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悯

图片发自App

        中国古代有——可能当代还有——一类人叫“隐者”,他们清高傲世,脱俗超凡,一直被世人景仰传颂。与孔子同时代的隐者,对于孔子栖栖遑遑奔走于列国之间表示不解甚至有些不屑。但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虽然天下无道,他还是要与天下之人在一起的。孔子也曾感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但他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与独善其身的隐者不同。终孔子一生,他的道确实基本上是不“行”的,并且,千百年后,他还被蔑称为“孔老二”,与“林”一起被批,直至最近还被李零教授所戏说。然而,这些都无损于孔子的伟大。孔子身后的中国社会,一直受到他的影响,灿烂辉煌,绵延不绝。今天,无数象我这样平凡但认真好学的人,依然受益于孔子,能够从孔子的学说中汲取力量,从容安顿自身于纷繁变幻的人世中。或许,以孔子的智慧,他知道他的道虽然在当时“不可”,但从更广阔的空间更长远的时间来看必定是“可”的。所以,他其实是“知其可而为之”。

图片发自App

        近代大学者王国维先生的才情学识,非常人可比。他有小词《浣溪沙》曰:“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天眼觑红尘,静安先生也有悲悯苍生的情怀。然而先生的怀抱还是不及孔子的宏大!“可怜身是眼中人”,先生悲不自胜,始终觉得世间学说“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竟至于自沉昆明湖了却残生!静安先生论学有三境界之说,实在也可以说是人生的三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惜先生终未能在灯火阑珊处发现“那人”。

图片发自App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有一句名言:“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孔子之道,当然不是“英雄主义”所能比拟,但从罗曼•罗兰这句直接简明的名言出发,当代人或许可以找到一个入口,窥见数仞宫墙之内的“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感受到孔子伟大人格的魅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悲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