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雨中,(1)回家

1、回家

雨,一会大,一会小,一整天都没有停过,她和孩子在图书馆里呆了几乎一天,这里是新建的图书馆,环境优雅舒适,很多大人和学生都喜欢来这里学习读书、写作业,借阅书刊,让人感到现代人的学习气氛逐渐越来越浓。

暑假,陪同孩子在这里学习的母亲们有很多。

从家里出来之前她和孩子都没有带伞,是老公送她和孩子来的这里。此时,他们走到馆内一楼那个进来时的门口处,就站在外面的大顶子下面的空间里避雨,观察着外面的雨,希望这雨可以变小些,孩子早就想回家了。在他们旁边还站着许多也在观察这雨势的人们,大概他们也想回家,也没有雨伞。可这雨啊,它就是一直下。这样出去,她和孩子都肯定会淋得浑身湿透。

“哇,雨还是下得挺大啊。”孩子有点发愁地对母亲说。

“是呀,雨这会儿又下得大了起来。”她回应着孩子,心里急急地,着么着在这雨中也要带孩子赶紧回家的办法。孩子学习挺认真的,毕竟呆这里一天,对于孩子来说有些困难。

她想到了这大图书馆里的一楼,有几个小玩具店,那里是否有卖雨伞的呢?记得上次她自己还在那个小店里买过一件塑料小链接盒,为了盛放她随时可用手拎上的两个助听器。那大姐一个有在店里,看到她来了,非常兴奋,她感到那姐姐大概也是一个人在店里很孤独吧,来了个客户,就非常高兴热情。

先买把伞,然后,带孩子出去打车,就可以回家了。不就是冒着雨出去打车吗,没关系,只要让孩子不淋雨,就好。”她这样想着,便对孩子说:“咱们先进去,再稍微等一会儿,我们想办法弄把雨伞,再走。”

孩子失望地又回到了馆内的二楼的大厅里刚才的座位上玩儿手机,突然,孩子兴奋地扭过头来,对她说:“咱想个办法吧,看看这里有没有卖雨伞的,咱买一把,不就可以回家了。”她心中一惊,顿时感到自己长时间培养孩子要自己多做事的思想,思维能力,已经形成了。她看到了孩子的独立思想,独立能力在增强,很是高兴。她微笑着,充满了高兴的语气,那是她为孩子真正能力成长而激动和兴奋的语气,她回应着孩子:“是啊,咱俩正好想到了一起了呢。”

孩子看了看自己的手机,对她说:“快四点半了,我爸几点回来?打个电话问问吧。”她也看了看自己的手机,对孩子说:“会议就要结束了,我们可以自己回去,需要我们一起去克服雨天回家的困难。”

孩子读懂了妈妈的意思,没有再问什么,也没再说什么。孩子已经五年级了。是个小大人儿了。很多时候,他都懂得关心妈妈的心情。

她完全可以坐在大厅和孩子一起等老公开会结束,再来接他们,坐家用车一起回家。

可是,她选择了靠自己。

她温柔地对孩子说:“咱现在就先下去看看吧,最好能买到一把伞。”

孩子兴奋地回答:“好啊,那就赶紧快点儿去楼下看看吧,我们快下去吧。”


她和孩子一起走到那家小精品店,对孩子说:“这店不错的,我在这里买过东西,咱们就先在这里看看吧。”

孩子马上就开始询问着店里的姐姐:“您好,阿姨,这里卖雨伞吗?”

“有啊,有的”店里的大姐兴奋地回应着。

于是,他们开始挑选雨伞了。第一把,不太合适,因为那是一种不好伸缩上去,也不好合上伞盖儿的伞,非常紧,不好弄。第二把,光是伞盖儿大了,但打开的时候,不太顺利,按钮有点迟钝,颜色也不太好看。他们又试了第三把雨伞,那是一把深蓝色的伞,比较好看,打开伞的时候,只需快速按一下这伞把儿下面的那个钮儿就行,合上雨伞的时候,再按住这个钮往上一缩,就能把伞合上。这把伞摆弄起来比较刚才那两把是省劲儿,简单多了,打开与合上,伞在他们手中伸缩自如。这下解决了不用浑身淋雨的问题,头顶一把伞,以防淋感冒了,伞,是多么普通的物质品啊,然而,在此时能买到一把伞,却是多么宝贵的东西啊,如雪中送碳般及时。她和孩子接下来,就可以打车回家了。雨中打车,是不容易打着车的,但是,没关系,先去打车试试。这样想着,她就和孩子又到刚才一楼观雨的门口大顶子下面去了。

她和孩子一起脚踩着地上的积水,二人分别提着学习的包儿,有些沉,他们走出了馆外走出了避雨的大顶子。她的头上淋着雨,她用左胳膊一边护着孩子,挡着头上的雨,一边打开刚买的那把大伞,支撑在他们的头顶上,包儿,跨在她的左肩和半截胳膊的位置上,她和孩子一起迈向去路边打车的步伐中。

雨依旧很大,不打伞根本走不了,还伴随着有风,打伞的时候,雨随着风会淋湿身上一部分。她和孩子两个人,一人用手提着学习的包儿,一人用右手撑起雨伞,一步一步地来到了露出天空已经许多的大人行道上,再走到前面的马路边上观望着,准备打车。在心里,她已经做好了老半天也打不到车的准备,只是没有告诉孩子有打不着车的可能,叮嘱孩子耐心些。因为,她相信孩子懂事儿,不会抱怨的。

往左边靠近大花园的地方一看,停着两三辆出租车,他们很是感到安慰地走了过去,她急切而又礼貌地问:“师傅,这车走吗?”“我们去东太路那边”。

“走的,走的。”司机兴奋的回答着他们,往车里仔细一看,一听声音,原来司机是一位女士,太好了,有点安全感了。这天气,自己不会开车的人是很不方便出门的。车,早就已经是现代人的交通工具了。

想起来自己小的时候,无论下雨、下雪,那时的人们也只能是有个自行车骑回家,那就算是物质条件不错的了。那个时代里,人们出门根本就没有打出租车这一说。现在,即使是在雨中,能打到车回家,也已经是一种强于过去生活条件的巨大方便和了。

“我们去东太路56号,阿姨”。孩子一边打开着车门,一边告诉司机要去的地方。并帮妈妈合上了雨伞。然后,孩子特意坐在后座里面的座位上,让给妈妈坐在一伸脚,身子往车里一靠,就能坐进来的那个靠车门边上的座位,不用再费劲往里面座位移动了,她手里还提着书包,沉甸甸的。母子二人一起坐在了出租车里,总算是安定了,他们高兴地在回家的路上。

第一步,想办法寻伞,买伞。

第二步,想办法大雨中找车回家。

克服困难,努力向前,合作愉快,她和孩子一起实现了大雨中回家的目标。

老公微信:“你们还在图书馆吗,我刚开完会,要出来了,你们辛苦了。”

她回信:“没事,我们已经出来了,打车,正在回家的路上。”

老公微信:“我开完会回来路上了,这雨天,还得你们自己打车回家,真是辛苦你们了。

她的回信:“没事儿,我们已经快到家了。”

她和孩子快到家门口了。

“您就给停在小区内花园边上就行。”

“多少钱?”

“25元,姐姐。”

微信扫码付款。

“25元。”没等她再问司机,孩子就赶紧再告诉了她一遍。

雨天,带着助听器,怕被淋湿了,坏了,可是为了办事得说话交流,她依然得戴着助听器,但外面的噪音,使她依然很难一遍听清楚。助听器的频率比正常耳朵的频率高,无论哪里的噪音,都会影响与周身的人说话交流。但是,没办法,只有克服困难,毕竟,小时候没有被输的那个液里的药,弄成聋子,她已经觉得很幸运。

她先伸出右脚,下了车台子,右脚支在地面上,然后,用左手拿出身边的雨伞,准备好,再用两手在车门儿外面的空气中,小心而迅速地撑开伞,再把伞用她的左手递给自己的右手,她又迈出另一个脚,两个脚就全都下了车,踏在了地面上,有点积水。然后,她再用左手拿起一个包,跨在左肩上,再用左手把另一个包提在手上,她小心地先把伞遮在车门边上撑着,让孩子下车的时候不淋雨;可是,没想到,她的孩子此时却说:“我来拿伞。”说着就用双手把妈妈手中的伞拿在了自己手中,给妈妈打着伞,撑在妈妈那满头漂亮的自来卷秀发的上方,然后,孩子就用力地关上了出租车的门。对她有点急切地说:“妈妈,我先跑过去了啊。你自己先撑着伞一下,包给我一个。”说着他就迅速地朝每个楼门前都装有的电子门的方向跑去了,接着孩子又迅速打开电子门,用手扶着,敞开着它,在那儿等着她打伞走过去;真是省了她许多事儿。因为那样就不用她自己又拿包,又拿伞,还得在到了电子门的门口台阶上时,再把伞合上之后,提着沉沉的包儿,还得继续费力地打开电子门了。

她和孩子终于回到了温暖的家里,她顿时感觉特别地暖和,虽然是夏天,几度的大雨,让人觉得凉意嗖嗖地,但是,家,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安全歇息的美好港湾。只要没有争吵声,有家真的很好!她默默而沉沉地扫视着屋内的空间,她突然浮现出在过去那些年里,她成长的那个家,在那不大的空间里,那叠叠不休地争吵声,此时回旋在耳边......思绪一发收不住了,她在内心强烈而严厉地对自己喊着:“停、停、停,停”。最后一遍‘停’喊得很重,很迅速。她立即让自己的思绪和情绪不再往下坡上随意流向那个内心悲哀的深渊里了。拼尽全力地把自己往回拉,拉回到眼前的现实中来。

孩子坐在桌子上玩儿手机,她洗手之后,就开始收拾家务,琐碎而繁杂的家务,是她平时总默默干着的事情。眼前的桌子上的东西书本,摆放整齐,用湿纸巾和干纸巾依次擦干净桌子;沙发上,孩子的许多换来换去的外套衣服,她都依依叠放整齐,刚才包里的书籍,一件件拿出来用干、湿巾擦干净,这些零星家务活儿,是她经常随手就干了却不显眼的活儿。擦地,收拾厨房,洗碗,做饭,这些家务,她总是耐心地、闷头儿做,苗条纤细的身材,干着不少的细小零星的家务活儿,忙碌着,过一会儿就又要准备晚饭了,她今天不用去集市买菜了,因为家里有几样蔬菜是昨天在超市买的。她也可以坐下来,看看电脑,休息一会儿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故事--雨中,(1)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