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风口,是区块链!

在即将过去2017年,曝光度最高的技术莫过于“区块链”和“比特币”,甚至都惊动了各国政府和财团。

区块链是十多年来,唯一崛起于草根的“颠覆性”技术,在这一技术的支撑下,比特币已稳定运行8年,总市值约2500亿美元(2017.12.21),已超过中国移动。区块链技术具有全部开源、全球分布、无责任主体、无外部信用背书的特性。它是一种结合了现有的对等网络、密码学、共识算法等技术的数据库技术,与传统的数据库技术相比,不具备“update”和“delete”操作,已达到防篡改的目的,在应用上,就是一种分布式账本。

区块链技术在趋势上,正在从理想国回到凡间,慢慢的会演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从去中心化变成多中心化,从防篡改到可编辑区块链,从保护隐私到实名制,在现有的共识机制到没有共识。目前的智能合约,还很初级,本质上就是用机器语言,替代有BUG的自然语言书写合约,用区块链,代替不可信的人或组织来执行合约。

在场景化的应用上,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

交易是离线的,还是实时的?

交易是低并发,还是高并发?

交易是低延迟敏感,还是容忍高延迟?

交易是低吞吐量,还是高吞吐量?

目前区块链技术还有几个重要的技术性优化,共识算法由低频低效向高频高效转变,处理方式从链上处理到链上链下协同,服务分片由全员周知到范围通知,从单一链条到多链组合。企业级区块链的关注点应该着重在隐私保护、交易瓶颈、权限管理、监管管控上面,目前区块链技术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短缺。

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微众银行、京东金融已经率先开始在金融业务场景下应用区块链技术。光大银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母亲水窖捐款”系统已经在生产环境上运行,使用分布式账本对慈善业务进行记账,使客户每一次爱心付出都记录在册,账本并对全社会公开,运用区块链技术确保账本不可被篡改,在慈善业务中加入智能合约,对捐款进行编程,从技术角度实现专款专用,提升社会公信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公开、不可篡改、智能合约等特性,势必会为社会公益事业提供一个纯粹的慈善平台。

光大银行和银联联合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机构、跨区域、互联网联通的“可信任凭证平台”联盟链,旨在降低商户纸质签购单打印、保存相关成本,杜绝商户、收单机构因纸质签购单丢失导致的退单风险,发卡机构业务人员在线实时调单,大幅提高差错处理效率。在托管业务也开展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泛资管.阳光链”系统,具有节约成本、降低风险、保证安全、提升服务等特点,为了更好的满足金融级应用落地要求,系统在运行效率、数据隔离、安全机制、灾备机制都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分布式商业是商业模式发展的必然路径,分布式商业是应时而生,需求日渐兴盛。微众银行已经开始在联盟区块链上开始探索,构建了基于联盟链的备付金管理及对账平台,是国内首个在金融生产环境中运行的区块链应用,目前已接入3家合作银行,在生产环境中运行的交易记录笔数已达千万级,上线一年,保持零故障运行。

金融联盟链技术在实践中还面临着很多问题,

应用场景是否适用?

如何确保信息安全?

是否满足监管要求?

性能是否满足高频金融交易所需?

运维管理体系如果构建?

只有加强同业及联盟合作,发展联盟链开源社区和开源工作组,根据金融业务实践,持续优化联盟链底层平台,相信以上所遇到的问题都会有好的解决方案。

目前区块链技术自身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性能低高延迟,很难满足大部分金融业务场景,不过技术难题通常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解决,总体来说,区块链技术对于金融业务的应用,优点更大于缺点,势必会对金融领域带来颠覆性的变革。运用区块链技术,使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在结算速度、流程透明性、安全标准等方面收益,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驱动金融创新,利用金融科技监管沙箱机制,逐步扩大应用深度和广度。金融行业应用区块链,需要新建行业标准,重视数据安全,特别是对敏感数据的保护。运营管理模式,需要参与方合作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管理机制,多个机构共享风险和经验,促进良性可持续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下一个风口,是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