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的二三事(三)扩充是重要的修行工夫

孟子问,邹国和楚国发生战争,王认为谁胜?宣王说那当然是楚国。

孟子接着说,诚然,小不可敌大,寡不敌众,弱不胜强,胜败无需刀兵相接后方知。放眼海内,地方千里者有九,齐国只是其中之一,以一服八,和以邹敌楚有甚分别?何不返本归源,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士子皆愿为王效命,耕者因王无违农时,皆愿在王之野耕耘,商贾因无纷繁之关税,皆愿在王之市囤积,旅人因道路通畅,皆愿在王之境出没,天下苦其君暴虐无道的,皆愿向王倾诉。如此,谁能抵御王之义师?

涂通途;愬[sù]通诉;邹国是齐鲁边境上的小国,孟子就是邹国人。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宣王很满意,遂说,我资质昏昧,不知怎样进于王道,愿夫子辅佐我之志向,明示于我,我虽不敏,愿尝试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仁政的基础是人民有恒产,有恒产则有恒心,恒心即安居乐业之心,民心和社会稳定。无恒产有恒心的,是“从事学问,习知礼义”的士人,黎民百姓因无恒产,饥寒交迫,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则无恒心,然后放辟邪侈,无所不为。为人君者,不能制民之恒产,一旦其为生活所迫陷于罪责,然后用刑处罚,这是变相在构陷人民。安有仁君在位,而行罔民之事的?

辟[pì]是开,放辟邪侈意为放纵自己的邪侈行为不加约束,无所不用其极。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所以明君务求勤政使民有恒产,足以供养家庭,丰年可得饱食,凶年可免于饥饿冻馁。然后教化以礼仪,教之从善,百姓便易于服从。如果上述皆无法保证,百姓在生死线上挣扎,谁还顾及礼义廉耻?

这很现实,经济发展好,维稳的工作就好开展,经济发展也会掩盖很多社会矛盾,这时候礼义廉耻你说什么都好。可一旦经济下滑,一些不稳定因素就会转化为实际的社会问题,各种魑魅魍魉就会冒头,民众的情绪就会很容易被煽动,这时候谈教化,事倍功半。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接下来又是一段老生常谈,本质还是有恒产者有恒心。经济,永远是牵动事物发展的那根主线。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齐宣王的二三事篇幅太长,遂裁成三篇短文。虽长,但希望大家在这多加留意,因为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点要注意,这也是孟子的思想核心之一:扩充,将一善念或善行扩而充之,举一反三,学而时习,砥砺奋进,遂可至理想的修行境界,浩然正气也是集义,也是扩而充之,是修行的下手处之一,这也是孟子肯定宣王不忍觳觫之一念的良苦用心,不可不察。

阳明先生就特别强调扩充的工夫,善念扩一点,恶便少一点。

于其善心之萌也,而有贤人君子扩充培植于其间,则善将无所不至,而心日以智矣。

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

我是震词,如果你觉得我写得还不错,欢迎点赞评论加关注哦,文章内容尊重任何形式的反驳。

你可能感兴趣的:(齐宣王的二三事(三)扩充是重要的修行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