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要说这交情好,那没人比得上管仲和鲍叔牙。他俩都是做生意的,赚的钱基本都是对半分。有时候管仲多拿了点,鲍叔牙也不说啥,因为他知道管仲家穷点,倒是不说他贪财。后来管仲犯了点事儿,还被关到监狱里面了,是鲍叔牙把他救了,还推荐为齐国的丞相。这样的朋友,才能算得上是真朋友。所以这样的朋友呢,有几点,一个是有恩有德,就是知己,心心相照,那是知心,话能说到一起去的,那就是知音了。

闲话少叙,书归正传。“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


今天的故事是俞伯牙摔琴。话说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一个人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国人,大概在今天湖北省的荆州市。他虽然是楚国人,但是春秋时候人才流动频繁,他在晋国做官,做到了上大夫。有一次晋王派他到楚国例行公事,他刚好乘着这个机会回家转转,一举两得。楚国之行很顺利,楚王设宴款待,又赠了黄金和彩缎。公务顺利完成,他想到离家十几年,刚好借此机会重游旧河山,回去的时候就准备走水路。

俞伯牙是个风流才子,看到大好河山,不知觉日子飞逝。有一天走到汉阳江口,正好是八月十五的中秋月夜,因为狂风大作,他们的船靠在山崖下避风。一会儿雨止云开,月色皎洁,月色好得不得了。伯牙兴致上来,让小书童焚香取琴,调弦转轸,但是一首曲子都没有弹完,突然“噌”的一声,琴弦断了!这一下可不得了,古人蛮迷信,这断弦一般是有事儿要发生。他赶紧吩咐下人,有可能是仇家刺客或者凶猛盗贼在附近,让都去检索一番。这一搜不要紧,还真有个人从树林里出来,一身樵夫装扮。上来自报家门:“舟中大人,不必见疑。小子并非奸盗之流,乃樵夫也。”原来是上山砍柴的,也被这暴风雨给耽搁了,这就听了会琴声。俞伯牙冷笑一下,你这个砍柴的怎么也好意思说你会听琴啊,走吧走吧,不和你计较了。这个人不卑不亢的说:“那您这话可就说错了,如果山野中没有听琴的人,那更不应该有人弹琴了哇。”俞伯牙一听这小子说话有点意思,就有心考他一番,他问:“那你既然知道,就说说我刚弹得什么曲子?”岸上的人不紧不慢的说,弹得是孔子叹颜回啊!

伯牙一听,非常开心,命左右之人赶快将这个人请上船来好好聊聊。这樵夫也有点意思,他到了船上却没有急着进去,而是把身上的蓑衣脱下,整理好,连鞋子都脱下来磕磕泥水才重新穿戴整齐,进入船舱。

进来之后,两人相谈甚欢。俞伯牙一心以为他知识略懂皮毛,就考叫一二,没想到樵夫不但对答如流,还鞭辟入里,见识匪浅。俞伯牙故意弹了一段曲目,让樵夫猜测所要表达的意思,樵夫猜出了高山流水和俞伯牙的心思,他心下大惊,连忙追问到:“先生是何人?”

樵夫这才慢慢的说是马安山集贤村的钟子期。俞伯牙自然问道,学问这么好,怎么不考功名呢,钟子期说因为父母年迈,不忍心不在身边照顾。俞伯牙见到这个人坦诚博学,非要结拜。因为他年长12岁,所以做了各个,钟子期是弟弟。两个人结拜之后,好不热闹。临别之际,俞伯牙给了两封金子,让子期好好学习,考取功名,又约定两人第二年中秋再见。

转眼时间到了第二年,俞伯牙到了约定的地方,却没有看见钟子期。按理说他不来赴约这很不应该啊。这时候伯牙看到岸边站着一位老者,细细打听,竟然是钟子期的爹爹,原来他和伯牙分别以后,用功读书,白天砍柴,晚上学习,竟然染病去世了!

俞伯牙听到这个故事,不由得嚎啕大哭,跌跌撞撞赶到钟子期目前大哭一番,并且把自己的琴弦割断,心爱的琴给砸碎了。

正可谓是: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