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性侵案中“自愿的”房思琪和消失的李国华

16岁那年,发生了一件轰动整个年级、乃至全校的大事——

有一个与我同级不同班的女孩怀孕了。

01

当她发现事情不对劲时,她已经怀孕将近3个月了。

消息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一开始同学们都只当这是某个男生无聊的恶作剧,因为她实在是太乖了。

从成绩、穿着到行为举止都乖得让人没有记忆点,和大家印象中的那些带点“混混气”的女生也完全不沾边,实在让人想不到这件事能发生在她身上。

直到后来传的人越来越多,而且那个女生也没再出现在学校,大家才渐渐都信了。

02

孩子的父亲是谁?

所有人都对这个问题更好奇。渐渐地,有关于她,谣言四起,版本不一。

有人说她是表里不一的人,孩子的爸爸可能是个混混。

有人说曾被她告白过,但是幸好自己拒绝了她,没想到她是这样让人恶心的人。

当孩子父亲的真实身份被爆出来时,这些人似乎更确信自己的臆测了,因为孩子的父亲是比她大了20多岁、就住在她家楼上的邻居。

这件事成了小城里的大新闻,一时之间似乎人人都在讨论她。

03

事情从学校流传到家里又发酵回学校以后,男女生们的表现开始变得很不一样。

女生们对此缄默不语,似乎听到有人讨论这件事都是对耳朵的亵渎。

男生们则正相反,他们讨论得十分热烈,这成了他们课间最爱的话题之一。

可能还有一部分人,像我一样沉默着,心里觉得她应该是被强奸的受害者,但是“强奸”两个字似乎不该从一个16岁女孩的口中说出来。

纯洁的女生是不会和一切与性有关的词汇沾边的,所以只能闭嘴。

但我依旧密切地关注着她的消息。

原来她们家和那个人家的关系处得很好,她父母平日工作很忙,所以她常常放学后去那个人家里吃饭。对她来说,那个人大概就是一个和自家关系很好的叔叔。

听说她父母把那个人告上法庭时,我心里是很欣慰的,觉得坏人终于要受到惩罚了。

学校里诋毁她的话少了很多,课间也没什么人再讨论她了。

可让我们这些对她满怀同情的人深感背叛的是,她居然在作证时,说她是自愿的。

大家对她的同情霎时被这个消息炸得灰飞烟灭。

她的母亲代她去学校取走了她的东西,她辍学了。

04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早已把当年对她的不解抛诸脑后,直到我打开了那本《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到思琪在日记中写:“我要爱老师,否则我太痛苦了。”

我突然好像理解了她一点。

别的女孩子还在偷偷看言情小说的时候,16岁的她已经遭遇了性侵、怀孕、社死,在娱乐匮乏的小城中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论焦点。

她说她是自愿的,于是所有讨论都集中在了她一个人身上,而那个本该被唾骂和痛恨的实施性侵的男人,却像李国华一样,从舆论中全身而退

没有人去探究才16岁的她做出这样的决定有多么的反常,仿佛大家都认定:

女性,即便未成年,即便没有接受过什么性教育,却有很大可能是“天生狐媚”“心机深沉”的,能够勾引得无知、无辜、又老实的男人们“把持不住自己”。

而另一方面,如果她真的是一个完美的受害者,又会被指责“是她不够聪明和小心”。

05

都是她的错,他们说。

这样的声音从未停止。

在与性相关案件报道下的评论区,他们在指责受害者“蠢”,施害者“坏”,两边各打五十大板,同时表示“坐等反转”以展示自己“永不会被打脸”的聪明机智。

虽然16岁那年因为她的证词,让我体会到了背信感,但是我渐渐了解到,事件往往是复杂的,真相往往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但谁是被害人,谁是施害人从法律上是可以分清的。

曾参与援助过李星星的律师李莹说:“受害者打破沉默就很不容易了,我们还是要相信他们。”

这也是我对性侵类事件的态度。我不希望善良被利用,但是当有受害者主动发声时,我的第一选择,依旧会是相信。

宁可“打脸”,我也不愿让“房思琪们”心寒,更不愿让“李国华”们心安理得地消失在公众视线之外。

如果舆论的旋涡必然要被掀起,那身处漩涡中心的,只该是李国华,而不该是房思琪。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性侵案中“自愿的”房思琪和消失的李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