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5

佛法的禅修是以「四念住」为主轴,由四念住导向「十六胜行」。再由十六胜行导向「三依一向」: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

「四念住」是为了导向更高的目标:十六胜行。四念住并非只是单一地念住,而是要在修学十六胜行时更精准地了解身心上的因果关系。

澄清一般对「慧观」的误解

《阿毘达磨》中的「慧观」

大约在佛陀入灭数百年后,论藏《阿毘达磨》形成,它有一些独特的观念,认为慧观跟智阶有牢不可分的关连性。这在原始佛典是看不到的。

《阿毘达磨》认定佛法有二谛,「世俗谛」与「胜义谛」,这样的观念在原始佛典同样也是看不到的。《阿毘达磨》对事物本然的状况,皆以「实相」或「法印」来形容,修慧观的目的,是要客观地看到现象背后事物的本质。《阿毘达磨》对于「胜义谛」的见解,有时以「无我」来形容,有时以「剎那」来诠释。

原始经典中的「慧观」

原始经典对「无常生灭」的叙述,有时仅用粗浅、显而易见的道理来叙述,很多弟子就因此证果了。有时佛陀也会以当下身心急速的生灭来阐述无常。

经典阐述无常,有一个共通的特色~是修无常的「想」。刻意以无常的角度,来看待所有身心的经验,有效地产生「厌离心」。厌离心是指准备放下执着前的一种情绪。

在《相应部 2.79经》有一段经文:所有的五蕴,不管是过去、现在、未来、内外、远近、粗细或美丑。对于每一个蕴,亦即身心所有的经验,皆应如实观照:这不是我、不是我的。如是观照,圣弟子对所有的身心经验产生「厌离心」。因为厌离,他离欲,因为离欲,所以他解脱。以上经文所阐述的每一个心理的蜕变,是整个「慧观」的过程。

修学「慧观」的主要目的

「慧观」主要的目的,并非要帮你发现某种客观的真实或见到实相。例如《增支部 10.60经》提到的「九想观」─「无常想、非我想、不净想、过患想、离弃想、离欲想、灭想、(对世间任何的生存模式)不可意乐想、(对心的活动~心行)不取想」等九种想。每一种「想」皆是为了帮助我们产生某种的身心效应。例如修「慈、悲、喜、舍」想,能令我们的心离弃恶意、恚、不满,怨怼……等漏。

为了离弃这些不善巧的漏(即烦恼、束缚的因),所以才修这样的「想」。至于修无常想,是为了帮我们离开「我慢」。「慢」是指:以为有一个稳定的状况,我们的心可以依靠、认同、撷取并且盘据在其中,把它当作是「我」或是「我的」。修无常想是为了对治这种「慢」。

「想」的本身是一种架构法,必须要透过某一种取角、诠释,不是法印。从种种「想」所产生的身心效应也是架构法,包括「厌离心」。「厌离心」并不等同于彻底解脱,它只是促成解脱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个动作就是「舍此取彼」。一切禅修技巧的应用皆是架构法。

「十六胜行」与「慧观」的内容

十六胜行可以简化为:「了解心、架构心、释放心」,注意力必须要放在动作(行为)发生的那个层次。

原始佛法中关于「慧观」的定义

原始佛法的「慧观」最重要的定义在于:帮助我们在身心中发现四圣谛。检查当下苦迫的经验,以及产生苦迫感的心理活动与因素。

原始佛禅修的要点:

架构起更佳的舒适感、安乐感以及平静感如此才能够产生「出离心」。注意力如果一直放在观无常、观苦的这些相,没有机会架构起一个更加安适的状况,那就是不善巧的修行方式。

原始佛法禅修的进阶:

修「无常」或「苦」

假设眼前你已经很熟悉某种安顿身心的方法,想要突破跟进步,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观苦、观无常」。觉知当下你所喜爱、所安住的情境里,它的苦迫性或不稳定性。

什么情形下要修无常或苦呢?在经典里都有很清楚的阐述。好比初禅要进入二禅时,二禅要进入三禅,三禅要进入四禅,乃至进入无色界、无作界﹝无造作的境界﹞,须修苦或无常想。

如何厘清并深入慧观内涵

佛法修行的重心,在于了解心行,应采取何种技巧来面对、调整、超越心行。要厘清并深入慧观的内涵,必须从经典里所讲的五个角度~「集、灭、味、患、离」。「集」是四圣谛里的「集谛」,是指:一切苦的经验,都是被我们创造出来的。

「灭」是四圣谛里的「灭谛」,意思是:要能够看到那些经验,是如何被拆开、裂解、消灭。你要观察,如何让已生的欲贪感消灭,如何让还没有产生的欲贪感没机会生起。需要什么样的身心活动,才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

「味」则是指对每一个动作跟技巧,都要看到它的效应是什么。若以佛法的角度来看~「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就是最重要的效应。

所谓的「患」是要看到这个动作,是否有进步的空间?如此修观之后,会发觉所有的动作,都有它的局限性与副作用。因而对所有的动作产生「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这就是出世间法的境界。

「离」就是帮助你对所有的动作,愿意调整它、超越它、放下它。

「四念住」与「慧观」的内容

在《相应部 47.40经》有段经文,特别解释「四念住」以及「慧观」的内容。这部经文谈到什么是「四念住」?什么是「慧观」?就是如实知「色、受、想、行、识」的「集起」与「消 灭」。各个不同的经验﹝急迫、烦躁、不安……等﹞,如何透过你的活动﹝参与、架构,造作……等﹞而集起!又是如何透过你的活动的消失而消灭!

经典曾提及何谓「离苦之道」?就是「苦生时自生,苦灭时自灭」。「苦生时自生」意思是:苦的产生与集起,是透过你的某一种活动,当下的苦不断地被你制造、维持。何谓「苦灭时自灭」?是说你只要停止参予苦的动作,停止某种造作的模式,苦就灭了!唯有透过这样的角度,才能了解什么是「慧观」。

苦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透过你的行为来改变或出离,「瞬间消灭」。非必磨镜千年苦才消灭。它是一种被集起的状态,只要停止那个集起的动作,马上就会体验到苦的灭。「四圣谛」讲的都是这样的道理。

「平舍」与「慧观」的差异

佛陀对「智慧」的定义,一直是跟「检择、分辨」有关,不同于大乘佛教的般若无分别智、不二智之说。至于直观所培养的不分别、不批判,那是「平舍」不叫慧观,两者勿混为一谈。

「平舍」的特质是用来对治我们的心,由于检择、分别而产生的好、恶。如果你能够以一种包容性、更降低抗拒的心量来面对境界,叫做「修学平舍」。两者各有各的功能,各司其职。作为一个禅修者,要能分别这两种功能的不同,要能知悉何时该强调哪一种功能。

某些时候,你必须懂得用搁置、离弃、控制、平舍、置之不理等方法,来对治某一些境界。并非面对所有境界,一味地修直观即可。

佛陀观看整个世间,找不到一个能够安身立命之处。如何才能得到长期的幸福安乐?就是佛陀修行的动机。在修行的每一个阶段,都怀着相同的动机,如欲进入初禅,用什么样的活动方式,才能避开因欲乐而衍生的动荡不安与过患?这样的欲望叫「善法欲」,是四神足的第一神足~「欲神足」。做事情要成功的第一个基础,必须具备一个强烈的动机、一种健康的欲望。

修行中的重要元素「喜跟乐」

你一定要有美好的东西,才能放下低劣的东西。透过改变动作、放下动作,而获得立即的安适感。如果你的苦能够维系分秒,那就表示在这分秒内,你造苦的动作依然存在,这是慧观的内容。

前面我们提到:不管是七觉支或四禅等,里面都有「喜跟乐」这个项目。而依据佛陀具体的讲法,喜跟乐是要刻意去培养。离开欲乐而产生的「出离乐」,是健康、美好的。

禅那本身就是「止观双运」

「止跟观」都是心的特质,从来不是独立的修行方法。十六胜行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止跟观,不管是要让心安定下来,或者想要了解如何运用技巧,都需要「止跟观」。

三依一向:

远离、离欲、灭、向于舍

四念住是为了能更有效率地修学十六胜行。而修学十六胜行,是为了体验「三依一向~远离、离欲、灭、向于舍」。

所谓「远离」是指:心愿意从某种包袱的状态中抽离出来。「远离」就有「乐」在里面。

「离欲」是指透过厌离,对于某种境界不再产生想要执取的需求。「观无常」是为了有助于「三依一向~远离、离欲、灭、向于舍」。透过观无常,让你理解到眼前所依恃的境界,是动荡不安、不可靠的,因而产生「出离心」、「离欲感」。但是观无常不是达到「三依一向」唯一的技巧,有的时候可以修「非我观、净想、不净想」,也可以修「苦患想」。

「涅盘」何以被形容为「灭」?因为整个轮回的「苦患」,是透过心的某一种抓取与维系的方式,苦患才能够延续。只要停止抓取跟维系的用力方式,立刻就能够体会到轮回大苦的灭。

最后谈「舍」:不管你经验到什么采取的是什么动作,最终要能导向放下。有放不下的地方,那就是苦患的根源。放下即是舍(与平舍的舍不同义),这就是所谓的「向于舍」。

佛法所讲「慧观」的特质

佛陀所讲的「慧观」与世俗的「聪慧」,有一定程度的关连。佛陀称赞那些有成就的弟子们是「黠慧者」,意指他们有很好的适应力,统整力。他称赞弟子「多闻」是指:全盘了解这个系统,知道每个技巧在整个系统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自己能够掌握判断、做自己的导航员。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