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崩溃》--社科研究其实并不枯燥(四)

读了几天,终于读到了关于格陵兰岛的论述了。此部分读完,觉得那时候的维京人有些暴力,这似乎成了那个时代维京人的最大特征。他们最终被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战胜,真是不免让人有些不解。但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格陵兰岛上的维京人最终走向崩溃,因素肯定是多种多样的,这在书中作者也有论述,当然也是从5点因素框架之下,结合了多种考古学以及本人实地田野调查得出的。

个人认为关于格陵兰岛的论述部分,最有趣的当属”自我形象“这部分内容。这个岛上的维京人,仿佛在照搬欧洲社会的运营体系一样,在岛上大肆兴建宗教场所,那么小的一座岛上竟然教堂林立,除了有一座大教堂之外,还有13座大型教区教堂,着实显得跟这座小岛有些比例失调啊。除了宗教方面,格陵兰岛在那个时期已然发展成为一个阶级分明的社会了,教堂十分富有,民众奉献给教堂的财物也是数不胜数。最有趣的是,格陵兰岛上的维京人连衣着时尚方面都要效仿欧洲,甚至都不考虑岛上天寒地冻的气候条件。但是这种亦步亦趋的行动背后,是否昭示着岛上维京人的心态:”我们是高贵的欧洲人,是无比虔诚的基督徒,请不要把我们跟这些因纽特人混为一谈“。其实就是这种多少有些自以为是的心态,最后影响到了整个民族的存亡绝续吧。他们不顾格陵兰岛严苛的气候条件,坚持像欧洲人一样养牛,并且始终对因纽特人不屑一顾,连其优秀的生存经验都不肯学习。当然,结局就是他们活活被饿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崩溃》--社科研究其实并不枯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