非常的悲哀,“为尔者重,自为者轻”,他不是为自己感到悲伤,而是内心产生的慈悲情怀,是对生死的明悟,和他自身的生死经历结合在一起,是王阳明人生蜕变与升华的开始。

图片发自App

4、为什么说心外无物是一种价值的存在?

王阳明在龙场驿说了一番话;“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悟出了心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奠基理论:心即理,心外无物。寻求事物的道理不是去格具体的事物,事物的道理就在我们自己的心里,心就是生发事物道理的源泉,事物的道理就是事物的本质。“心外无物”与“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不同的,前者说的是一种价值存在,后者说的是一种物理存在,价值存在是包含物理存在的。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物理存在是人的大脑意识对事物客观属性的反应和感知,价值存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效用和意义的感知,任何事物的效用和意义再大,“我”的心里感知不到,这个事情就和“我”没有什么关系,就是“心外无物”,“我”的内心能感知到的事物,一定是认识到了这个事物的价值,也就是“良知”。

图片发自App

5、心学与禅学的区别?

王阳明的好友湛若水曾评价王阳明有五溺之说,其中“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就是说王阳明是学惯儒、释、道三教,在龙场驿悟道后,就与道教、佛教分道扬镳,说“老、佛害道,由于圣学不明”,心学坚持的是儒家正道。

心学与禅学的区别在于:佛教讲的是放下,阳明心学讲的是拿起;佛教最后求的是解脱,心学最后求的是担当;佛教讲的是圆滑,心学讲的是犀利。禅宗顿悟后,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把自己人生的困顿、屈辱、悲哀全都放下,甚至还要放下人性中难以割舍的亲情。阳明心学的真正悟道是:遇到事,不回避,事上练,办好事;是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勇于担当,勇于负责,而且这个担当、这个负责还是充满智慧的,能让问题迎刃而解,是满满的正能量。

6、怎么做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说;“知是行之注意,行实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实知之成,已可理会矣。”

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是分三个步骤的,第一步由知道到做到,是从知到行,有点像是所谓的理论联系实际,但这仅仅是知行合一的第一步,把知行合一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是不全面的。

第二步是由行到合,是知行合一的第二层内涵,什么是行到合?就是融会贯通,沉浸到你的对象中去,和你的对象融而为一,就叫合,就是知行合一的合。

第三步是由合到一,什么是“一”,“一”就是“致良知”,就是价值的归宿和再出发,知行的本体就是良知良能,知行合一的目的就是找出这个良知良能,在这个基础上开始新一阶段的知行合一的循环。

图片发自App

7、为什么说心学的总纲领是“致良知”

心学知行合一的大智慧就是“致良知”,也是心学的总纲领,从心外无物、知行合一到致良知形成心学的三个层次。王阳明对致良知的解释是:“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就是说为什么在事情中总是你觉得疲于奔命,有些事情做得可以,有些事情做得真难,是因为心中牵挂着利益名誉,在做价值判断,这是不能致良知的原因。“致良知”是人人都有的智慧和潜能,只是被蒙蔽了,没有激发出来,所以心学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心学最后归于“致良知”。

图片发自App

8、王阳明是如何践行心学理论的?

王阳明是用自己的人生一点点地证明了心学理论,心即理、心外无物是他对程朱理学的超越,是在格竹失败后,在官场遭贬,历经生死后感悟出来的。在兴办书院讲学的过程中总结出知行合一,用“知行合一”的方法取代“格物致知”的方法,并且身体力行,在庐陵当知县的时候,用具体的事情来告诉人们怎么做到“知行合一”,这就是事上练的功夫,在剿匪和平乱的时候,总结出了致良知,“致良知”就是找出良知良能,找出万事万物的最高境界,这个境界就是“道”,在心里把“道”立起来,得“道”了,各种事物的规律就看得一清二楚了。

9、心学的哲学体系的精髓是什么?

王阳明在天泉证道里有四句话:“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以此自修,直跻圣人,以此接人,更无差失。”

图片发自App

王阳明认为这四句教具有极朴实的一种价值,因为不论是对聪明人还是比较愚笨的人,不论是对初学者还是已经到了圣人境界的人,不论是在哪个阶段,这四句教都适用,因为这四句教构成了心学的哲学思想体系,是心学的一个大总结、大升华,是心学的精华、精髓,为什么这么认为呢?其原因:

首先,“无善无恶心之体”说的是一种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与天地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东方哲学的世界观讲“天人合一”、“阴阳合一”,阳明心学讲“知行合一”,都是合一,讲究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善和恶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看待万事万物,要能容得下万事万物,先要排除自己的执见,把那些固执的东西从自己的心里抽空,才能有空间接受新的东西。

其次,“有善有恶是意之动”指的是人生观。世界观是解决“我”与世界、与天地、与自然、与宇宙的关系。人生观是解决“我”与“我的关系”,“我”与“我”达到和谐。人们常常以为,前半生最痛苦的是“我”和世界的周旋,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痛苦的其实是“我”与“我”的周旋,知道了善恶,知道了光明黑暗在哪里,“我”与“我”的周旋就成功了,“我”与“我”的矛盾就解决了。

第三,“知善知恶是良知”这是指的价值观。世界观是解决“我”与世界、与自然的关系,人生观是解决“我”与“我的关系,价值观就是“我”与他人、与社会、与族群的关系。知善知恶的良知,也就是善恶的标准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知行合一,来源于事上练。“我”对亲人、朋友和社会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在大是大非之中,在价值冲突中如何做出价值判断?因此,“知善知恶是良知”实际上是在做出价值判断后,在价值观的指导下获得的人生智慧。“致良知”放在这个价值观里,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对人心的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

最后,“为善去恶是格物”指得是方法论。是行动层面、实践层面的方法,也就是王阳明讲的要知行合一,要事上练。不经历困难、挫折的出来的“致良知”,不经过繁琐事务磨炼出来的“致良知”,都不是真正的“致良知”。也就是说,不经过红尘的历练,不经过知行合一的锤炼,得到的那些东西都不是真东西,都是浮于表面的东西。所以事上练叫“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要处处格物,处处反省。

从世界观、人生观到价值观,方法论,构成了心学的哲学体系。

图片发自App

10、心学如何帮助对我们塑造自己的人生?

阳明心学的作用是在个人层面上,让每个人找到内心的光明,打破生命的桎梏,奠定人生的格局,获得行动的智慧。换句话说,可以帮助每一个人找到自己的心。在族群层面上,可以让我们反思历史,追幕先贤,获得中华民族超越时空不断进取的巨大力量。

那么,怎么用心学来指导、引领和塑造我们的人生价值呢?

首先,通过心外无物,心即理,塑造人生的气象。王阳明有句名言;“志不立,天下无成之事。”意思就是要成就事业,先奠定人生格局和气象。有大光明的追求,人生格局就会不一样,气象就会不一样,这靠的是对心外无物、心即理的深刻认识。

第二,通过知行合一,塑造人生智慧。知行合归一处,这个“一”,就是致良知的良知了。“知行合一”没有终点,它是一个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一个永远成长的过程。不是心中有良知,心中就没有困惑,不是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和地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它需要“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永远不停止求索之路,这就是伟大的人生智慧,才是伟大的知行合一。

第三,通过致良知,构建人生的境界。有了人生气象,有了人生智慧,第三步就是要构建人生的大境界了。人生的大境界其实就是心学的最终归宿“致良知”。是王阳明所说的“若是知行本体,即使良知良能。”这种境界,就是王阳明生命最后时说的“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了一本阳明心学的书,我总结了十个学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