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银行的生财之道

作为银行,千辛万苦把部分社会财富以存款的方式吸入口袋,那只是银行使命第一步。而贷款,简单地说就是如何把这部分存款交给及管理有需要并有极大可能归还本金且支付利息的市场参与者,这不仅关系到其社会职能的发挥,更是在很长时间甚至包括现在对于多数银行是生死存亡的关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领域与国外接轨加速,商业银行业务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从较为单纯的存取贷业务,发展到信用卡、承兑汇票、信用证、期权期货、纸黄金等,乃至近期很多银行相继成立相对独立的理财子公司,可以说银行产业体系已经日渐完善,而原有针对跨界经营的限制或者禁令也表现的越来越模糊。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发展在银行间极不平衡。这些业务的出现,就好似一个企业从创立到横向或纵向壮大再进一步发展实现多样化经营。就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而言,排除外资银行,中农工建交和头部的股份制银行如招行,基本是处于多样化经营。大多数银行只能算是壮大阶段甚至是创立期,虽然有些银行掰着脚指头会说自己成立了多少多少春秋,只不过很可惜,一个企业活的久是一种能力体现,但这并不是它成熟的表现,毕竟成熟是需要通过市场竞争来验证。

这种极不平衡在银行内部恰恰表现为各项业务在利润的贡献上,不管是处于哪个阶段的银行,其利息收入,也就是贷款利息收入基本是处于最核心地位。就拿目前多家上市银行的年报来看,随着多元化经营的深入,中间业务收入的占比可能越来越大,可利息收入的贡献依然非常抢眼。上市银行既已如此,那些未上市的银行估计情况也不会有明显变化,甚至不排除有很多银行目前还处在仰仗这块吃饭的可能。因此贷款对于很多银行是生财之道,是存亡所在。

我们常见的银行贷款按照出借对象不同可以粗略分为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

公司贷款一般是为了公司日常运营、重大资产购进、核心项目开发以及企业间股权重新分配等。这类贷款一般规模大、监管成本高、牵扯利益比较复杂,也是城商行目前最为受困的地方。

在许多地方,城商行背后基本是本地财政做老大。而为了完成当地发展指标,政府对于某一或某群企业往往会给予过多关照,而在资金支持上更是不遗余力,对单一集团或同一产业的贷款占比往往远远超出警戒线。

城商行的风险控制机制本就异常脆弱,过多的行政干预更使得这风控形同虚设,久而久之城商行的命运往往被动的绑在了这些企业车轮上。而当这些企业问题爆发时,对于城商行无异于原子弹大爆炸,结果只能是毁灭。就如近几年在对房地产行业的整顿,又不知有几多城商行陷入泥潭无法自拔。

个人贷款则显得比较分散,一般是用于日常生活、旅游、教育、购车购房、个人经营等。与公司贷款相比,个人贷款可能是我们日常最容易接触到,毕竟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与银行完全割裂的可能性还是比较低。

就如信用卡,当中国银行于1985年试点时,它可能不会想到这一举动几乎改变了国人几千来 “量入为出”的储蓄思想,它可能更不会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在中国保守估计信用卡持有量竟然高达七亿张。看着它心中的卡主日益演变为今日越来越多的卡奴时,它是否会惊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竟有如此之大呢!

无论是公司贷款,还是个人贷款,都是银行遵循市场原则获取利益的工具。理论上讲,银行对于贷款定价应该包含存款成本、风险成本、运营成本、税收负担、预期收益等。当然,银行是不会告诉它给这个贷款利率的详细理由,因为这个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一样是由央行决定基本利率,商业银行只是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具有一定选择权,甚至连商业银行自己也说不明白为什么要按这个利率浮动。在市场竞争面前,为了吸引更多社会存款和贷款,商业银行除了在利率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外,更多的还是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强化风控体系,而理财子公司的成立则意味着也需要多关注投资综合把控能力。

作为一种典型的杠杆模型运作形式,高风险是商业银行与生俱来的隐患,在实现用小量资金撬动大量资产的同时,超高负债对于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为了应对高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完善的风控机制。以贷款为例,资金来源是否合法见光?资金投放是否规范合理?资金使用是否符合合同约定?资金收益是否满足对于利润的追求?资金收回是否安全准时?不仅需要对资金加强监管,对于资金参与者也需要强化管理。资金来源人是否真实?资金流转过程中经手人操作是否合规?资金使用者是否真实依约尽责?资金监管人是否尽职勤勉?这都需要强有力且相对独立的风控机制。

在生活中,一方面银行希望积极开阔市场,寻找更多的资金需求者,但另一方面,银行也不会像八十年代那般来者不拒。以个人贷款为例,通过对资金需求者年龄、历史借贷情况、逾期情况等关于还款意愿方面分析比对,从而挑选出认为符合银行贷款要求的客户,然后对客户职业、行业、家庭、甚至是资产状况等关于还款能力方面分析给予相应额度的授信,并在客户后续使用中及时监管,如发现异常情况则会采取补救措施,比如终止贷款并要求提前还款。

对于银行风控能力的强弱我们无法做出统一的判断,但可以肯定银行风控还有很多待完善的地方。银行是否存在把那些本来不应该拒绝的客户拒绝,反而把那么应该拒绝的却纳入客群呢?我想这是必然无疑,毕竟这风控也需要不断在问题中完善。

那些需要贷款却又被银行拒绝的客户还有什么方法吗?当然有,除了游走在灰色地带利息偏高的民间借贷外,P2P也是一个方向,只不过更多时候它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高利贷和野蛮催收的混合品,简单一个字:差。在17年下半年开始的这场整顿中,大多数P2P成了昨日黄花,就连头部公司也转变了发展模式纷纷走上了“助贷”的道路。至于小额贷款公司和供应链企业也是资金需求者可以参考的方向,像这类公司在前几年P2P处于风口时也大多改头换面成为互联网金融公司,只不过是老车刷新漆,顺一趟潮流而已。

随着市场化深入,在贷款这方面未来必定会有更多资金提供者或者是更为直接的解决方式。就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消费公司,对于个人贷款,你去银行贷款的目的不也就是用来满足日常生活消费类嘛,现在好了,你不用去银行贷款便可以实现购物,然后直接分期还款就好了。在这方面,以京东白条和花呗做的更彻底,互联网金融公司可能还和银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白条和花呗则直接实现了去银行化,等于是直接实现了客户、商家和平台方三者之间内循环。这对于依赖贷款收入的银行来说不能不引起警惕。你不主动拥抱改变,就只能等着被市场抛弃。

你可能感兴趣的:(贷款--银行的生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