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诅咒

这两天没什么想写的话题了,一旦觉得觉得自己的表达没有提供价值,变成絮絮叨叨的废话,便失去了分享的价值。

除此之外觉得日常生活中,要说的事情,道理大家都懂,有什么好说的呢?

直到今天听了一个故事,顺便学了一个新词,原来这叫“知识的诅咒”。

老师希望已经毕业的同学有时间回来做分享,说说自己怎么找工作的?到新的城市怎么租房子的?实习期间怎么和同事相处?工作内容是哪些?

毕业的同学说,这么日常的东西没什么好说的吧?何况自己还没转正,等工作转正了再回来分享更多吧,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

因为转正之后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都是日常和生活,身边的圈子也是生活大致相同的同事,大家不会对这些日常有什么需求和好奇。

我们都对更高的纬度有好奇,工作稳定后好奇的是更大的公司是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是如何的?但是没想过,现在的自己对于三个月前的自己来说,都有很多可以分享的新知识。

你一旦掌握了一种知识之后,你就很难理解,那些没有掌握的人,他们是怎么思考这种知识的?

这就是我们说的“知识的诅咒”。

所以,很多时候,分享与表达,或者一些有价值的知识被掩盖和埋没了。

为什么很多专家讲的知识我们听不懂?医生讲的病理我们也听不懂?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也没人懂。

那如何打破这种诅咒呢?

抖音的网红老师向波就做到了,一个把化学知识融入生活,成功的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关于“恋爱中的化学”,向波是这样解释的“我感觉家长和学生都关注这个谈恋爱的问题。特别是大家在青春期对恋爱现象也很好奇。所以我把它放在了第一个视频中。”他利用化学中多巴胺的分泌曲线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多情的人其实不能怪他,多巴胺这样分泌,你能控制住吗?”这句话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不知不觉中知识点也就记住了,这就是向波的教学方式。

说简单一点,就是说人话。

把专业的知识,用小孩子都听得懂的语言讲出来,这样更容易被大家熟知和理解。

据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是,每写一首诗都念给路边的老婆婆听,听不懂就改,直到能被大家熟知和理解,所以他的很多诗流传了下来。

例如,最经典的可能三岁小孩都会背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大家一看到路边新芽的春树就会想起来。

今日的分享就是这些了,把自己懂的知识,用其他人看得懂的文字,用小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分享出去,传递价值。

会写的就去写作,表达能力好的就去演讲,动手能力强的就去拍视频,不要陷入知识的诅咒。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的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