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乖就去奖励他?这样做其实对孩子人生成长是一种伤害

在心理咨询会上,一位妈妈向我诉苦:平时在家里,为了培养孩子多做家务、多动手的能力,每次让孩子洗碗、拖地的时候,总是给他一点小奖励。比如洗一次碗,奖励五块钱;打扫一次卫生,奖励十块钱。

可是结果如何呢?后来孩子只要有家务安排,就会直接讨价还价:有没有奖励?奖励多少?少了不干。原本是指望让孩子早日自立,懂得父母的艰辛,理解长辈的苦心,谁知道事与愿违,孩子却变得越来越计较了。

听了这位妈妈的诉苦,我也不由苦笑。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父母,为了锻炼孩子,拿物质奖励的方式去“刺激”他们。学习的时候,做完作业奖励多少;背诵一首诗,奖励多少;乖乖吃饭的时候,奖励小零食等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种做法,一开始孩子的动力都非常足,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哪知道最后孩子的发展,反而没有按照父母的“剧本”走,变得越来越“计较”,没有物质奖励就“坐着、躺着不动弹”,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很显然,这些父母,过于看重物质奖励,忽视精神上的奖励,原本是孩子份内的事情,也让他们变得懒惰起来。尤其是在孩子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事情,也使用奖励这一“绝招”,最后让孩子根本分不清哪些是自己该做的,哪些是他们应尽的责任,于是各种撒泼耍赖的招数都会一一呈现在父母面前,“欲壑难填”,令人头疼。

举例来说,比如吃饭,吃饭是身体必需,为什么要用奖励的办法呢?难道说不奖励的话,孩子以后就不吃饭了吗?学习也是如此,学习是孩子的本分,学生就应以学习为主,可是奖励的方式用多了,孩子会错误的认为,他们的学习就是为了奖励,没有奖励宁愿不学。如此一看,是不是本末倒置了呢?对孩子是不是一种无形中的伤害呢?

明白了问题的原因所在,又该如何去解决呢?

一、精神奖励第一,物质奖励慎用。

物质刺激的手段,短期内有显著成效,孩子变得很乖巧,时间长了,会助长他们的不良习气,没钱“免谈”。因此说,物质奖励要慎用,多用精神上的奖励。孩子做了家务,夸奖他懂事,知道替父母分担;学习好了,带他看一场电影,父子、母子之间其乐融融,还增进了亲子关系,这不比物质奖励好上很多吗?

二、孩子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事情,坚决不用物质奖励。

爱读书,懂礼貌,打扫自己房间卫生等等,这些都属于孩子自己的责任,坚决不能用物质“刺激”的办法。要让他们知道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能依赖父母,要靠自己去赢取想要的结果,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更懂感恩,更能自立自强。

世纪恒通在线总结: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奖励绝对不是物质。他们更需要的是父母发自内心的接纳、认可和赞赏。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了让孩子乖就去奖励他?这样做其实对孩子人生成长是一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