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读《三国演义》有感

华柱


中国封建社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过程典型地表现出否定之否定的力量。

当一个王朝承平即久,君臣往往失去创业君臣的团结进取,而贪图享乐,争权夺利,并且越靠近权利中心,生活越腐败,争斗越激烈。身处王朝最中心的君王如果奢侈淫乐,就会横征暴敛,必然激起臣民反抗,如果君王昏庸无能,就必然有人觊觎皇位。就算皇位无人争,臣子之间也会争——这样的君王难以维持朝廷的平衡,肯定会导致臣子派系之争。争来杀去,叫人寒心,中心不稳,自然引起向心力下降,离心力增大。看中国封建王朝的衰败无不是从皇权中心开始的。

中国封建社会权力的高度集中必然引起财富的集中。集中到一定临界值,当绝大多数百姓只占有极少数财富,整个社会结构就呈现巨大的不对称,就像不稳定的原子,只有迅速衰变才能平衡。封建社会农民起义为什么无法避免?有这么多的农民自发的起义?简单的说是因为要财富重分,本质上说是因为对不对称的否定是人心所趋,是本能。所以当人心思变之时,只要有人登高一呼就会蜂起响应,聚集一团,汇成势不可挡的洪流,这决定了封建王朝建立、兴盛、衰败、灭亡的命运循环。

外部起义,中心内耗,会使政权中枢像物体裂变迅速失去对地方曾经强有力的控制,地方四分五裂,并形成以地方军阀为中心的区域势力,几乎每个王朝彻底灭亡前都有地方军阀坐大,国家中心薄弱无力的情况。

中心薄弱,各派势力谁不愿重新统一国家成为国家的中心?各派势力互相缠绕争斗,此消彼长中,肯定有一派势力最为强大,呈席卷四海吞并八荒之势。加之此时天下百姓苦于战争纷乱,人心又变,开始思治,把统一的希望寄托在最强大的一派势力上,使这派势力更为强大,融合统一成为不可阻挡的大势。以秦灭六国为例,六国虽然立国已久,秦国虽然暴虐而且无信无义,但是仍然有众多六国的人才为秦国效力,而六国的许多大臣离心离德,被秦收买的不计其数,明里暗里破坏合纵,百姓也多无爱国之心,这种情况决定六国不可能长期合纵,六国君主对强秦没有办法,只好疯狂内斗,否则秦国再强,也不敌六国合力反抗。

人心思治,天下就能安定,如果无视百姓感受太平生活的喜悦逆流而上就会成为历史的笑柄,落个千古骂名。清朝统治者虽然是少数民族,但至康熙时,中原百姓大都不管什么华夷之分,安居乐业了,吴三桂为自家富贵不顾天下人民痛苦,在决定最后一次赌搏时,他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

思乱是对思治的否定,思治是对思乱的再否定,分是对合的否定,合是对乱的再否定,这种否定之否定在封建社会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分合的历史有三个有趣的现象,第一,中国每次结束大分裂局面的朝代都是苦命王朝,真正“合”的朝代是下一个。春秋战国历经四百多年,秦国扫荡六合,不过二世而亡;晋朝结束三国风云,迅速分崩离析;隋朝踏平南北,不过三十七年。第二,承担统一任务的势力几乎都有内部化变的情况。三国魏最有实力,化变为晋;南北朝末期北周最有实力,化变为隋;五代十国后周最有实力,化变为宋。第三,王朝建立之初,都有一段动荡不安的反应。汉有吕氏之变,晋有八王之乱,唐有女皇执政,宋有斧影疑案,明有靖文之难,清就更不用说了。

三个现象都表现出混沌效应。分裂以后,各派势力互相否定,关系错综复杂,今日甲乙联合攻丙,明日乙丙联合攻丁,后日丙丁联合攻甲,真正统一达到稳定,要经过不断反应化合,稳定的标志是各种政治势力是否平衡,是否出现一个强大的公共力点。如秦灭六国,六国残余势力仍在,天下人心依然浮动,虽然车同轨书同文,却不能同天下之心,必然再经一个短暂的分离磨合,才能稳定。

而任何一派势力,也是派中有派,内部结构复杂,在对外争斗中,如果忽视对内的治理,极易引起内部变异。

最大的混沌现象是清末至民国,中国在东西方的碰撞下,在自身的历史惯性下,经历了千古奇变,其中的轨迹充满不确定,谁也无法预见。最后的成功,是历史选择的必然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读《三国演义》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