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推行OKR三:充分理解目标与关键结果

OKR是一个目标管理利器,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结论。既然是目标管理利器,就需要对目标(O)和关键结果(KR)有一个充分的认知理解,这样才能设定成功的目标和关键结果。

下面我将分别为大家详细的介绍OKR的目标与关键结果。

一、目标(O)

1、定义:目标是驱动组织向着期望的方向前进的追求。也就是说,目标是一个追求,一个指向标,你也可以理解为梦想。目标主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想要做什么?”。

2、目标设定的原则(也是OKR目标的特征)

原则一:目标设定要精简

目标精简,是为了利于员工记住和理解,精简的目标就像是一个口号一样。

原则二:目标最好是定性描述

目标的描述应该尽量使用文字进行定性描述,而非用数字进行定量描述,这是因为定量描述的目标会产生两个问题:一个是给定的数字可能会限制员工潜力的发挥,给其思考带来限制,纠结于数字而忽视很多行动的可能性;二是给定的数字可能会给员工带来心理压力。

原则三:目标要有时间期限

无论是一周、一个月、一个季度,目标必须要有完成的时间限制,才能让完成目标具有压力感和挑战力。否则设定的目标,将不会被人去关注。

原则四:在时间期限内,目标可实现

在制定的目标完成时间周期内,目标应该是可以完成的,不能超过能力范畴,否则就会打击执行的积极性。

原则五:目标要方向明确且能鼓舞人心

明确方向的目标能够让组织、团队方向对齐,让人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一个能够鼓舞人心的目标,才能激发人的潜力和动力,感受到做事情的意义,并为取得进步感到兴奋。

原则六:目标要有数量限制

一般是2-5个,业务简单或者是创业公司可以将目标压缩到1-2个。只有限定了目标的数量,才能做到聚焦。

二、关键结果(KR)

1、定义:关键结果用于衡量指定目标的达成情况,是一种定量描述。目标回答的是“我们想做什么?”,关键结果回答的是“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达成了目标的要求。”

2、关键结果设定的原则

原则一:要始终以目标为核心,分析影响目标实现的关键驱动因素,进而确定关键结果。

原则二:遵循SMART原则,确保设定的关键结果是具体的、可测量、可实现、有相关性、有时限;

原则三:设定的关键结果要有一个责任人,负责关键结果实施期间以及实施结束时的跟进与更新关键结果进展。

原则四:基于结果价值与质量去设定KR,而不是基于任务去设定KR。因为即便任务完成了,任务的结果不一定对组织有促进作用。

原则五:数量限制,只罗列出对目标完成有关键影响的2-4项事项即可,确保聚焦。

原则六:平衡好KR的达成难度与潜力激发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让KR足够挑战,以促成更多的智力贡献,同时又不至于让KR高不可攀,从而降低团队的士气。

3、关键结果类型

基线型:之前没有过,最新设定的关键结果,叫做基线型关键结果;

度量型:用以衡量目标成功程度的定量结果(数量、比率),叫做度量型关键结果。一般情况下,鼓励采用具体数量的度量型设定KR;

里程碑型:无法转化成度量型,结果属于做或者没做这样的二元回答,这样的关键结果叫做里程碑型关键结果。

目标和关键结果共同组成了OKR的基本框架结构,在设定OKR的过程中,只有严格遵守了上面目标和关键结果的要求,才能做出好的OKR。如下图所示:

(选自《OKR:源于英特尔和谷歌的目标管理利器》)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功推行OKR三:充分理解目标与关键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