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人生的1000本书籍

01,

人们都知道阅读的诸多好处,但是如何高效地阅读?始终是一个值得钻研的问题。

高效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效率,即若以周、月、或年计算,你能读多少本书;一方面是效益,即能从所读之书中得到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

至于效率,在人类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即使一个极度热爱阅读的人,不管使用多么高明的阅读方法,投入多么持久的阅读时间,也不可能读完数不胜数的书籍,所以这不可能当然也没必要。

说到效益,那就是一个人为什么要去阅读的问题了,这里面不光只是热爱。知乎上经常有人提问,说读过的书绝大多数都忘了,那为什么还要读书呢?当然许多人都从自己的角度给出了一些答案。

02,

至于如何解决阅读效率与效益的问题,我最近升级了自己的阅读方法。

我认为:人的一生阅读1000本书籍就够了,前提是这1000本书籍,是符合你脾气秉性的,是你精挑细选的好书,是涵盖各个学科类别的。

大部分中国人一年也读不了几本书,甚至有的根本不会拿起书本。假如你的余生还有20到50年的阅读时间,分摊下来一年差不多要读20本到50本,这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个数量足够了。

另外,一些好书是可以循环往复地阅读的。当然1000本书只是一个概数,我相信一部分特殊的人不止这个阅读量。

要选择符合自己脾气秉性的书,每个人的志趣爱好、要解决的问题都不一样,他只能选择属于他自己的书籍。所以除非知道别人的痛点在哪里,否则向别人推荐书单没有多大意义。

至于为什么要精挑细选好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得往自己的脑子里,提供真正的养料。我认为好书的标准是,至少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至少要经得起大众的评判。所以,对不断涌现的畅销书要格外敏锐,除非它符合好书的标准。

还有,1000本书籍要涵盖各个学科类别,如果你只是在一个狭窄的领域去读1000本书,那么毫无疑问你会错失掉人类的其他知识与智慧

当然,你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分类标准,我写过自己的4自由思考框架,涉及身心、财务、情感、时空,这也同时是我最大的一个书籍分类框架。

比方关于健康、成长、心理、教育、传记等都可归到身心类;比方说金融、管理、投资、商业、职场等都可以归到财务类;比方说家庭、两性、人际关系等都可以归到情感类;比方说历史、社会、政治、地理、科普等都可归到时空类。我说过了,你也可以有自己的分类标签。

03,

当你挑选出这1000本书籍时,你就知道你这一生要读哪些书,你就不会在书籍的迷宫里迷失。

当然以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新书出版,也还会有符合你自己标准的真正好书。你会淘汰掉一些,也会再加进来一些。你的1000本人生书籍,绝大部分是稳定的,一小部分是动态更新的。

到目前为止,我只是说了关于人生的1000本书籍的事情,我只是说了开头,但这还只是一碟开胃菜,不过这碟开胃菜已经很醒脑了。

这比漫无目的、随机随缘地去阅读好多了。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有始有终,从生到死的过程,我们应该有一个通盘整体的考虑,这自然也包括阅读哪些书,以及怎么阅读。一切智慧皆在书籍中,一切困惑皆能在书籍中找到答案。

04,

有了这1000本书籍,如何高效地阅读呢?这才是我们的主菜。有许多人讲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的策略,也有人讲主题阅读法,我认为这都值得效仿学习。

但是如果你知道你这一生要阅读眼前的1000本书籍,要一本接着一本去读吗?或者按照某个主题一本一本的去读吗?我认为这都不是最佳的方法。

最佳的方法是:你在主观上最好将这1000本书籍想象成只有一本书,一本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之书。

一本书里面有篇、有章、有节,同理,1000本书浓缩成的一本书,也照样可以按照篇、章、节布局。很显然,每一本书都可以是一节,至于如何去分篇分章呢,你完全可以按照学科类别,或者你自己的分类框架去排版。

你拿到一本书怎么去读呢?你至少应该去看主副标题,去看推荐语,去看目录,去看开头与结尾,去找找你喜欢的章节,并试着读几段。如果你从头到尾,不落一字地去读,那一定是最愚蠢的办法,尤其是你新拿到一本书时。

05,

如何去高效地阅读这1000本书聚集成的一本人生之书?我想答案已经跃然于纸上了,这跟去阅读某本具体的书没有什么区别,而且更加灵活。每一本书都可以看成这本大书的一小节,那就一共有1000小节。

我的策略是: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兴趣点到次要兴趣点,从一次到多次。你想想,你的人生就只有这一本厚书,你会怎么读。而它记录着你所需要的一切。

精选1000本书,将这1000本书想象压缩成一本书,用读一本书的策略去阅读它。这就是我升级后的阅读方法。这也是我回答如何高效阅读的终极方法。


作者简介:石小柴,资深写作者。致力于分享致富经历与人生感悟。希望为你带去一丝光!

查看更多文章,可关注我个人同名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人生的1000本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