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践行群共学活动,继《笑来投资30讲》、《逻辑课15讲》,本周迎来了重磅书籍《投资最重要的事》。
本书取材于作者霍华德·马克斯著名的投资备忘录,是笑来老师重点推荐,也是包括巴菲特在内的全球专业投资者推崇备至的。
有小伙伴说认识书里的每个字,但就是不知道讲的什么。这本书真的很难,如果没有对投资有一定的认知、一定的积累和反复的践行,的确很难感知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知,所以好书是值得反复阅读、仔细推敲的。
1.共读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1)输出倒逼输入,让知识有效的缝合。
以前看一本书,信息流是单项的,划线、摘抄、做笔记,书看完就看完了。
这次Liuda老师每一章节都给我们预设了好多问题,带着问题去读更有针对性。
有些原文可以直接找到答案,有些问题想要回答好,得从过往的积累中去找答案。
所以,每天相关的知识点,我都去复习了在得到学习《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张潇雨 个人投资课》、《陆蓉行为金融学》等课程的内容。
以前半懂不懂,理解不深的内容,这次就很好的串联、缝合起来。
2)学习交流讨论,让认知更加的深入。
每天自己写完作业,可以看到其他许多优秀同学的作业。你会发现,同样的文章,同样的问题,不同人的感知却差别巨大。
你会发现,原文中平淡的自己都会忽略的一句话,有的同学却详尽的阐述了它的底层逻辑,你不得不感叹:原来它是这个道理啊……
你又会发现,这个问题自己理解得够深刻了,有的同学却在你理解的层次上,再拓展几个纬度去诠释,你不得不惊叹:原来还可以这么理解啊……
所以我们普通人不能怪自己赚不到钱,只能怪自己认知没有穿透力。
2.为什么每个人都要有第二层思维
看到一位优秀同学举的例子,特别受启发。
耶鲁大学博弈论公开课做的一个实验:写一个1-100之间的数,最接近平均数的2/3的人会赢得奖金,你会选多少?
第一层思维:如果大家都随机写,平均数是50,50的2/3是33,我应该写33,想到这层已经很不错了,因为真有人拍着脑袋写了100。
第二层思维:如果深入思考的话,理性的人都应该写33,那么我是不是应该写11,按照这个逻辑一直推理下去结果是不是写1?
再进一步思考,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理性的,所以结果不可能是1。
在耶鲁大学的课堂上,最终结果是7,而很多其他地方这个数字是12。
这个例子很好的说明了思维的层次性,有的人拍着脑袋随便说出一个答案的时候,有的人却在脑回路里做了好几次迭代。
刘润老师有一句经典的话: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我这里仿写一下:
花半秒钟就看到事物背后层层逻辑的人,和花一辈子只能看到事物表层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创作的长篇小说《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你要找到你的宝藏,你要明白一件事情,看不见的东西,要远远比看得见的东西更有价值,只有这样你才能找着自己的宝藏。
所以,要想取得超过一般投资者的成绩,你要有第二层思维,你必须有比群体共识更加深入的思考,必须想他们所未想,见他们所未见,具备他们所不具备的洞察力,看得见别人看不见别人的东西。
3.坚定了长期定投的策略
Liuda老师在课程最后送给我们朴素的《平凡之路》这首歌: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投资大佬跌宕起伏、终其一生最后留给后人大道至简的建议:
我曾经跨过牛熊两市
也穿过人海沉浮
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定投才是唯一的道路
投资很难,因为你很难对抗自己人性的弱点,
投资也很简单,只要你勇于相信定投和时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