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经历

假期已过大半,现在才静下心来反思自己一学期以来的成长经历,整整一年我都在成长中度过,一次次的成长,带给我的是一次次的冲击,一次次的惊喜。

开学刚不久就接到了年级通知,我们年级要举行家长进课堂活动,虽然学校以前也举行过这样的活动,可每个班也就十来名家长参与,人不多,也不会感觉到紧张,跟平时上公开课一样,已经习以为常了。可这次不一样了,这次可是全班家长呀,从教九年以来还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阵仗呢,着实有些紧张。从接到通知开始我就赶紧带领我们年级老师选课题,定目标。在选课题上我们年级老师产生了不小的分歧,有的老师主张讲数与代数方面的内容,因为我们已经研究了一学期了,所以肯定没什么问题,把我们最完美的一面展现出来就行了,也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麻烦;可有些老师觉得既然数与代数我们已经研究过了,何不大胆的尝试一下图形与几何领域呢,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大家各说纷纭,争执不下,最终我决定老师们在哪方面有感觉就备哪方面的课程。所以我们当时就选择了两个课题进行备课。因为身为教研组长,所以我就参与了两个课题的备,我们首先准备在“备教材”上下工夫也就是“备教材”。在“备教材”过程中要着重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明确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尤其要注重研究和解决教材中的难点,在突破难点时考虑到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接着在“备学生”上做文章,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是一对矛盾,学生的“学”是要通过教师的“教”起作用。在这两点上我们下足了功夫应该就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了。接着就是不停的试讲,不停的修改,年级老师也是一遍又一遍不耐烦的进行改正,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数学课堂赢得了各位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在学校后面的家长问卷中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多的满意度,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在这次备课研课讲课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收获到了不同的成长。

本学期四月份的外出学习至今记忆犹新,因冯老师临时有事,所以外出学习的机会就落到了我的头上,奔赴重庆参加星教师小学数学创新课程峰会。三天的学习,每晚回到宾馆我们三个人都激动的进行交流,整理笔记到十二点左右,研究每个领域老师们的独特想法和处理方式。所有的努力都源于他们对数学的热爱。有教学创新重要视角的顾志能老师,感觉我们在课堂上无法突破的内容,却在他的课堂上被诠释出全新的意境,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在顾老师看来,数学教学的创新,除了可在教材内涵挖掘、学情应对、教学过程设计、重点难点解决等方面用力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与技巧,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创新视角,这种一直无明显突破的课堂才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精彩。

我们平时除去备课、上课,一周大部分精力几乎都被消耗在批改作业、分析作业、订正作业上,师生间很多的坏情绪、 怒火基本都来自个别孩子一再忘记作业、逃避作业,明明对自己的作业现状心存不满,明明思索着改变,却最终年复一年毫无变化……矛盾的根源,在于找不到操作即简单又深受孩子喜欢的作业践行方式。但刘善娜就一直带领着她的学生们在研究并实践数学探究性作业,在他们的研究与实践中积累下了大量经验与范例,通过刘老师讲解才知道,原来我们的数学作业还可以像美术作业这么布置呀!更重要的是,我因为遇见了这么美好的布置作业的方法,我的班级的孩子们也越来越热爱学习数学了。我们还接触了许许多多的小学数学方面的专家,比如全景式数学教育的张宏伟老师,喜欢研究思维导图的李保伟老师,擅长数学折纸的葛志军老师,学语文出身的小学数学杂志的编辑陈洪杰老师,等等。最后我们还应邀加入了吴恢銮老师的数学实验讨论群,在群里大家各抒己见,不懂就问,从中也学到了不少新鲜的知识。这次的外出学习让我见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数学,什么才叫真正的热爱。

六月份,我们数学组举办了第二届新港杯数学竞赛颁奖活动。通过我们一次次 的选拔,一次次的考试我们选拔出了年级最优秀的十名孩子。从筹备竞赛开始,我们学校教研组就开始命题,过程中翻阅了无数的资料,根据要求分为了四大板块,接着就是一次次的审题,一次次的修改,最终形成了比较完美的竞赛试题。选拔赛也是每个老师参与,从监考到批阅,到登分。给孩子写发奖感言,录视频也落到了我的肩上,虽然很累,但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笑脸疲惫瞬间消失。打印竞赛喷绘,制定奖杯,给家长发通知,还有最终的颁奖仪式,无一例外不在锻炼着自己,影响着自己。虽然在颁奖时屏幕出现问题留下了永久的遗憾,但在这些过程中我成长了不少,也收获了不少。

一学期的成长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渐行渐远。盎然回首,那些足迹也许参差不齐,也许完美无暇,都无从知道。而未来的路,未来留下的足迹如何,则是我自己选择的。成长是蜕变,经历了磨难才能破茧而出。成长记录着痛苦,也刻下了欢乐,沿着成长的足迹,一步步,我将走向成熟,走向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长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