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2020.3.12)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学记】:禘,是祭祀的大礼,在两种情况下举行,一是天子驾崩,要将其神位迎奉在太庙,这个时候要将始祖以来的所有祖先一并进行祭祀,称为禘礼,为突发情况。二是常规祭祀,每一年按照四时举行,春季叫祠礼,夏季叫灼礼,秋季叫嘗礼,冬季叫蒸礼。每五年在太庙举行一次叫禘礼。以上的祭祀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因为鲁国的祖先周公旦对周朝有功勋,成王和康王为表示对周公的怀念和褒奖,特赐鲁国可以举行禘礼。【今译】:孔子说:“参加禘礼,酌鬱(yu)鬯灌时,君主将闵公与僖公的牌位排错了位置,对于这样的违礼行为,我真不想再看下去。”

灌,是禘礼的一种仪轨,在酒里加入相应的郁金汁,举行天子驾崩禘礼时,将酒献在尸体的前面,然后再灌于地上。若是正常的禘礼,要将酒献于神位前,排列神位,请求祖先神降在此,称为“既灌。”

孔子参加五年一次的禘礼,进入既灌的部分,在神位排列尊卑上下时,夫子看到闵公与僖公的神位明显的摆放错了。史料记载,闵公是庄公的庶子,僖公是庄公的嫡子,僖公比闵公的年龄大一些,闵公在庄公去世后继承王位,闵逝世后,僖公继位,闵公为君主时僖公是臣子。按礼来说,僖公的神位不应该摆在闵公的前面。但由于僖公的儿子文公是君主,他听信别人的谄媚之言,作出了这样违礼的事情。所以孔子看到这里,就感叹说:“吾不欲观之矣。”

孔子的“吾不欲观之矣。”还是因为礼的问题。夫子在当时只有学养和德行,没有实质性的权力,加之国君软弱,喜欢听信谗言。即使夫子劝谏,恐怕也是无济于事。在这样的一种情况,只有感叹了。这种感叹是鲁国的悲哀,更是当时时代的悲哀。

【感悟】:站在夫子的立场,设身处地的思考一番,若是我,又该如何?相信每个人都会遇到如孔子类似的问题。明知不可为,而又不甘心的事情。在这样的境地里,作为一个普通人,或许只有这句“吾不欲观之矣”才能化解心中的那份不忍。

【注释】:禘礼,天子之大祭。一曰旧天子之丧礼,新天子奉其神于太庙,先祭自始祖以来之宗祖,是为禘礼。二曰时祭,每五年一次,行于太庙,祭祀祖先,是为禘礼。灌,酌鬱(yu)鬯灌,序尊卑,列昭穆。因鲁国祖先周公旦于周有功勋,故受成康二王恩赐,鲁可行禘礼。

时行既灌,君主列僖公之位于闵公之位前,是为僭礼,何以故?虽闵幼而僖长,然闵公为君主时,僖公为臣,闵公薨,僖公继位,僖公薨,文公继位。今文公听信谗言,故有此僭礼。闵公与僖公者,君臣之有别也。若君主如此轻礼而重权谋,实乃国之不幸者也。故夫子曰“吾不欲观之矣。”

谛礼为大祭

鲁受周恩赐

故而可行之

既灌列尊卑

僖公僭闵位

故曰不欲观

作者: 王鹏翔,传统文化爱好者,习诵经典,体味快乐人生,此《学记》仅为一己之感悟,多有瑕疵,恳请仁者教诲。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禘:周制,旧天子之丧,新天子奉其神主入庙,必先大祭于太庙,上自始祖,下及历代之祖皆和祭,谓之禘。又称吉禘。禘者,谛也。又每五年一禘祭,为常祭中之大者,亦在太庙,为合祭。与群庙各别之即不同,亦与郊天之祭不同。诸侯惟不当郊天,然亦有禘祭。

鲁文公是,跻升其父僖公于闵公之前。僖公虽为闵公之庶兄,然承闵公之君位,今升于闵公前,是谓逆祀,《春秋》讥之。曾加改正,然其事出于阳虎,此后殆仍是僖跻闵前。灌,借作裸字,又作盥(guan)洗,乃酌鬯(chang)初献之各。孔子不赞成鲁之逆祀。故于禘祭不欲观。自灌以往即不欲观。

非谓古礼必当考,特由此可以窥见孔子当时论礼之大意,此亦有古今通义存焉,固不当以自己时代之主观,而对历史往事尽作一笔抹杀之轻视。

《论语讲要》:禘,是天子祭祀宗庙的大祭。鲁国因其始祖周公旦有功勋于天下,周成王特赐以天子礼乐祭周公,所以鲁国周公庙得有禘礼。

禘祭之初,酌以郁金草汁所和的鬯酒,献尸,尸受酒后,将酒灌地,以求神于太祖庙。

《论语正义》:孔曰:“禘袷之礼,为序昭穆,故毁庙之主及群庙之主,皆合食于太祖庙。灌者,酌鬱(yu)鬯灌于太祖以降神也。既灌之后,列尊卑,序昭穆。而鲁逆祀,跻僖公,乱昭穆,故不欲观之矣。”

《论语集注》:鲁之君臣,当此之时,诚意未散,犹有可观,自此以后,则寖以懈怠而无足观矣。盖鲁祭非礼,孔子本不欲观,至此而失礼之中又失礼焉,故发此叹也。

谢氏曰:“夫子尝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又曰:‘发观周道,幽厉伤之,君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禘非礼,周公其哀矣!’考之杞宋已知彼,考之当今又如此,孔子所以深叹也。”

《论语点睛》:方外史曰:“禅自白椎而往者,吾不欲闻之矣;教自击鼓而往者,吾不欲听之矣;律子发心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论语义疏》:周礼四时祭名:春曰祠,夏曰灼,秋曰嘗,冬曰蒸。又四时之外,五年之中,别作二大祭,一名禘,一名袷。谓为禘者,谓审谛昭穆也。灌者,献也,酌鬱鬯酒献尸,灌地以求神也。禘礼必以毁庙之主陈,在太祖庙,未毁庙之主亦升于太祖庙,序禘昭穆,而后共合食堂上。未陈列主之前,王于祝入太祖庙室中,以酒献尸,尸以祭灌于禘以求神。

孔安国:“禘、袷之礼,为序昭穆也。”列诸主在太祖庙堂。太祖之主在西壁东向,太祖之子谓昭,在太祖之东向南,太祖之孙为穆,对太祖之子向北,以次东陈,在北者曰昭,在南曰穆,所谓父昭子穆也。昭者,明也,尊父,故曰明也。穆,敬也,子宜敬于父也。

僖公,闵公俱是庄公之子,僖庶子而年长,闵嫡而年幼,庄公薨而立闵公为君,则僖公为臣事闵。闵薨而僖立为君。僖后虽为君,而昔是经闵臣,至僖薨,列主应在闵下,而鲁之宋人夏父弗忌佞僖公之子文公云:“吾闻新鬼大,故鬼小”故升僖公于闵上,而逆祀乱昭穆,故孔子不欲观之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别裁》南怀瑾述著。


伍氏

最好的《论语》白话注解,直指本义。

《论语斩件》3.11 或问禘之说

来自专栏论语斩件.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春秋时期,周天子黯弱,诸侯各自为政,互相征讨,社会动荡不安。孔子认为,这些乱象的根源在于礼崩乐坏,若能恢复等级森严的周礼,社会将归于安定和谐。于是他以仁为核心,集周礼之大成创立儒学,希望能藉此化解干戈,平复乱世。

孔子对礼的研究极深,上古时期的夏礼和殷礼,即使相关资料已散佚,他仍能娓娓道来,并曰:“虽百世可知也”。而年代较近的周礼,更是他创立儒学的根基,可谓了如指掌。

然而,当被问到周礼当中的禘礼时,孔子老先生却一改口风,答曰:“不知也。”

他是真不知道,还是别有隐情不能说呢?

在上一章《论语斩件3.11 禘》中,我们说过,鲁国举行的禘礼发生了“逆祀”事件,鲁国国君带头破坏礼制,起了一个坏榜样,从而导致被称为“礼仪之邦”鲁国,后来出现“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彻”等失礼乱象,政局一塌糊涂。

孔子深感失望,但他身为鲁臣,不能直接指责鲁君失礼。

故而,当被问到禘礼时,孔子若是答曰知道,那么问题就来了:鲁国禘礼出现“逆祀”,他何以不指正?谁是“逆祀”的罪魁祸首?……事实上,孔子并非不想指正,而是指正不了,因为“逆祀”是鲁国国君默许安排的,罪魁祸首便是鲁国国君。

孔子只好答曰:“不知也”,这是按礼制为鲁君讳。

不过,孔子虽答曰不知,语气接着一转,指出禘礼是治天下之道。

禘礼作为最高规格的祭礼,蕴含着周礼的最高规则与逻辑,其它各级祭礼,都是在禘礼的基础上,依次递减而成。故而,若能梳理其中的脉络,追本溯源,当能体会到周公制定周礼的意图。……周公被尊为“元圣”,他当初制定周礼,一举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并影响着往后数千年的封建历史。由此可见,周礼治理天下的强大作用。(更多关于周公与周礼的阐述,可参看前文《论语斩件3.3 人而不仁》)

孔子指出禘礼与治天下的关联,是煞费苦心的。

他的这句话,是要说给鲁国国君听的。他不便直面指责鲁国国君,故而以“或问”的方式,希望通过有心人的传达,让鲁国国君听闻其中的道理,明白禘礼的重要性,从而改正“逆祀”,带头遵行礼制,由上而下的带领鲁国臣民守礼向善,那么鲁国将会恢复至周公时期那样,和平有序、繁荣富庶。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有人问关于禘礼的规定,孔子回答:我不知道啊。

或问:有人问。或,有的人。

禘之说:关于禘礼的规定。说,理论、规定。禘,周礼中最高规格的祭礼。

在《论语》中,“或问”“或谓”“或曰”的句式不少见,其作用都是引出孔子或其弟子的某些观点。这个“或”者,应为虚构的人物,是孔子和其弟子想发表某些观点时,所假借之形象。

因为按照《论语》的记事习惯,若是真有其人与孔子问答,即便其人无甚名气,也会认真记录其姓名或官职,譬如“林放问礼之本”“叶公问政”“陈司败问昭公知礼”等。而事实上,能够跟孔子进行问答,并且被记录下来的,都非籍籍无名之辈。

【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了解禘礼规定的人,天下之事就如同在他的掌指之间。孔子指着自己的手掌说。

示诸斯:把它放置在这里。示,“置”的通假字;诸,之于;斯,指后面的“掌”。

指其掌:指着自己的手掌。

本句大意为,谁若能了解禘礼的规定,谁就拥有改变当前礼崩乐坏局面的能力,那么治理天下对这个人来说,简直易如反掌。……这是孔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述礼制的作用,希望能藉此说服鲁国国君。

在当时,禘礼只有周天子和鲁国国君有资格举行。由于礼制规定,天子并非是孔子所能侍奉的,故而孔子的这话,是说给鲁国国君听的。孔子希望鲁国国君带头遵行礼制,继而带领鲁国走向强盛安定……

不过,孔子这番煞费苦心的劝告,并没有被鲁国国君接受,并且在孔子与“三桓”的政治斗争失败后,就不再重用于他。最后,孔子心灰意冷的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鉴于此,我作注解如下。

有人问关于禘礼的规定,孔子回答:“我不知道啊。了解禘礼规定的人,治理天下对他来说,简直易如反掌。”孔子一边说,一边指着自己的手掌。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202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