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经注我
最近坚持每月集中一个主题写作,一方面摆脱了碎片化写作的弊端,另一方面也是思考的挑战。
比如说,写苏格拉底,单单看《申辩》的确可以写一篇文章,但是如果要继续深入,那就必须要了解更多,才能写出内容。
最近看了《阿里斯托芬喜剧六种》、《会饮篇》、《重塑自我:如何成为一个很幸福的人》,对于苏格拉底老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读书的过程中,有一种帝王般幸福的感觉。古今中外的先贤大V,都在书橱里淘宝上,等待你的召唤。譬如康熙大帝的博学鸿儒科,取天下之英才为我所用,六经注我,是读书人必须有的气魄。
二、酒桌上的即兴发言
苏格拉底跟佛陀和孔子是同一个时代的,可能那时候古圣先贤的习惯都是一样的,不喜欢著书留名。在图书馆,肯定找不到苏格拉底老师的著作。苏格拉底老师的风采之所以能够跨越时空,流传至今,是因为他的弟子柏拉图记录的老师的言行。 柏拉图的著作不少,因为翻译各种的原因,很难传达原作的真意,但是《申辩》和《会饮篇》的确非常生动地传达了苏格拉底的思想,非常精彩, 值得细读。书中洞见,就算在3000年后,才是非常值得深思和借鉴。
《会饮》讨论的主题非常浪漫,是关于爱神。什么是爱?这个话题,后世的人还在争论不休,比如弗洛姆《爱的艺术》,文字不可谓不美,思想不可谓不深,但是和《会饮》相比,立意还是有差距。
裴卓、保萨尼亚、鄂吕克锡马克、阿里斯多潘都即兴做了发言,尤其是古希腊的悲剧大师阿伽通的发言尤其精彩。他认为,爱神是公正、审慎、娇嫩、美丽、善良、勇敢、智慧的,对于爱神的赞美,没有谁能够超越他的。“爱神寓居世界最柔软之处,用全身盘踞于神与人的心灵、灵魂之中”“战神都被爱神所征服,制服者总比被制服者强,爱神既然能够制服世间最勇敢的,他也就必然勇敢无比了”。
苏格拉底是最后一位发言,而阿伽通的赞美词可以说是非常完美,而苏格拉底老师照样给了我们惊喜。
征得大家的同意后,苏老师照旧用反问法开始了他对于爱的“赞美”。
苏格拉底假托外邦女人狄欧蒂玛的口发表了他对爱神的论断。这个狄欧蒂玛有点像庄子《逍遥游》里的姑射山神人。
主管爱的爱若不是神,而是介于神与人之间的精灵。(神是完美的,而爱者追求美,缺乏美的才会追求美,所以爱者是不完美的,爱若不是神)
他口中的爱若是“粗鲁的、不修边幅的、赤着脚的,无家可归,总是露天睡在地上,但是他勇敢、莽撞、精力充沛,像一个猎人一般,擅长追求美好的事物。”
爱所向往的是永远拥有美好的东西。爱者追求美的目的是为了在美的东西里面生育繁衍,从而实现不朽。人们为了基因、名誉和品德这些美好的东西能够传承以至不朽,“不避牺牲、不惜金钱、不畏辛劳”。中国传统社会知识分子的“立功立言立德”的思想,在这里又得到了神奇的呼应。
三、中道之辩
中道,这个问题是苏格拉底思想的精髓所在,他弟子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将其发展成为“中道”的思想,跟孔子认为的“中庸”很有些相似的地方。
在《会饮篇》中的对话,就体现了中道的思想。狄欧蒂玛说:“不智慧就无知吗?你没想到智慧和无知之间有一个中间状态吗?”
再比如说《拉凯斯篇》关于“什么是勇敢”的讨论。
取一种原本为世所认定的常识论断:
“勇敢的行为要求坚守阵地不退却”
想象这个论断可能是错的,无论说的人是如何自信,寻找这一论断可能不对的情境:
“是否存在在战场上退却的勇士?”
“是否存在坚守阵地却不勇敢的人?”
如果对以上问题找到例外情况,那么原先的定义就可能是错的,或者至少不准确
“勇敢而后退是可能的。”
“坚守阵地而不勇敢是可能的”
最终的表达必须考虑到例外的情况,并进行精准细腻的表达。
“坚守或者退却在战场上都可能是勇敢的行为。
再比如有一个人认定:“有美德的人肯定有钱。”苏格拉底就和他讨论。最后他们达成了共识:“有钱人只有财产取之有道才能称为有美德;而如果因处境特殊,没有钱的人也可能有美德。”
苏格拉底跟别人辩论的结果往往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是最后你会发现,最初的论断往往都是过于简单和绝对的,经过不同声音讨论过后新的论断往往会更加复杂、相对。
可见价值观层面的讨论,结论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质疑和讨论的方法和过程。就像法律的制定,法律的实体是否正义,因评判立场不同而难以统一,关键是要看立法的程序是否能够体现正义。
人性是晦暗不明、非恶非善的,所以成熟法律也不可能简单一刀切。智慧不可能非黑即白。
儿童的想法是脸谱化的,非黑即白的,就像我小时候看《三国演义》,问:“奶奶奶奶,这里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啊?”奶奶说:“都是坏人,也都是好人。”能够接纳一个人同时拥有善与恶,是宽容和成熟的标志。
后世《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总结说:“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能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四、极端之殇
孔子说:“慎独。”之前认为,慎独是指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因为没有监督,所以容易做出日后后悔的事情。我认为,仅仅从独处的层面来理解慎独,可能浅了一点。思想上的孤独更需引起警惕。
《极端主义的起源》作者阿伦特说,如果你面临道德困境或者其他矛盾选择,你的头脑里会出现最少两个声音,他们相互争吵,这样你就能从多个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的独处,有利于你从多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如果脑子中缺乏不同声音的对话,缺乏对于思想的反省,就容易走进思想上的死胡同,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独居的人不一定会孤独。现在移动互联的发展和各种外卖服务,年轻人可以选择把家仅仅作为休息的处所,照常进行各种社交活动。
但是孤独的人,就算周围都是人,还是会有孤独感。他们必须做一些吸引注意力的事情,否则他们会无所适从,甚至有恐慌感。
特别孤独的人,可能会丧失自己与自己对话的能力。脑子里只有一个声音,他就不能从其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看问题都只看一面,当然就容易走极端。
去年《新科学家》杂志有篇文章专门介绍关于孤独感的最新研究,通过150项研究的荟萃分析,认为孤独感和长期不锻炼、酗酒、吸烟和肥胖对人的损害是一样,它能使人早死的概率增加26%。
而恶性的孤独感,会让人走向极端。恐怖组织特别强调要极端,在圣战的宣传材料中,都特别强调自己的理念没有灰色地带。你要么全盘接受、要么全盘否定,不留中间地带。这样才能培养出自愿当人肉炸弹的狂热信徒。
上海世外小学砍人事件的凶手黄一川,出生公务员家庭,中学时候成绩排名学校前30,在同学老师心目中,他是一个刻苦的好学生。
2007年考入湖南科技大学建筑学毕业后曾参加学生干部竞选失败,一直耿耿于怀,临毕业了还给同学发威胁短信。毕业后,边工作边备考东南大学建筑学研究生。因为东南大学的建筑系要求特别高,黄一川一直没考上,工作上也不顺心,换了很多地方,总觉得不如意。
2018年6月,他选择上海世外小学作为目标。 外界普遍认为他选择世外小学是不是随机挑选的。世外小学是上海最好的民办小学之一,这里将为社会输送未来的精英。黄一川将自己择业失败归咎于社会不公,选择世外小学进行报复,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苏格拉底说,不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在《申辩》中,苏格拉底面对500多满怀恶意的审判团,坚定地为自己做出申辩,宁可选择死亡,也不放弃自己的哲学使命。按照吴军老师的标准,苏格拉底人生的深度、长度、宽度都远比一般人大。
而苏格拉底的反面,就是丧失了自我审视的能力,会导致精神上的“恶性肿瘤”。
黄一川就是精神“恶性肿瘤”的患者。他在生活中可能是一个闷声不响的年轻人,他很难和别人融洽相处,因为他无法体察别人的感受。大部分时候,他认为世界非黑即白,因为无法面对高考、择业上的失败,他认为是同学老师在故意针对他——甚至会觉得是整个社会在针对他,因此会把整个社会当成报复对象,而他反而是一个受害者。
在举起屠刀的那一刻,黄一川的脑子里没有另外一个声音和他辩论,这个孤独的年轻人最后选择了这种极端恶性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不仅毁了自己的一生,而且让两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带来了无穷的痛苦。
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刀,不如打开僵硬固化的大脑,容许不同的声音,这时候,你会发现,有时候自认绝对正确的想法,其实轻轻吹口气,就会轰然倒塌。而破的过程,正是幸福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