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3如何培养类比思维?

        类比是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因此,要想具备优秀的类比能力,首先需要具备对于不同事物的知识和认知,其次需要能够发掘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这意味着,没有多样化的知识或经验而奢谈类比,那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落得一个无处下手的结果了。所以,经验,知识,认知的多样性,或多样化的思维能力是类比的基础。

        博学并不一定导向创新,但是没有多样化的知识,创新就会变得更加渺茫。如果说多样性是创新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那么多样性加类比思维可以说是创新的必要且充分条件。有心人要做的,不外乎不断累积这两方面的素养,静静的等候从量变飞跃到质变那一时刻的自然到来。

多样化的经验和知识是有效类比的基础

        所以,要想培养类比思维,一方面要追求多样化的认知储备,要勤于学习,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去发掘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点。

        所谓“关联”,是一个从“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面对事物A,首先从具体面抽提出不同层次的类别,概念,范畴,然后,再针对事物B的具体情况,分析事物A对应的那些类别,概念,范畴是否与事物B相类似。如下图所示:        

关联力是指将抽提出来的概念应用于具体情境的能力

        这让我想到了吕思勉先生讲述“破釜沉舟”的故事。当年项羽带兵过河抵抗秦军,凿沉船,破瓦罐,只带三日干粮,在此逆境之下每个兵士以一当十,大败秦军。后代不少将领盲目模仿项羽,却往往落得一个落荒而逃,做鸟兽散的下场。这是为什么呢?吕思勉分析,秦汉之际,天下已经打了几百年的仗,民风彪悍,平头老百姓也是可以提着锄头就上战场的勇士。且秦军暴虐,反抗大军往往都是当年六国的移民,早已积蓄了对于秦军的无限的国仇家恨。所以,在绝境之下,一群带着愤怒,仇恨,恐惧的暴民就可以以一当十,绝境逆反整个局面。这种时代的特殊性,决定了所谓“破釜沉舟”的打法不是可以简单模仿的。比如,三国时期的马谡,虽然蜀军和魏军是对手,但是蜀人对于魏军并没有深仇大恨,魏军也不像秦军那么暴虐,你搞什么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并不能激发蜀军的斗志,反而使之不战而做鸟兽散。这个失败类比,既可能是马谡没有认识到项羽得以成功的缘由,即没有正确的对事物A进行抽提,还可能是他没有准确地认识到蜀军的条件,即没有正确的对事物B进行具体分析,从而错误的,机械的复制了“破釜沉舟”,最终导向失败的结局。

        而如前文所述,发掘关联点的关键在于抽象化的思维能力(2022-04-02类比基于联想和借鉴;联想和借鉴基于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 (jianshu.com))。在学习数理科学的过程中,抽象化的思维能力是被着重锻炼的。数学自不待言,很多找规律的数学智力游戏便是不错的训练方式。自然科学的本质就是通过总结大量的观察,提出普适性的规则,定律,这可能是最好的锻炼抽象思维能力的方式吧?在我看来,高手和非高手的根本差别,在于前者有能力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乱象时,总结,抽提,组织出一套自洽的,具有广泛解释力的认知模型,理论,甚至知识系统。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4-03如何培养类比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