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一天下:战国小结

关于为什么是秦国这个问题,在上一篇文中已经说过了,但是没有讲清楚,自认不是很满意。

所以,重新写一篇来弥补缺憾。

其实,关于这个话题,古人已经讨论过多次,前有贾谊《过秦论》,后有苏辙《六国论》。分别从秦和六国的角度来阐发了观点。我们也就从两个不同的主体来看这件事情。

贾谊的时代距离秦朝最近,我们先看《过秦论》,《过秦论》主要是从秦国这个主体来讲的。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这里开头就说,秦国拥有地理优势,不仅有着关中平原,还有崤山与函谷关这两道天然门户,这是地利。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孝公君臣呢,还上下一心,且胸有大志,试图一统四海八荒。还有商君(也就是商鞅)辅佐,内修法度,外斗诸侯。这可就是人和了。

这一下,咱们古人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在孝公时代就占了两样。秦国似乎只差那一个天时了,但就这一个天时却让秦国又等待了六代人。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孝公没了之后,秦国后面的三代君主,不仅继续保持了人和的优势,还将地利这一优势扩大了,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人家可是遗志有人继承,一代代人都是走在强国富民的道路上。

这样一个奋发有为的邻居,自然让战国其他几个国家感到害怕,于是“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不承想,“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qūn)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zú)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六国合起来想要揍秦国,但是却被秦国吓得不敢动,这一方面是由于秦国的兵威之盛,另一方面可以归结于六国军队无法做到整合,各国之间相互掣肘,可是秦国对于军队却可以如臂指使。所以,有时候,兵不在多而在精。乌合之众多了反而坏事。

秦国就乘势“追亡逐北,宰割天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到了秦始皇的时候,厚积薄发,犹如虎狼之师的秦国锐士一路势如破如,一统华夏,并且南取百越,北却匈奴。这是秦国六世积累所致,也是六国多年来政策的助推,天下大势然矣。这就是天时也到了。

天时地利人和齐全,一天下也就是大势所趋了。

前面是从秦国的角度出发,下面我们从六国的角度来看。

这也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另辟蹊径,《六国论》上来就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破灭都是因为赂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其实也就是对秦国采取绥靖政策。

后面就是举例论证说明,六国是怎么在对秦国的绥靖政策下灭亡的,战损小而割让多,同时各国之间的联盟貌合神离,无法形成有效统一的压制力量,导致秦国兵威越来越盛,六国也就越来越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有点咱们大清的意思。

《六国论》是有它的局限性的,苏辙的观点有着他的时代背景,苏辙是北宋人,宋朝在历史圈内被称为挫宋(这可不是我说的),由于没有幽云十六州的屏障,宋朝一直处于游牧民族的高压之下,而且连年战争失利,以岁币求和平,这些当然让处于那个时代的文人愤慨,后面南宋的辛弃疾、陆游那都是恨的牙痒痒,所以多通过文字来发表自己的情绪,例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家祭无忘告乃翁”。《六国论》也不例外,也是通过对六国绥靖政策的批判来映射对于北宋政策的不满。

其实,六国当然不是一味赂秦,秦国与六国之间的对抗可谓相当激烈,那完全是堂堂正正的大争之世,长平大战,赵国损失精兵四十万。

所以,我们需要辩证地看这个问题,为什么秦国统一华夏?

首先,秦国自身变法彻底,六世君主,终生奋斗,矢志不渝。其次,六国也确实存在一些政策问题,各怀心思,反秦联盟形同虚设。最终,在始皇帝的手上,秦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完成一统华夏的伟业,这其实对于中华民族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对历史进程也是有贡献的。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你可能感兴趣的:(秦一天下:战国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