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拜金主义社会,精致利己,亲情比纸薄

多年前,朋友珊跟我说过:”如果我买彩票中了1,000万,就成了土豪,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过日子了。”

珊从小家贫穷,凭着几分姿色,嫁给了当地一个暴发户的儿子。可是,婚后的珊在婆家地位低下,每天像保姆一样,低声下气地服侍着老公的一家老小。面对这样压抑的生活,珊忍不住发出了上面的感慨。

当然,珊最后并没有高中1,000万,而是搬出夫家,与老公共同创业,过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好日子。

无论是在什么年代,对金钱的渴望,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心思。珊嫁入了富裕人家,吃穿不愁,对金钱的渴望尚且如此迫切,那些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对金钱,又是怎样的渴望呢?

《我的叔叔于勒》,就讲述了生活在法国社会底层的菲利普一家,十分渴望得到在外谋生的兄弟于勒的经济支持,以摆脱当前困顿的生活状况。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说。

故事主要讲了:

10年前,于勒被迫去美洲谋生,他曾给哥哥菲利普来信说,自己做生意赚了钱,要还钱给哥哥。兄嫂盼望于勒回家的心情与日俱增。

不料,在一次乘坐轮船时,菲利普夫妇无意中发现他们朝思暮想的兄弟于勒,已经变成穷困潦倒的流浪汉。全家人惊慌失措,改乘别的轮船,唯恐再碰见他。

这篇文章,主要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富与穷时的不同态度和心理,揭示并讽刺了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金钱至上,关系疏远的情形。

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文学大师。他以340余篇的创作量和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被全世界读者公认为“短篇小说之王”,与美国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科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这篇文章中刻画的几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主人公菲利普夫妇,他们生活在那个拜金主义的社会里,是十足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他们眼里,金钱至上,兄弟亲情,比纸还薄。

1.有钱就是好兄弟,无钱就是贱骨头

菲利普夫妇是于勒的哥哥嫂子,他们领着低廉的薪水养活一家老小。由于生活水平低,从不敢接受别人吃饭的邀请,以免回请。家中所用的一切物品,全是打折货、旧存货。

生活如此拮据,因此,当远在美洲的兄弟于勒来信告诉他们,他在美洲赚了钱,会给他们补偿之前的损失时,夫妻俩是振奋人心,天天翘首以盼。原本在家人中一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一个有良心的好兄弟。并且把于勒的来信当成了全家的福音,有空就拿出来念念。

可是,当他们在一艘轮船上,发现他们朝思暮想的好兄弟于勒,竟然沦落为一名穷困潦倒的流浪汉,自身都难保时,他们对于勒的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马上装作不认识,大骂于勒是浑蛋、贱骨头,并即刻带着孩子远离于勒,生怕于勒缠上他们一家。

作为于勒的嫂子,甚至连儿子给于勒半个法郎的小费,也会勃然大怒地骂儿子疯了。

这就是活生生的有钱就是好兄弟,无钱就是贱骨头啊!

唐代诗人张谓在《题长安壁主人》中写道:“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在资本主义社的拜金主义社会里,即使是亲兄弟,交情也仅仅停留在金钱的层面上,实在是可怜又可悲。

2.年轻无知,年老落难,心本善良

文章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文中对于勒的直接描写并不多,更多的是出现在哥嫂的口中。他是整个故事的一条主线。整篇文章,由这个于勒连接起来了。

于勒年轻时大肆挥霍,导致人财两空,被看成是流氓,落得被扫地出门的地步。到了美洲,赚了小钱,两年后又发了大财,成为大家的“福星”。

虽然是被哥嫂扫地出门,但于勒还想着要偿还对哥哥的亏欠。他写信告诉哥嫂,他赚了大钱,就会回来与大家一起过上快乐的生活。

但是,生活跟于勒开了个大大的玩笑。十年之后,于勒再次成为一名穷光蛋。穷困潦倒的他,并不想回家连累哥哥一家,而是凭自己本事养活自己。

尽管于勒年轻时犯下了过错,但他挣钱后还想着还给哥哥,自己落魄了,也不想拖累哥哥一家,可见他的内心深处,还保留着一份善良。这比他的哥哥嫂子,似乎更胜一筹。

3.渗透铜臭的爱情

菲利普的两个女儿,一个28岁,一个26岁,因为家贫,迟迟嫁不出去。直到有人知道,她们的叔叔于勒,会从国外带回来一笔钱,才有人肯跟二女儿订了婚。两个女儿在文章中着墨很少,却是文中不可缺少的人物。

她们是整个故事情节的一部分,对深化文章的主题有重要的作用。她们的遭遇,突显了在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里,人情比纸还薄,连爱情都被铜臭渗透了。

还有那个看上于勒的钱,才肯跟二女儿订婚的女婿,整个钻进钱眼去了。想靠女方来发财,这样的男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4.善良少年,作者的希望

若瑟夫,菲利普最小的孩子,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文章用第一人称叙述,正是透过若瑟夫的视角来展开。他是文中唯一一个对于勒具有同情心的人。故事中的“我”,就是若瑟夫。这个“我”,又是文章中的另一条主线。

“我”(若瑟夫)对自己的叔叔于勒深表同情,心里默念着“叔叔”,想喊一声“叔叔”,冒着被母亲打骂的风险,给了叔叔半个法郎的小费。“我”的心存善良,正是作者的希望所在。

19世纪80年代,正是法国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发展的时期。法国出现了延续二十年的农业危机,工业技术发展缓慢,工业危机也时起时伏。在文化思想上,盛行资产阶级腐朽堕落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莫泊桑用一个未成年孩子的视角,来展现当时的社会现状,既表现了作者的无奈,也预示了作者的希望。

写在最后:

《我的叔叔于勒》,写法很独特,故事中包含着故事。

开头一句“一个胡子花白的老乞丐向我们乞讨,我的同伴约瑟夫·达夫朗什竟给了他一枚五法郎的银币”中的“我”,指的是作者莫泊桑,下面对故事的叙述,却以他的同伴若瑟夫的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这样的写法,更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更令读者信服。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如果仅仅靠金钱来维系,那便是悲哀。

朋友珊嫁给富裕人家,婆家人以为家里有钱,便对穷苦出身的珊颐指气使,这让珊寒了心。好在珊及早觉醒,凭自己本事摆脱了被他人的金钱绑架的生活。

当今社会,因为高额彩礼娶不上老婆的男人,依然存在。把金钱跟爱情扯到一块,爱情也就变了味。正如文中的二女婿看上于勒的钱,才跟二女儿订婚一样,一旦钱没了,爱情还在吗?

所以啊,金钱至上,人情比纸薄的社会,人人弃而远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叔叔于勒》:拜金主义社会,精致利己,亲情比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