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性与羞恶——《永恒》是一把停不下来的锉刀

也许原著小说在最初的立意上会跟高屋建瓴些,不过单从电影看来,只是一场流水账似的悲情闹剧。如果只从片中几个转折性的情节要素来梳理出故事梗概,很容易可以被套用到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两个人不顾生命地超越伦常相爱,不久又因不堪互相机械化地束缚而连爱情和生命一并豁出去,只为了赎回独立生活的自由。但是,若已把电影粗看一遍,get到的偏偏却会是一段怨女配渣男的狗血故事,干柴烈火是两个人一起点的,惹出祸来又总是女方背大锅,男方裤衩都没提就跑得比兔子还快。横竖都不是一个结局美满的故事,若因爱之名还可以附庸风雅;非要揭出人性之暗,悲剧便全被归咎到苟且的性欲。

试着跳出先入之见来看,“性与羞恶”恐怕才是故事的本质。

铁锁在这里算得上是一个很不经意的障眼法,不思考的话,会被直接用来象征两人爱情的羁绊。好像悲剧的出发点是神圣的,只是美好的初衷无奈换来残忍的结局而已。把逻辑再理一遍就发现,爱情实在是无处寻觅。

刚连在一起,两人自己都被铁链忽悠了,将之脑补成对爱情的成全。可惜,剧本对偷情而后事发的背景交代得太过冗长,越拖沓越显不出爱情的超凡。被锁在一起之后,两人相知相厌这样抽象又必须深刻的过程本需要精雕细琢,绝不是因为房事上那点大刀阔斧的磕碰可以穿凿过去的。伦常乱得太不稀奇了吧?爱情来得太没根据了吧?背叛发生得太快了吧?意志太不堪一击了吧?生死太容易看破了吧?一切仓促得就好比尸体必须要在下一秒就生蛆一般。因为,本来就不是很爱嘛!爱不爱的,不过是为了让不小心来了一发这种糗事显得合理一些,顺便还想博取点同情。

那些被封建礼教压迫还为虎作伥的愚笨头脑,总以为做爱只能是因为爱,于是不断地自欺欺人,最后把自己白白玩死。其实何必要认那些死理,存在就是合理。老男人的填房十有八九要红杏出墙的,血气方刚的小鲜肉有几个是把持得住下半身的。一切的发展都只是依着自然规律顺势而动,可惜事发后的代价是人为强加上来的,扭曲了本能,他们就开始出现认知失调。没有纯洁的爱情,凭啥受这门子罪。

婶子勾引侄子发生了关系,是乱伦吗?确实是。但只要有那么点真爱的话,就他妈乱伦了又如何呢?真正的爱情先天具备反脆弱的弹性,受到的惩罚本应成为给爱情浇灌的养分才对。可惜他们不爱,所以他们的潜意识里都承认自己偷情无耻,乱伦有罪,然后因罪而羞恶,又通过被铁链束缚的惩罚让羞恶变得具体而显目。受了点罪就瞎比比什么再也不相信爱情云云,那就注定要万劫不复了。

诚如孟子所言,恻隐、是非、辞让、羞恶之心与生俱来。尤其是羞恶之心,不论一个人的品行再如何虚伪下作都还是少不了的,就看自己能否持续自欺了。一旦看清了身上这道甩不开的耻辱,由铁链死锁住的永恒便是一把停不下来,反复发出虐心噪音并引起切腹之痛的锉刀。在永恒的枷锁面前,爱情的幻想与求生的意志能战胜的只是有限的时间,最终一切虚伪和顽抗都会被磨成齑粉,败局一开始就是注定的。

可以举出三个类比:

一、中国古代的黥刑,即往脸上刺字,虽然受的皮肉之苦不算重,却让犯人的脸再也见不得光。只要犯人不上梁山,就必须承受整个社会的另眼相看,同时他们内心的人格也自认低人一等。犯罪的刺青洗不掉,背德的铁锁也没有钥匙。

二、美国一花季少女死于车祸。受害人父母放弃了酒后肇事的司机应该赔付的巨款,只要求他每周固定寄出附有一美元的道歉信。司机原本庆幸躲过破财之灾而诚恳应予,但是不出几年他的精神就不堪重负,自杀成了水到渠成的事。羞恶就是慢性致死的毒药。

三、青春片里见烂了的剧情,莫过于无知男女因为不严谨的性行为误结珠胎,然后无奈,然后疏离,然后反省,然后承认多少次性快感也抵消不了这个恶果,然后不爱,然后女孩看破一切而选择有痛人流,这也类似于女主角最后扣动扳机的绝望与释然。此类结局似乎总让女方承担更大的牺牲,可是在这结局之后的故事里,男人依旧没有甩掉屈辱的铁链。

总之,这不是爱情,只是干柴烈火灼出的伤口,然后在羞恶中,人性的软弱和自私逐步让伤口结成丑陋不堪的痂皮,并且暴露无遗,世间鲜有嗜痂成瘾者(此可曰痴爱),于是羞恶在心中根深蒂固。最初只是为了解决性欲问题却招来了不愿承受的代价,结果又发现性生活远不如预期的满意,那么这场乱伦通奸就成了彻头彻尾的赔本买卖。过去的一时糊涂使人不愿意面对当下,所以也失去了未来,永恒就只能是残酷的讽刺了。

至于爱情?爱你妹!作为成年人,还是先学会正确对待性欲,并且对自身的行为负责吧。

附  言

因铁链派生出的矛盾算是个不错的梗,可惜整体发展就有点流俗了。故事结构头重脚轻,没啥格调的乱伦被铺垫太多,相知相厌又太仓促。细节上不重视铺设,让观众有了错误的期待和被迫的吐槽。不过,最包容地讲,如果床戏能拍得再敬业一点,还是能让整部电影的格调再上一个层次。

你可能感兴趣的:(〖影评〗性与羞恶——《永恒》是一把停不下来的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