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本育儿书之《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让孩子心智发展的快乐学习方法

这是一本很重要的书,里面的理念很丰富,所以我把它分成了上下两部分来写。这一部分写对孩子的心智和才能的培养方法,下一部分是品德和意志力的培养方法。

作者是斯宾塞,是快乐教育法的鼻祖,而这本书的主人公小斯宾塞是作者从一个远房亲戚丹尼那边过继过来的,丹尼出了意外去世了,所以孩子的妈妈把他托付给了作者。而作者通过自己的教育方法,把孩子教育成了一个有着出众的能力、良好的品德,并且生活幸福的人。

作者所说的快乐教育并不是不教育,让孩子整天疯玩。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急于求成和放任自流都是有害的态度,快乐教育是指不是用传统的采用逼迫、辱骂和惩罚的方式逼孩子学习,而是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下学习。那么怎么才能做到既不胁迫,又能让孩子学习呢?书里面提供了一整套的理念和方法。

在孩子小的时候,最重要的要学的东西有两类:一个是事物,一个是语言。孩子在小时候如果对各种花草树木、小动物等我们所处世界的事物了解得很充分的话,就能锻炼孩子的思维。孩子会思考事物和人、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会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作者小时候就是这样的。而从小学习语言能够让孩子掌握强大的阅读能力。

但是在让孩子学习这些之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想法,比如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作者设计了一种游戏,就是在一些卡片上写下诸如:

说出你最自豪的一件事。
说出你最伤心的一件事。
说出你最想得到的一件东西。
你对现在的自己满意吗?
跑步十分钟。
说出你讨厌的一个人。
给你喜欢的人一个拥抱。
……

这样12个问题,然后和孩子一起轮流抽卡片,抽到什么就要做上面的事。作者就通过这种方法发现了小斯宾塞会经常做噩梦,原因是他经常受到班里一个坏孩子的欺负,最后作者解决了这个问题,孩子也就没有再做噩梦了。

在作者的教育出了名之后,周围就有很多人会找他,比如有一次当地学校把三个成绩和行为习惯都很差的孩子交给了作者,如果之后没有改观的话学校就要开除他们了。作者并没有对他们说教或者怎么样,就是带他们去工作的地方帮忙,跟他们玩。等到比较熟络之后就跟他们玩这个抽卡片的游戏,结果就发现了第一个孩子不想上学是因为学校老师不尊重他和他的父母,说如果他不好好学习就会像他父母一样没出息。孩子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就开始逃避学习,一个逃避学习的孩子又怎么会学好呢?第二个孩子是因为家里生了二胎,对他缺少了关心,所以他想要故意气一气父母,引起父母的关注。第三个孩子上课的时候老是胡思乱想,会想各种美丽的风景,让他集中不了注意力。知道了这些之后,作者对症下药很快就把他们的问题解决了,他们也不再讨厌学习了。

下一步就要发现孩子的天赋了,发现了之后再发展孩子的天赋。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对很多事情感兴趣,兴趣其实就是天赋的外在表现。孩子的兴趣如果经常变,那就说明孩子在这个兴趣上没有潜能,如果孩子遇到了有潜能的兴趣就容易长时间去做。我们不要觉得孩子的某些兴趣是没用的,然后就阻止孩子去做感兴趣的事。兴趣不能用有用和没用来区分,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兴趣来让孩子学习各种知识,并且养成不断探索和求知的习惯。(而简单粗暴地强迫孩子学习会破坏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不乐意主动学习,最终导致孩子很痛苦,这种牺牲孩子童年快乐时光换取知识的行为其实并不划算。)

书中给了一个天赋测试方法。

  1. 他对诗歌或者有韵律的句子比较感兴趣。
  2. 他善于观察你在不同情绪下的心情变化且做出不同的反应。
  3. 他经常会问“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问题。
  4. 他总能记住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哪怕只去过一次。
  5. 他走路时很有节奏感,姿势很协调优美。
  6. 他唱歌唱得很准确。
  7. 他经常会问“闪电、打雷、下雨”是怎么回事。
  8. 当你说错词语时,他会及时给你纠正。
  9. 他早早地学会了骑车,早早地学会了系鞋带。
  10. 他很乐于表演某一个角色,或者总能编出很多剧情。
  11. 去外地时,他可以记住沿途的路标或者标志性建筑。
  12. 它能够分辨出众多乐器发出的不同的声音。
  13. 他很擅长制作地图,清晰明了。
  14. 他能够很好地模仿别人的动作或者表情。
  15. 他习惯于把杂乱无章的东西整理得很有条理。
  16. 他平时说话时声情并茂,动作跟情感一致。
  17. 他能够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
  18. 他能够对来自不同的声音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19. 他经常说一个人很像另一个人。
  20. 他能够对他人做成或者做不成的事情做出准确的评价。
    结果分析:
  • 1、8、17 是对语言天赋的测验。如果孩子在这方面具有优势,那么他会早早地对交谈比较擅长。他不仅可以熟练运用词汇,也能对其进行加工,使话语更加生动形象,还能讲述精彩的故事。像这些在语言方面有天赋的孩子,家长们应该给他们寻找相关的书籍,并经常让孩子去描述生活中的现象或者自然变化。
  • 6、12、18 是对音乐天赋的测验。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他对有规律的声音做出反应,多数是表现出瞪大眼睛显得很专注的,这样的孩子在音乐方面有自己的优势。
  • 3、7、15 是对数学、逻辑学天赋的测验。如果他对棋类游戏很感兴趣或者擅长,能对乱七八糟的玩具做出有条理的分类。那么这些孩子的数学逻辑天赋是很强的,尽管可能他们的数学成绩并不好,那只是对语言概念的理解不强而已。
  • 4、11、13 是对空间天赋的测验。有这一天赋的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对机械组装或者绘画很擅长。你应该带他多去见识见识大千世界,给他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 5、9、14 是对身体动作天赋的测验。有这方面天赋的孩子很有可能会成为运动员或者舞蹈家。
  • 10、16、20 是对自我认识天赋的测验,2、10、19 是对认识他人天赋的测验。有这些天赋的孩子经常会对自己或者他人做出不经意的判断和反省,很善于与人交往。
    只有极少的孩子是天才或者智力低下,绝大部分的孩子只是智力特点有不同,而没有智力高低的区别。所以如果发现上面的测试孩子一个都不满足也没关系,随着孩子的成长,肯定会在某一方面出现一些天赋。而且经过研究发现,大部分孩子小时候的天赋长大后都不会发展得特别突出,而没有天赋的领域反倒会发展得不错,这既说明了后天教育很重要,也说明了父母对孩子天赋的忽视。我们应该相信孩子具有巨大的潜能,就如同冰山一般,露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其他更巨大的潜能需要你去开掘。培养、教育一个优秀的人才绝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旦出现对孩子智力否定或者怀疑的说法,要及时制止,自己的信心不但不能动摇,还要更加坚定。要制订一个长期和相对短期的教育目标,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实施,积少成多,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巨大的变化。

发现了孩子的天赋和兴趣之后,就需要引导、呵护、赞赏和肯定它们。我们需要把孩子的兴趣和天赋进行对应,也需要系统诱导和深入发展孩子的兴趣。只有让孩子感觉学习并非痛苦、枯燥的事情,而是自有奥妙和乐趣,才能激发孩子去主动探索,进而获得乐趣。孩子的学习兴趣是获得一切知识的前提,自有孩子主动自愿地学习,才能真正掌握科学的精妙之处。所以父母不应该强迫孩子学习知识,而应该诱导孩子学习。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被诱导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是对学习感兴趣的。

作者对于小斯宾塞的诱导是从蚂蚁开始的,而这种诱导影响了小斯宾塞的一生。当作者在屋后的花园中看到小斯宾塞兴致勃勃地看蚂蚁时,就加入了他的行动。在第一天时,他们一起看蚂蚁活动,看蚂蚁怎么搬食物回家,看蚂蚁怎么告知更多的蚂蚁一起搬食物……而在第二天,作者就迅速拟订了一份研究蚂蚁的计划书:

  1. 在“自然笔记”中专门分出纸张记录蚂蚁。
  2. 查找相关书籍,找到关于蚂蚁的知识并且做笔记。
  3. 了解蚂蚁的生理特征:蚂蚁吃什么食物?怎么走路?怎么工作?
  4. 蚁群的生存特征:蚁群中有无蚁王?如何有效分工?怎么喂养后代?

当有了这些计划后,小斯宾塞对蚂蚁的研究兴致更高了。对于小斯宾塞来说,最初观察蚂蚁只是为了玩,而现在,这个兴趣赋予了他更多的意义。 在几乎一整个夏天里,小斯宾塞逐渐完成了计划上的内容。而且,通过这些活动,小斯宾塞学会了系统学习知识的方法,也锻炼了他专注力。

父母对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感兴趣,这本身就是一种肯定,而父母巧妙的诱导又帮助孩子获得了正确的求知方法。但是要注意在诱导孩子的时候目的性不能太强,不能让孩子感觉是在做任务,关于这种诱导方法,作者给了几个建议:

  1. 当发现孩子的兴趣时,不要因为这种兴趣“无用”,就指责或批评孩子。
  2. 巧妙地利用这种兴趣,可以让孩子获得快乐,变得更加专注,从而主动学习相关知识。
  3. 帮助孩子学会利用查阅资料和请教他人的方式得到知识。
  4. 让孩子学会做记录,以锻炼他使用书籍、文字及图画的能力。
  5. 如果孩子还不会写字,父母也要给他一个笔记本,在帮助孩子写下题目后,让孩子进行口述。
  6. 在做记录时,不要用“任务”“作业”之类的词开头,要写个有趣的开头。
  7. 为了诱导孩子阅读,作者在和孩子逛书店的时候,会趁机把书中的故事读给孩子听,但是不读完,读到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就找理由回家,然后把那本书买下来送给孩子。等回家之后孩子肯定会迫不及待地想看下面的故事,这个时候作者就会告诉他没时间,让他自己去读,不过如果碰到不会的字可以随时来找我。

在教孩子的时候作者还用上了很多教具来诱导孩子学习。比如为了让孩子学习语言,作者用废弃的笔芯和彩纸做了很多的风车,每个风车叶片上都有一个单词,小斯宾塞很喜欢通过这个风车学习,最后慢慢地就学会了母语和外语。为了让孩子学习事物,作者给了孩子很多种子,在自家的小花园里面种,让孩子亲自体验各种植物的生长过程。还会让孩子画出自己所在地周围的地图,这样对培养孩子的事物感觉很有好处。还会用跳房子游戏教孩子学数字,让孩子能够直观地感觉数字的含义。

我们不可能一直在孩子身边诱导孩子学习,所以诱导不是目的,快乐教育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我们要让孩子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的,无法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所以传统的做法就是通过强制的方法让孩子乖乖学习,但是这本书的精华就是我们应该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方法,让孩子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特别是对孩子有天赋的一些事。首先要通过诱导勾起孩子的学习欲望,然后再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方法让孩子坚持下去,最后就会养成学习的习惯了。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书上就谈到了很重要的三个方面,一个是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知识和解决难题,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但是也最有价值。首先孩子通过努力学习到的知识,比你直接告诉他的记忆更加深刻,最重要的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

还有就是要给孩子准备好自我学习的工具。比如孩子对植物很感兴趣,那么就应该给孩子提供可以种植和观察的花盆、用于记录的笔记本、植物类的书籍等,如果孩子遇到的障碍太多可能就会放弃了。我们也不能在孩子发展兴趣的过程中放任不管,我们要适当地督促孩子,但如果我们给孩子安排时间计划表容易让孩子失去兴趣。作者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自己制定计划表,然后大人定期复盘,如果孩子做得好的话就多鼓励孩子。

最后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阅读的环境,如果一个有孩子的家庭中没有一定量的书籍是很说不去的。最好从婴儿起就给孩子朗读书籍,父母也要养成阅读的习惯,然后给孩子一个单独的书架,帮孩子精心挑选一些适合孩子年龄段的好书,这样就能让孩子养成自己阅读的习惯了。阅读对孩子养成自我教育习惯极其重要。一般来说,3~6岁的孩子爱看配有彩色图画的简短故事、科幻故事和动物童话,书中的一些简短、有趣的重叠句对孩子很有帮助。6~8岁的孩子在阅读书籍时,渐渐有了自己的喜好。除了父母安排的重要书籍外,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选择想看的书籍。 而8岁以上的孩子,他们会喜欢看一些富有幽默的故事、传统的民间故事、古典书籍与名著、奇幻故事以及侦探推理小说。

总而言之,我们要帮助孩子养成两种习惯,一种是可以让孩子的心智发展的习惯,另一种是能够帮助孩子行动的习惯。当孩子有了自我教育的能力之后就能够自己养成习惯了,但是在这之前还是需要借助父母和老师的力量。有智慧的父母会非常认真地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并以此作为依据,确定最佳的诱导时机和内容,这比一千次说教都有用。

--------------------------下面是一些零散的话题了--------------------------

这本书里面还有一些比较零散的,但是也比较有意思的话题。

暗示

书中还讲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暗示。母亲和祖母其实天生就是有这个技能的,比如孩子的祖母看到孩子的时候经常会不由自主地说:“哇,这孩子太厉害了,看东西时全神贯注”、“哇,这孩子的精力真是旺盛,手脚不停地动着”、“这孩子真讲卫生,哪怕只要有一小点没洗干净他就会抗议”,作者把这种自带的暗示技能称为——祖母的暗示。作者就发现在这种暗示下的孩子更能对抗挫折,即使犯错了被父母打了一顿也不会有自卑的情绪。但是还有一种负面的暗示,比如:“我的孩子真得很笨”,“我家孩子根本不能和你家孩子比”,“孩子笨有什么办法,只能认命了”,这种暗示对孩子来说是残忍而绝望的,会让孩子自卑,失去学习的动力,或者是叛逆。

暗示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夸奖,和这种饱含爱的暗示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孩子频繁地受到各种夸奖,这些夸奖不仅不会让他高兴,反而会让他感到反感。如果这些夸奖并不符合实际,孩子就会感到压力巨大,从而厌恶这种夸奖。 相反,如果给予孩子的是一种充满爱意的积极暗示,就会使一切都那么真实自然。孩子看不出父母的功利,也不会感觉反感,这样的暗示能让孩子记忆深刻,持续长久。比如很多初高中都会分重点班和普通班,其实这种才是这里所说的暗示(作者做了一个实验,把程度差不多的孩子分成重点班和普通班,一年之后重点班的成绩会好于普通班)。

马丁还做了另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在品德好、智力突出的优秀人物当中,有90%的人在童年时期或者少年时期得到过积极的暗示。这些暗示大多来自母亲,也有一些来自父亲或者祖父母等。我们如果要用暗示,作者给了一些建议。

  1. 暗示要与真挚的爱联系在一起。 只有真正地爱孩子,才能发现哪些暗示是对孩子有用的,这与其他一切科学都不相同。它有时可以看到孩子身上的潜能,有时可以看到孩子的性格优势,有时会大力赞美孩子的智力。
  2. 暗示不是夸张,也不是掩饰缺点。亲人在暗示孩子时,经常会夸大事实并加入一些自己的期望,这也属正常。但是,如果对于孩子的缺点也极力赞美,就会让孩子养成一些恶劣的品质,比如不尊重事实、争强好胜、不尊重真理等。这样的暗示与消极暗示一样有害。
  3. 暗示能让孩子身心充满快乐。积极的暗示能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内心充满力量,也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信任,这会给孩子带来非常强烈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过度教育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就会出现对孩子的过度教育。孩子的知识接受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不断地给孩子灌输大量的知识对孩子来说没有好处,这些知识就像是脂肪,孩子只能记住但是不能灵活运用,我们要做的其实是让孩子把知识变成肌肉。而且孩子整天过于刻苦的学习,给孩子布置大量的作业,会忽略了发展身体,造成孩子厌恶学习,身体也会很虚弱,代价会非常高。很多父母很看重孩子的成绩,但其实通过成绩来评判一个孩子学习好不好也是不科学的,孩子的成绩好并不一定就代表了孩子学得好。比如很多孩子小学的时候成绩很好,到了初高中就下来了,就是因为小时候没有锻炼好自己的思维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是不能只看重成绩,不能以此为荣,也不能以此为耻,应该让孩子知道,考试就像是一场游戏,如果你要在游戏中取胜,很容易,只要知道游戏规则就行了。而我们的精力都应该用在开发孩子的思维、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让孩子对求知充满兴趣和好奇,而考试考得好是在做完了这些之后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因为客观原因导致孩子的学业压力大,那么就应该想办法让孩子抽出时间去跑步,打球等,这会抵消过度学习带来的危害。

惩罚孩子

在教育史上,在孩子的品德方面暴力和惩罚或许曾经起到过作用(也只是也许),但是在锻炼孩子的才能方面是肯定没有起到过作用的。比如孩子在做家庭作业的时候,父母在旁边不断地责骂:“你怎么这么笨?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要是记不住它,你今天就别想出去”、“你看看约翰,他比你强太多了”...,孩子只会陷入害怕和不安之中了,根本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学习了。更糟糕的是,以后你再教孩子什么东西,孩子都会条件反射地感到不安。我们在培养孩子才能时必须要表现出善意和亲切,作者有一位在哈佛大学任教的朋友给作者写了一封信,里面有这么一段:

父亲总是不停地斥责我,有时还会用皮带或树枝打我,但这对我的学习没有丝毫帮助。后来有一次,父亲在大雪天徒步三十多公里给我买了书,这个行为,让我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学习动力。

孩子的心智发展规律
  • 心智发展和身体发展都很重要。
  • 让孩子自己发现知识比把知识灌输给他更加重要。
  • 孩子的学习始于观察,所以感官教育很重要。
  • 在早期教育的时候,必须让孩子感觉到乐趣。
  • 要进行实物教育。比如带孩子到野外观察森林、大海、田野,让孩子观察昆虫、花朵等大自然的实物。
  • 可以利用绘画完善早期教育。绘画可以让孩子学会自我教育,因为整个过程是依靠孩子自己的力量完成的。在教孩子画画的时候应该从涂色学起,因为刚开始孩子会对色彩感兴趣,然后再慢慢过渡到画轮廓上,但是不应该让孩子描画, 这会让孩子失去兴趣。让孩子学画画的目的是让孩子发挥手指、眼睛和思维的作用,而孩子是不是画得很好并不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周一本育儿书之《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让孩子心智发展的快乐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