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

这两个人大家都熟悉吧

在分享之前,我先跟探讨两个问题:

1.大家都知道哪些心理学的大咖?你认为心理学到底是什么?

2.你有讨厌的人吗,你有被人讨厌过吗?



今天我就围绕“讨厌”谈谈我的感受,可能会有很多不得当的地方,也希望得到在座各位老师的指导。

上学那会,老师最常讲的一个心理学大咖,就是弗洛伊德。他认为,你现在的状况,来自于过去的经历,来自于你的环境和周围其他人。

从他的理论中,我们有听说过原生家庭这些概念。

直到前两天读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我才知道有一个人,他曾经是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学说体系的人。



阿德勒说:你的成功和幸福,与其他任何人无关,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

他的一个核心思想,那就是,你可以自己做选择。

提到选择,我特别羡慕现在的年轻人,因为他们似乎比我们当年的八零后可选择的空间多很多。可是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这个想法。

在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位女学生,她的苦恼是害怕见人,一到人前就脸红。女孩还表示,一旦治好脸红恐惧症,马上向自己暗恋的他告白。

听到这,大家可能会习惯用弗洛伊德观点分析,可能是童年受过心理创伤或者外界受到过阻碍来解释分析。



但是阿德勒说,如果一味靠过去的原因来解释事物,就会陷入到一种绝对的论断: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的全部都是由过去的经历所决定的,而且根本无法改变。这种观点叫做“原因论”。与原因论相反,阿德勒倡导的,是一种“目的论”。

大家可以尝试用“目的论”来分析一下女孩治不好脸红的症状的根由。那就是,她的这种不幸,是自己的选择。

通过刚刚这个例子,我们再来简单回顾一下阿德勒的这个核心思想。阿德勒说,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大家是否有过种下自己的不幸,而且还不愿意改变。



下面再给你说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现象:自卑感。

自卑感其实可以解释两层:一个是自卑感,一个是自卑情结。

大家都有自卑感吗?

你觉得这个是坏事吗?

在阿德勒看来,其实人人都有自卑感。但是,自卑感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我们人类,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的状态,于是人人都会追求优越,人人都渴望进步。可以说,“自卑感”是人不断追求卓越的一个动力源。

大家没想到吧,自卑反而可以促进社会进步。

大家知道自卑情结吗?猜猜这又是什么

自卑情结指的是,有些人会把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来使用。这种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的结论,就已经超过了自卑感的范畴,是一种自卑情结。

所以我个人理解,自卑情结就是自卑感的升级版,有点没控制好度

有度有进步,无度则反而适得其反。

大家看到这里,又有什么想法。

阿德勒特别强调,这种自卑情结,还是你自己的选择。

也就是说自卑还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也不是原生家庭的借口。

听到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有的人会“选择”自卑情结,来做自己的保护伞呢?如果用一句话来回答,那就是,他们都“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你们是否逃避过呢?是否害怕在关系中受伤,而去妥协退让或者逃走

职场中,家庭中,社会中??

在阿德勒看来,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和不良情绪的源头。

为什么呢?试想一下,一旦想要实现“不在一段关系中受伤”这个目的,大多数人会怎么做。

只需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尽量不介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尽可能少地和别人发生关联,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或者伤害,还可以用这样的理由来安慰自己: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

可以说,只要选择把自己的不幸当做武器来用,那人就会一直需要这种不幸。

我以前就在职场上遇到过,不管我是否妥协退让,都会不喜欢我,因为不喜欢的不是我的能力,而是我。

所以,无论我怎么变,都会不喜欢,那我何必要变呢?不如就做自己。

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除了自卑情结以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心理,叫做“优越情结”。就是到处跟人比,充分地炫耀自己的优越性。你看,任何人,只要处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网络之中,就都会感到烦恼。

看来自卑情结,优越情结都不是好事

阿德勒说:“人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要想消除烦恼,恐怕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

他认为,决定我们目前状况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你的一切现状,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就比如我们在这里学习,有可能我们辅导员做得如何的改变,当你不喜欢的时候,就是不喜欢。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眼缘吧。

但是不能因为不喜欢而拒绝学习,因为学习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对不?

不过我猜我们书友都会喜欢我们滴!!



接下来的第二部分,我们就具体说说,如何获得这种“被讨厌的勇气”,如何找到自由、幸福的状态。

从“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这个观点出发,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三大人生课题,分别是:“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

乍一听,你可能会说,这三大课题,都离不开我们这个复杂的社会网络。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想要处理好这三大课题,就要花大量的心思在别人身上,尽力维护好这个我们身边的关系网呢?

当然不是。阿德勒说,处理好这三大课题,不靠别人,还是靠自己。阿德勒想帮我们从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的自尊体系。

这套体系的建立,需要具体的行动,更需要心理层面的建设。

先来说行动层面。咱们还是先从一个常见的现象说起:有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上课不听讲,回家不好好做作业,天天就知道打游戏。如果你是父母的话,会怎么做?

上辅导班、请家教,家法伺候或者兴趣引导?

从阿德勒的思想出发,这都不重要。

你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怎么才能让孩子学习”这个目的,而应该是:孩子学不学习,这是谁的课题。

学习这件事,是孩子自己的课题,与此相对,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这样就免不了冲突。

我们必须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区分开来。

咱们前面提到了,阿德勒说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这里我们可以再进一步:人际关系造成的烦恼,其实都源于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说到这,你可能会觉得父母应该对孩子负责任,这应该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课题,怎么会是妄加干涉别人的课题呢?

其实也很简单,在判断是谁的课题时,你只需要考虑一点:这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这种决断带来的后果,像是成绩不理想,考不上好学校等等,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自己。所以,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课题。

但要注意的是,阿德勒的思想不是放任主义而是提倡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他进行保护。

父母要随时准备好给孩子提供充分的支持;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去指手画脚。这就是课题分离,你需要把帮助孩子成才的课题,和孩子对自己学习的课题区分开来。

不需要你支持的时候,请保持安静,我想这句话也是说给我自己听的。

“课题分离”是建立内部自尊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很具体的行动指南。



说完了行为层面,我再来看看,在心理层面,如何建立这套稳定的内部自尊体系。

我们都知道,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天然就喜欢得到认可,没有人喜欢被人指责、被人讨厌的感觉。

我们可以做一个思想实验:从人类的这种喜欢被认可、讨厌被排斥的天性出发,想要不被任何人讨厌,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最有效的答案一定只有一个,那就是看着别人的脸色,并对你能够接触到的所有人表示忠诚。

但真实的情况往往是,没有人能够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之前的这种承诺,不久后就会被拆穿,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失去信用,让自己感到更加痛苦。总而言之,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别人,这是对你身边的人不负责,也是对自己不负责。

相反,阿德勒心理学否定追求他人的认可。阿德勒说,正是对别人认可的追求,扼杀了你的自由。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如果一味寻求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所以,在阿德勒看来,真正的自由,就是能够有勇气被别人讨厌。

但这并不意味着,被别人讨厌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一种状态。阿德勒是想告诉我们,“被讨厌”是自由生活的一种证据,是你按照自己方式生活的表现。



想要行使自由,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不被别人接受。换句话说,“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事情,但至于“你是否讨厌我”,和我无关,那是你的课题。

你们是否敢这样对一个讨厌你的人说:

你说完了吗,我可以走了吗?

或者说,哦,你说完了吗?

跟我有关吗?

那是你自己的事,跟我有什么毛钱关系?

别人讨厌你不仅仅是因为你太优秀

不仅仅是因为你抢了她的工作

而是因为她不够努力,社会中没有你,还有其他人,或者事情把她淘汰

她是否被淘汰跟你无关,所以我们不必自作多情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阿德勒心理学是如何看待价值感和幸福的。

前面我们说到,阿德勒认为,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的来源。但阿德勒还说,人际关系同时也是幸福之源。

人际关系带来的幸福,可以是“低级的幸福”,也可以是“高级的幸福”。

低级的幸福,是在人际关系中比较得来的。比如得第一,收入高,自己的孩子更优秀,但是,阿德勒说,这种幸福,只能算是一种低级的幸福。你的幸福,必须建立在别人的某种不幸福上。

比较的幸福,并不持久。

自我的高级幸福,是源于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寻找到的“共同体感觉”



其实说的就是一种持续的贡献感。在家庭这个共同体中,你的幸福来自于被家人需要。在单位这个共同体中,你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也能感受到幸福。但我们也会经常看到,有些人一旦退休便立即没有了精神。因为他们不再被需要,这就是突然失去了那种在共同体中的“贡献感”,他们感到不幸福。

相反的是,有些富豪已经拥有了一生也花不完的巨额财产,但他们中的多数人依然继续忙碌地工作着。为什么要继续工作呢?是因为有更大欲望吗?当然不是,他们所需要的,仍然是保持着对整个社会的贡献感。这种幸福,不是靠和谁比较得来的。

当你不被需要的时候,才是最不幸的时候,

这就是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感觉”,一种持续有价值的,对他人的贡献感。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贡献感,依然与他人无关,阿德勒反对为共同体牺牲自己。

阿德勒强调,这种幸福感,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来实现。你追求幸福的起点和终点,依然汇聚在自己身上。你的贡献和价值,虽然是在这个共同体中得以体现,但最后的结果依然与他人无关,你不需要他人的肯定或者回报。

阿德勒所倡导的这种思想,放在今天,我们可以用一个更形象的词来阐释,那就是“闭环”。


确切地说,应该是“打通自身的闭环”。也就是说,你的行动,你的思想,都应该在你自己身上形成闭环。比如你做任何事,不要抱着别人认可你的想法,而是你自己相信这样做事是对的,有意的。

万维钢老师曾提出一个“精英水平的道歉”。就是:不去关注是否能够赢回信任,而是“你自己想成为什么人”。

精英的道歉,说的是你个人从这件事上吸取了哪些教训,获得了哪些进步。他们不会去控制对方是否原谅,他们只控制自己。

说完了被讨厌的勇气,大家知道以后职场中如何应对一些不良情绪了吗?

除了保持好的心态,我们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技能。

那就是沟通。

因为良好的沟通也是我们幸福感的重要一环。

我今天简单的说说高效沟通


禅宗曾提出过一个问题,“若林中树倒时无人听见,会有声响吗?”

树倒了,确实会产生声波,但除非有人感知到了,否则,就是没有声响。同理,沟通也是只在在有接受者时才会发生。

这个故事很显然告诉我们:沟通是双方的事情,而且是有人参与的事情。

人类既是个体也是社会动物。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能够做出判断和决定。但我们也是有情感的生物,能够与其他人建立深厚的关系。世界既不是老鼠也不是海豚征服的,更不是邪恶的外星人征服的,尽管电影《第八度空间之门》中邪恶的外星人曾经试图通过第八空间征服世界。将世界征服于脚下的物种就是人类自己。人类能够征服世界不是因为我们有使用棍棒和石头做成原始工具的技能,也不是因为我们能够彼此赞同。我们如今可以成为整个星球主人的唯一原因就是:我们拥有理解彼此思想的能力。

现在,许多动物也和人类一样具有这种能力。最近的研究表明,老鼠似乎也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意识。那么,形成对他人的意识也不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了。但是,人类还具备一种技能:复盘。

在人类不断复盘中,论语中总结了一句经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情之前做好准备非常重要。

那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沟通中的准备。大家认为沟通都需要准备什么呢?

有人说准备笔和本,做记录,我先表扬这类人的严谨。

有人说准备沟通提纲,这类活动大都出现在论文的深度访谈中,为了让实验信效度更高。

当然还有更多的准备,但是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准备就是:准备沟通失败。

大家一定觉得疑惑,沟通不就是为了让对方明白,彼此沟通成功,为什么还要准备失败?


熊浩老师提出一个关于沟通定势的环节,当我们有具体的目标要在沟通中实现时,理论上,能让这个目标实现的决定权,可能分处在三种不同的位置。

第一种可能,叫决定权在对方。也就是沟通中,你作了局势的预判和分析,却发现这件事情到底要如何解决,全由你的对话对象控制权力,你自己完全没有决定权。

说服在本质上,是一种控制权的匮乏。因为无法控制,于是便只能施加影响。

在说服领域,最具盛名的作品,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的《影响力》。在这本书中,作者将影响力——也就是说服的力量,分解为六个行动要素,分别是:互惠、稀缺、从众、权威、一致、喜好。

第二种情况决定权在他方——对话中你有具体的目标要实现,但你预判后发现,是否能够实现依赖于第三方的抉择辩论的本质是在影响第三方,第三方才有决定权,这个误会应该就可以得到快速澄清。

第三种情况,决定权由你们对话双方共享。你们势均力敌,各有对方所需要的,双方互为依赖完成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用一些策略与方法,使得善意能够释放、资源能够交换、协作能够达成,从而创造1+1>2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而这就是所谓的谈判情景。所谓谈判,其实就是决定权被分享的一个决策过程。

总之,在沟通行动之前,先判断权力的方位,再选择沟通的方法,是准备工作的重要工序。

但是,就算做好了一切的准备,仍然还会有分歧,这就涉及一个概念“认同的分歧”,英文是Identity,也被翻译成身份认同,它是一个人确定的自我意识,也就是“我是谁”这个问题,最重要、最根本的内在心理认知。按照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夏皮罗的理论,认同有五个支柱,夏皮罗教授称之为BRAVE模型,即信仰(Beliefs)、仪式(Rituals)、忠诚(Allegiances)、价值观(Values)、情感上的重要经历(Emotionally Meaningful Experiences)



这五个维度,构成了你认同的核心内容——如果这五个维度遭受冒犯,你就会感受到认同分歧的这种强烈冲击。

人们一旦进入认同分歧,情绪就会很快被快速激活,对方会进入一种“眩晕”的状态。这个时候双方都会视对方为敌人,想摧毁自己。

说了这么多,其实无非想跟大家说,沟通准备就是随时准备沟通失败,你的目的也许不是让她马上接纳你,

说了这么多准备工作,接下来我来说说沟通的目标

科里·帕特森在《关键对话》中提出,设定对话的目的,并在对话过程中不断检视自己的行为和设定的目的之间的落差,这是一种高水平沟通者才具备的习惯。所以,重要的不仅仅是在准备时设定了目标,也是在对话过程中,保持和自己目标的对照。

所以我经常用一个隐喻,叫做目标的幽灵。就是你要真实地让目标存在,让它在沟通中伴随着你,并用它来校准自己。确实,冲突解决专家在帮助你解决冲突的过程中,会不时地用不同的话语策略提醒对话的双方,不要迷失沟通的方向,要保持与自己的理性目标对照。我们会问:

·      你们为什么要来到这里?

·      你们希望今天获得什么?

·      你希望未来是怎样的?

·      如果这件事没有发生,你在做什么?

·      如果今天咱们能把问题解决,你的感受会如何?设想一下,你从明天开始会进入怎样的生活?

设定沟通目标有两个功能:

第1, 设定目标可以帮助我们匡正和反思自己的策略和行为。这一点,我想不少人都能想到,但仅仅这一点是不够的,目标设定的另外一个经常不为人知的功能,是对氛围的影响和行为的诱导。换言之,一个开放的愿景性目标,将更有利于帮助你们达成沟通的共识。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为沟通场景设定的不同的目标愿景,会影响沟通双方,进入不同的沟通模式。在汤普森(Thompson)与德哈波特(DeHarpport)两位心理学家1998年的研究中就发现,将同一个谈判过程标记为“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之目标,或是“博弈杀价(Bargaining)”之愿景,性格类似的当事人在进入不同情境后的行为风格便完全不同。

在解决问题的目标设定下,人们会表现出更多合作、理解与协同;而在博弈杀价的情景中,人们会表现出更多的对抗、坚决与冲突。是的,不同的目标设定将会建构沟通者完全不同的认知框架,而这个认知框架将会明显影响他们在团体互动中的行为表现。

所以,设定善意的、强调共同的愿景,也就是强调作为共同体的“我们”的愿景性的目标,而不是用话语将“你”和“我”迅速地切割开来,这种愿景性的目标设定会帮助双方,架构一个更具建设性的对话场域。

今天由于时间问题就先分享到这里

职场也不是我们想想就可以安慰自己的

总之,沟通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后送个大家一句话: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如果你不了解对方真实的情景,千万不要轻易使用任何沟通技巧去沟通,因为可能适得其反。

就比如我不会轻易跟你们说读书改变了我。

不会跟你们说,我的曾经每天凌晨写打卡文,就为了头筹,

我也不会说我的人生是如何颠覆的

因为我恰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一个没有压力的生活

但是,我能说的就是,做到自己的极致。没有不可能

我曾经为了第一个打卡,一边喂奶一边打卡,

我曾经为了打卡,一夜没睡

我也曾经为了写好一篇打卡,想了十多天的

因为我喜欢写作

我喜欢写故事

我喜欢这些事,不仅仅是为了那个荣誉

只为了我对得起我自己的时间

对得起自己的努力

不管是高效的沟通,还是被讨厌的勇气。这都是我们存活在这个社会一种工具。

然而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努力。

既然大家选择来这里,就让自己活得再漂亮点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讨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