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糖读书会~从手指开窍出大脑智慧

这是枣庄方糖读书会第36场复盘。

2019年第三场。

这一场我们共读《从手指开窍出大脑智慧》。

妈妈教的数学


        晚间场,伙伴们都没有吃饭,我们把茶歇放到会前,吃的过程中就开始了分享讨论。这一周正是孩子的考试季,妈妈们没有呈现出焦虑状态,和寻常一样,这情景真是让我觉得很美好,娃们做自己的事,妈妈们做自己的事,各自安心。

      开篇就是作者用手指做乘法的案例,我们开始放下纸笔。用自己的手来感受规律,并且在一个案例结束后,再寻找书中没有的数字规律,大家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真正去实践创造的火花闪耀,兴趣的激发瞬间,彼此间的鼓励支持,让我们也 体会到为什么说激励让孩子产生自信。

      书中作者介绍到他在成年后,走过很多国家,到当地图书馆查阅数学著作,找到这些小时玩法的起源,探寻更古老的人类智慧。在我们知道乘法口诀后,这些方法的使用看起来复杂繁琐,并不省时省力,但却是人类在熟识数字、寻找数字规律中走过的必然历程,用身体去感知,是最有温度的学习方式,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感兴趣的部分,也让我想起云门舞集的那句话————身体学会的,一辈子忘不掉。

美丽美味茶歇

          这一部分我们还联想到以前做生意的人,在进行交易时用手指做比划是为什么?他们是怎么比划的?这些手指计算乘法的方式,最后都是回归到加法,那么乘法是否就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加减乘除从何而来,人类什么时候才有了加减乘除(写到这,我询问度娘,查到了在阿拉伯数字没使用的时候,中国用算筹计数,一直到宋代,明朝开始有了算盘。四则运算的符号来自十七世纪的欧洲,马克思竟然还写过《数学概论》,过去的大家们不只在一类学科中成名,他们通很多学科。在读书群中我们讨论这些,我设想可以编数学教材时,融合历史、人文、数学、艺术等等综合起来,让学科知识不再断裂,更靠近“全人教育”,要去请教国内华德福的老师教材,这么着搞了两小时)这也是我们读书会延申出来的丰富内容。

        指尖上的数学是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启迪心智、启发思维、启动乐趣的探索过程,也是作者给到的适合孩子大脑发育的贴切活动。

        9岁的高斯解算1加到100的故事让我们脑洞大开,我们这些素人妈妈大多是第一次知道这个故事,真正体会了什么是启发孩子扩展思考的边界。老师没有时间进行的教育,妈妈可以给到,老师没有的爱心和耐心,妈妈可以给到,老师可能没有学过数学教育中的心理变化,妈妈可以学习给到。

投入的很

        整场读书会我们在一次次惊叹、一次次疑惑、一次次试探、一次次探讨中完成,我看到妈妈们沉浸在思考中的专注之美,也听到她们在思考后对人类学习方式的重新认知,我们在一起沉静、觉知、思索、实践,借着学科触碰生命的内核。

        当她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带着觉知,允许自己的拧巴,也允许自己有足够时间的调整,她们对待孩子视角的转换,以及她们越来越喜悦的生命状态,陪伴孩子的不焦虑,与孩子的真诚交流,内心里涌动着无以言说的力量。

      我第一次强烈的感受到读书会中伙伴们的变化所带给我的喜悦感竟然可以超越个案咨询中来访者的生命反转。虽然呈现的状态不同,可底层都是生命拿回属于自己的力量,遵循自己的节奏,慢慢成长的过程,这才是持续参加读书会,持续浸泡带来的变化,也让我坚信要把读书会的社群力量持续发挥出来。

心向光,向前行

        最后,我分享了一段《变量》中由范家小学所写出的重建社群:著名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提到,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的社会环境是由同龄人组成的社群,并不是父母。孩子是要和自己的同龄人一起长大的,他们更在意自己在同龄人中的社会地位。他们向同龄人学习得更多,对父母的建议只会择有用者而从之。老师之所以能够影响孩子的成长,不单单因为他们是老师,还因为他们是”孩子部落“的“酋长”,他们能影响“孩子部落”的行为规范和游戏规则。非洲有一句谚语:培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范家小学就是这样的村庄。虽然这里的孩子大多来自残破的家庭,但范家小学给了孩子们最需要的东西:一个平等、包容、自信、乐观的社群。不仅成年人需要社群,孩子也需要社群。只有当我们重建孩子的社群,才能真正教育出阳光自信的孩子。懂得社群的重要性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会有不同凡俗的体会。

        读书会的伙伴们走在自我觉知、认知生命、持续践行的路上,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借由读书会正在构建一种社群,我看到她们佛去尘埃,渐渐散发出的光,在强大的世俗面前无奈与无力总会同行,就像光明总会伴随着黑暗。我更希望每一位伙伴都能以己之力,在自己周边建立起一起同行的社群,当微小力量聚集的越来越多,当越来越多的光聚集在一起,世界在我们面前就会展现不同的面向,心向光,向前行。

方糖读书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方糖读书会~从手指开窍出大脑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