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声音的强弱》

12.21 日下午 闫宁宁 火石寨小川小学《声音的强弱》

聚焦: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发声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声音有强弱的区分,那么声音的强弱和物体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

探究:声音的强弱和振幅的关系。1.橡皮筋的振幅和声音强弱

振动物体 振幅大小 声音大小 声音强弱

橡皮筋 1cm 小 弱

橡皮筋 2cm 较大 较强

橡皮筋 5cm 大  强

和火石寨小学的学生一起探究分析(点拨:学生能做出实验,并能填写实验记录单)

拓展:日常生活中声音强弱和振幅的关系。通过学生教室的站台,用扩音器做实验一次缓慢吹气,一次用劲吹气,观察放在扩音器上的一张纸的振动情况,缓慢吹时纸片稍微振动,另一次振动幅度大,把放在扩音器上的纸片振掉。

2020.12.23 下午 一小 王瑞利 《声音的强弱》

聚焦:视频播放(敲鼓的声音)(问:学生刚才听到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声音有大小)日常生活中声音有大小,即有强弱的区分,那么声音的强弱与什么有关系?点评:利用视频播放引入课题自然。

探究:观察橡皮筋的振动,问橡皮筋的振动有什么特点?(生:左右摇摆,来回运动。师:这种来回运动的距离称为振幅)点评:振幅的明确提出很有必要。

探究1.观察橡皮筋的振动,说出振动幅度和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并填写实验记录单。(教师自己首先进行了演示实验操作,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点的师生一起操作,完成三次实验。填好实验记录单。结论:声音的强弱和振动幅度有关系,振动幅度大,声音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

探究2:分两组实验进行,一组同学用扳动刻度尺,一组同学用敲击鼓面的方式,验证振动幅度和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扳动钢尺时,要求露出桌面的长度是10厘米,把其余部分用手或字典压实,以避免尺子松动时,钢尺和桌面之间的振动。并完成科学活动手册。(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进行总结,要求两组同学交流实验经过和实验结果。师:敲击鼓面时如何知道鼓面振幅的大小?生:在鼓面撒盐。)点拨:分两组实验的结果是即节省时间,也能多有一次实验的经历,并且学生也学会解决问题,用双箭头的长短表示振幅的大小可取。最后用播放小视频的方法,想象直观的说明声音的强弱与振幅的大小关系。

拓展:列举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能说明声音和振幅之间的关系。(学生:敲音叉、拍篮球、发动机器、拉小提琴、弹吉它)

这两节“同课异构”课各具特色,各有风采。两节课的设计都有异曲同工之效,都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闫老师的课中科学活动手册设计的好,对于橡皮筋拉伸的振幅做了具体要求,并且最后的设计非常直观有效。王老师对振幅的定义做了一定解释,并且设计了两组不同的实验,而且涉及到学生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后面用小视频直观有效的展示了振幅大小和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这两节课来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处理教材问题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都有一定的方法,把对问题的探究进入常态话的科学教学之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同课异构”《声音的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