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藏在童年里,5个锻炼方法,妈妈做对了吗?

日本作家古宫昇在某次公司的欢迎会上,见有位新员工在自我介绍时,从头到尾盯着自己脚尖,说话声音如同蚊子般小,邻近的人都听不到。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遇到这种胆小不自信的人,但并不会去多想,也没觉得有何不妥。

但心理学博士古宫昇却指出,这类人是属于"不能让人放松"的人,并且周围的人不大愿意与他们相处。因为他们只想当"接受方":"拒绝主动给予,请你单方面给予我。"

仔细想想,好像确实是。

大家都乐意跟活泼开朗、自信大方的人相处,而那些怯懦胆小之人,我们似乎都有意回避。原因就在于,他们属于"接受方",只想单方面从别人那得到关注,而拒绝给予。我们基于"不想被掠夺"的心态,自然会疏远这一类人。

古宫昇著作《共情式沟通》一书,就讲述了如何成为一个让人放松的人,在社交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不能让人放松"的人,归因于童年时期

蒙特梭利著作《童年的秘密》一书就指出:一个人的性格,藏在他生命的头三年里。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性格是天生的,其实不然。一个人的性格,在童年时期就打好了基础,8-9岁时基本定型。长大后,除非发生影响特别大的事情,他的性格才有可能发生改变,否则,"三岁看终生"

《共情式沟通》一书认为:"让人心累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心理创伤,而心理创伤来源于没有被父母无条件地爱。"

不管是身边听到或者是我们自己带娃,平时都会无意识有这样一些话:

"你要是这次考班上前三,我就奖励你手表。"

"再不听话,妈妈不爱你了。"

"妈妈喜欢乖孩子,你要乖知道吗?"

......

类似还有很多话语,让人听起来像是父母在跟孩子"谈条件":你只有达到某种条件,才能从我这里获取你要的东西(爱、关注、物质等等)。

背负这样"有条件的爱",孩子幼小的心灵会受到伤害,留下创伤,影响他长大后的性格和处世方式。

二、童年的创伤,会给人际关系带来一系列影响

古宫昇总结了在童年受伤的孩子,长大后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01不敢与人交往

当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紧张情绪或者不安时,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孩就会蹦出来,带给你被拒绝的恐惧感、被抛弃的孤独感、被伤害的愤怒感。当这个小孩暴怒时,你就不敢与人交往,或者在人际关系中伤害重要的人,特别在意他人的看法等。

02拒绝付出

在人际交往中,要让人放松,首先要懂得付出,给人有"给予"感。但一直在"有条件的爱"中长大的孩子,内心会渴望别人给予更多,并觉得他人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且不满足。即使他给予,也是带着"条件",要求得到同等或者更多的回报。

03缺乏同理心

不能单纯给予的人,往往被认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们只想从别人那里得到,缺乏共情和同理心,不能为他人着想。

04经常带有负面思维

遇到一件事情,他们往往先看到负面的东西,很难积极乐观。这是因为,在童年依赖父母的时期,有过被父母拒绝而产生"我是个坏孩子"的经历。这种恐惧感会使他强烈地铭记过去遭遇过的危险,而不得不时刻处于戒备状态。

05推卸责任

当他长大后,遭遇到不幸的事情,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我反省,而是推卸责任:"都是别人的错,才使我如此不幸福。"

06讨好型人格

这类孩子在不断讨好别人以感到自己被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感。因为没有被无条件爱过的孩子,会在心底不认为自己有被爱的价值。

07不敢承认错误

有一类孩子,犯了错第一时间不是想着弥补和反省,而是想着逃避和隐藏。因为在他们认为,犯了错后就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和爱,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无法承受的后果。因此,这种童年的恐惧会伴随他们长大,认为在人际中犯了错就得不到别人的喜爱,他们会拒绝承认错误。

08特别敏感

你是否遇到过这一类人,你随口无意识的一句话,就把他得罪了?他们特别敏感,而且会恶意曲解你的意思,把你的话语想成是在攻击他。这是因为,在童年里被父母打击的人,会认为自己很差劲,这种心理会一直藏在潜意识里,并时不时恶意曲解别人的意思。

三、无条件爱不等于溺爱

布谷妈看过很多心理类的育儿书籍,无一不提倡"无条件爱孩子"。为什么"樊胜美"会让人如此心疼?以致后来《安家》和《都挺好》让大家如此义愤填膺,也让不少人在共鸣后忍不住痛哭流涕。

因为这些孩子,都是背负着父母的"条件"长大的:我养你,你就必须为这个家、为我们、为弟弟妹妹付出。这些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从而长成一个小心翼翼、怯懦胆小的孩子。

有的人会问:"无条件爱着孩子,不会把他宠坏吗?"

无条件爱不等于溺爱。溺爱是给孩子过多的爱,而无条件是爱孩子本来的样子。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小视频,小女孩蹦蹦跳跳跑到妈妈面前,笑嘻嘻地说:"妈妈,我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要听那个?"妈妈说,先听好消息。她立马拿出嘴里的棒棒糖,一脸阳光灿烂地说:"我这次考试终于不是倒数第一名!"随即又故意哭着脸:"但我语文没及格。"妈妈听后,没有怒骂也没有指责,只是摸了摸孩子的头,温柔地笑着。

妈妈给予女孩的爱,是无条件的。我爱你,爱的是你本真的模样,而不是你考卷上的分数。女孩除了成绩不好,其他方面却有很多优点,阳光、大方、自信,热爱舞蹈,跳起舞来浑身散发着活力。如果她身上背负着父母太多的条件,估计也养不成这么好的性格。

当然,我们给孩子加设条件,也是为了他将来能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足够的能力,在未来社会中站稳脚跟。只是养育孩子,骂与指责、威胁恐吓、附加条件,这些都不是教育,只是父母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罢了。

作为父母,我们日常可以多了解一些育儿知识,把你的爱和期望,正确传达给孩子。让他们轻松上阵,才能赢得人生这场马拉松。

四、如何建立好的人际关系?

当一个孩子,在童年里得到了父母足够的爱和关怀,没有受过心理创伤,在人际关系中,他才能温柔待己、诚心待人,也才能成为一个"让人放松的人"。

《共情式沟通》讲述了5个处理人际关系的小技巧,既适用于我们自己,也适用孩子,让孩子从小做一个暖心、受欢迎的小家伙,长大后为自己赢得一片天地。

1、记住别人的名字

对于每个人来,世界上最令人愉悦的词汇,莫过于自己的名字。当一个人在谈话之初就能准确无误地叫出你的名字,你会自然而然对他产生好感。因为你感觉自己被关注到了,也能感受对方向你传达的善意。所以,下次再遇到有交集的人时,不妨努力将他名字记下来吧。

2、表达感谢

虽然你付出的每一份善意,并不是带着目的想寻求回报。但当你的付出被人记住并表达感谢时,你的幸福指数会上升不少,也会觉得与对方相处很放松。留意身边默默为你付出的人吧,向他们表达你的感谢,让他人也让自己多一份幸福。

3、少指责多赞美

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如果你紧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那别人会对你敬而远之。多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去赞美认可他们。越善于挖掘别人优点的人,也越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

4、保持好的体态

不管是小孩还是我们大人,现在都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很多人平时会呈现哈腰耸肩的姿势,这样的体态,会给人怯懦的感觉。要想表现自信大方,就注意日常的体态。抬头挺胸收腹,走出自己的气质来。

5、共情式聊天

当不小心把事情办砸了,你是否会听到这样一些安慰的话语:

没关系,下次就能做好了。

别灰心,一开始都是这样的。

总结下原因,或者我告诉你怎么做。

.......

每次心情低落,听到以上这些安慰,是不是都不起作用?

因为,这些都是在否定你的感受,或者给出意见指导。当一个人情绪低落时,都希望自己被理解,谁又想听一大堆意见建议呢?

对别人的情绪给予共情,或者关注对方表达的内容,会让人更容易与你亲近。比如:

事情没办好,肯定很难过吧?

付出了那么多努力,是不是很失落?

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是不是有些自责?

......

当别人陷入困惑时,不夺走他的主体地位擅作主张给他做决定,更不要冷嘲热讽他没听你意见才导致这样的结果。而是设身处地想一想,当自己发生这样的事时,你是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感受,然后与他共情。

布谷妈妈说:

孩子童年时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在他长大后会投射到与其他人相处中来。一旦内心住着一个受伤的小孩,他就会时不时跳出来破坏人际交往中的关系,并在挫败中一次次受伤。当孩子从小沐浴温暖、轻松的爱,也就拥有幸福的软实力。愿我们的孩子,以及自己的内心,都住着一个"让人放松"的小孩。

每日一篇科普原创,解决育儿路上百种难题,喜欢就关注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藏在童年里,5个锻炼方法,妈妈做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