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被情绪吓大的孩子:究竟有多少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情感暴力?

有多少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情感暴力?

01

有一天,我到我姐家找她跟我一起逛超市。我看到她的一刹那,我笑着说:“你昨天晚上干什么了,没睡觉么?怎么黑眼圈那么深?整个人现在好憔悴啊~”

她说:“我昨天晚上2~3点钟才睡。我一直在想事情。”

“想什么?竟然想到3点钟?”我问。

“我今天要把小宝(我姐儿子,4岁半)喜欢的小仓鼠送回光谷世界城那边的宠物店,我就在想我应该怎么对我屋里的小宝说这件事,他那么喜欢小仓鼠,我把他喜欢的东西送走,他会不会埋怨我,然后很难过呢?”

小仓鼠

我姐家的小仓鼠养了一段时间了,姐夫和小孩子都喜欢养这种小宠物,我姐姐反而不是很喜欢。

每天也都是小宝在观察两只小仓鼠喝水没,在动没,然后就喊妈妈加水或放食物,但是清理小仓鼠的窝这种事是由我姐夫代劳。

我姐最终决定要把它们送走是因为还有个事实发生了:小仓鼠生小宝宝了,一窝小小鼠,乍一眼看过去其实有点吓人。

最后,思索一晚后,我姐姐对小孩子说:

“小仓鼠生小宝宝了,但是对于这些小小鼠,妈妈不太知道怎么喂养它们,如果它们饿了怎么办?妈妈想着把它们送还给宠物店那边的叔叔和阿姨去养。如果你以后要是想“弟弟”和“妹妹”了(小宝取的“弟弟”、“妹妹”的名字),妈妈再带你去看它们,好不好?”

心中有爱

小宝低沉地说,“哦,那好吧,那妈妈你要给我买其他的玩具喔~~”

虽然我们都知道,4~5岁孩子的孩子是随意注意,环境中的任何刺激都会吸引到他,我们的确是可以用其他东西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但是对于一个孩子,在遭遇生命中的任一失去时,我们成人往往忽视或模糊了该表达解释,该舒缓引导的部分,我们文化缺乏对丧失的足够重视。

02

就好像看过的《你好,之华》,整部戏开场就是一场葬礼,之华的姐姐之南去世,留下两个孩子。

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实不是周迅扮演的之华,不是秦昊扮演的尹川,不是胡歌扮演的张超,更不是张子枫扮演的小之华,而是之南的儿子晨晨,我甚至都不知道他真正的名字。

妈妈离世,是缺失父爱的晨晨不能承受之重,孩子的天空坍蹋了。

晨晨起初的不以为然,故作幽默,都是对这一创伤事件的应激性反应。住进小姨之华家,是他对现实生活最直接的逃避。

晨晨遛狗时看到的那只冻死的麻雀,促使他不得不面对妈妈的逝去。

晨晨放飞鸟儿,把对妈妈的思念带向远方

作为小姨,之华对晨晨的情绪太过忽略,还是她丈夫跟之华说,“晨晨这几天不对劲~”她还在反问丈夫,“他哪儿不对劲?”

晨晨离家出家的那个夜晚,从派出所出来,晨晨一直在跑,晨晨心里的痛苦和慌乱无处安放,而小姨之华和姨夫的表现则太苍白:

“晨晨,你要去哪儿呀?”

“晨晨,这黑咕隆咚的,你要干什么呀”

“怎么回事?”

“晨晨,回家,有什么事不能回家说?”

可就在晨晨喊出 “我没有家了”的时候,这两夫妇还是一句句问,“这大半晚的,晨晨,你要去哪儿呀?”

晨晨,你好

“行了,可以了,晨晨,回家”,简单粗暴到让人心寒,没有人懂得晨晨的痛。

不仅之华忽视了,导演也忽视了他只是一个孩子,一个不曾拥有父爱、被父亲抛弃的孩子,可现在就连微薄的母爱都失去了的孩子因为之南,深陷婚姻痛苦中畏畏缩缩的之南,患抑郁症的之南,自杀多次的之南,给不到孩子温柔而坚定的支撑

两个大人只是盲目地跟在晨晨身后一声声呼唤,可是孩子这时候最需要什么呢?

这时候,孩子最需要的是一个温暖的拥抱,是暖暖的耳语:晨晨,有小姨在,小姨爱你,姐姐,姥姥,姨夫,我们大家都爱你,我们都会陪在你身边的。

一个温柔而坚定的拥抱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怀抱,是任他怎样挣扎也不松开的怀抱,是任他放声痛哭的怀抱,是等待他挣扎或痛哭后宁静下来的怀抱。

即便他只是一个孩子,也要在这时候告诉他:死亡是生命的常态,是一件自然的事。一段关系开始建立,就必然也有终点。活着的人,可以痛苦,难过,悲伤,但一边痛苦,一边也可以向着暖、向着光、向着爱,而活。

向光而生

可精疲力竭的晨晨回到家,躺在床上,小姨之华也只是在背后轻抚他,“哭出来,哭吧,男孩子也可以哭”,这样的心理支持也不过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

03

我们的文化中有太多的压抑,不仅死亡,哭泣、颓废等负面情绪的表达不被允许和认可,有时候就连太高兴都是被禁止的。

可喜的是,当今,“90后”开始掌握互联网媒介的话语权,“丧文化”开始流行起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明天和后天的苟且” “ 努力未必成功,而且还不轻松”等。尽管还是调侃,但远比把这些负性东西当成禁忌闭口不谈好多了。

这个世界会好的

就好像小时候养蚕,我们小孩子看着它肉嘟嘟,“滋滋滋地”吃桑叶真可爱,可在大人眼里,他们害怕这些虫到处爬,更恐惧这些蚕结茧之后变成飞蛾到处飞,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太恶心了。

所有大人都会干一件事,偷偷把小孩的这些东西丢掉,可能是蚕,可能是带毛的小宠物,脏兮兮的毛绒玩具等。

有的小孩会哇哇大哭,哭着让家长把丢掉的东西找回来;有的小孩会自己一个人生闷气、不开心好几天。

而反观大人呢?有的大人哄骗小孩子说,"我也不知道它们怎么不见了”;有的大人直接说,“我给你丢了”;有的大人对孩子吼,“那些东西脏,我给你丢掉了,哭,哭什么哭!别哭了!”

我们都是被情绪吓大的孩子。哪怕是面对小小的一只仓鼠(蚕、玩具等)的丧失,哪怕在很多人眼里,这都是小事,可有的妈妈能一晚上不睡觉,把这当成大事,去体谅孩子的情绪,想着怎么给孩子解释可以把对孩子的伤害降低一点儿。

也许对于这些负性体验,我们都应该多些包容和理解,并允许他人将它表达出来。

拥有爱的能力

欢迎在评论中留言分享你的阅读体会。哈哈,也不要忘了帮我点赞哟~么么哒,谢谢!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都是被情绪吓大的孩子:究竟有多少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情感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