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最西极,思考21年前的选择

图片发自App

【墨竹的菜园】0539——1997年,国家刚刚提出西部大开发。那年,我大学毕业。1998年3月,我只身一人,从长沙到新疆。只因为想“到西部去找机会,去看看新疆的沙漠、雪山、草原”。

时光一晃21年,2019年2月16日,我一路向西,来到了中国最西端最后一个县城——新疆乌恰县。在这里目送祖国最晚一抹夕阳落下。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乌恰比乌鲁木齐晚一个小时,比北京晚两个小时。世界有时差,人生也有时差。当年那个22岁就梦想有所作为的年轻人,过了21年才开始领悟人生真谛,才开始真正沿着自己的内心,走自己的路。

喜欢这段话,“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里都有着自己的步程,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只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向前走,总会走到该到的地方。”

到乌恰,是为打造乌恰县域公共品牌做前期调研。百度这个人口不足6万人的“西极”,发现这里有地无土、有山无树,农业耕地极其稀少,是名符其实的国家级贫困县。

图片发自App

到了乌恰,参观展览馆,走访企业,让我对这个最西部小县有了进一步了解。

图片发自App

乌恰,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端,帕米尔高原东部,天山与昆仑山在此交汇。西北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接壤,是通往中亚、欧洲的重要门户。

乌恰是边防大县,经济穷县。本地居民以柯尔克孜族为主,约占乌恰县总人口的70%。过去,这里的人们主要依靠游牧生活。柯尔克孜羊和高原牦牛是他们主要的放牧对象,草场有限,产量也有限。

在走访当地企业时,我们有了意外收获。县里电商办的朋友向我们介绍,乌恰有两家成规模的企业,一家是“沙漠绒”驼峰绒毛公司,另一家做柯尔克孜羊精分割、销售。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驼峰绒毛公司的品牌叫“沙漠绒”,从1996年创立至今,已有22年历史。创始人从创立公司之初,就坚持使用100%含量的驼绒进行生产。将轻薄、保暖、防潮的产品特性发挥到极致。目前开发的产品包括驼绒被、驼绒褥子、驼绒时装、护腰护膝、围巾、手套、礼帽、鞋垫等十多种形态。据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沙漠绒”在全疆已建立22家直营店,产品主要在民族群众市场销售,每年都供不应求。

图片发自App

原料稀少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根本。调研时我们了解到,骆驼繁殖速度特别慢。三年才能产一胎。目前,“沙漠绒”除了积极培育自己的骆驼群,主要还是以收购南疆地区牧民驼毛和进口中亚国家驼毛再加工为主。即使想方设法扩大收购范围,原料依然十分短缺。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这家企业生产的服装,存在款式单一,设计传统的问题。这么好的面料,如果能与优秀的服装设计师、或知名服装品牌合作,必将更具价值和魅力。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这是参观柯尔克孜羊和高原牦牛的冬季养殖场的实景照片。每年,羊群从夏牧场转场下山,一部分进入相对暖和的冬牧场,一部分就赶入政府集中建设的养殖棚圈。乌恰县为帮助牧民更好地安置羊群牛群过冬,免收三年费用,无偿将这些棚圈供各个合作社、牧业公司使用。

创星者品牌策略团队作为新疆7个县域公共品牌的品牌顾问,在走访调研中,我深刻感受到一个问题。

那就是,要真正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必须依靠当地有发展潜力、发展规模的企业来做带头人。就像乌恰县,无论是驼绒产品还是牛羊肉深加工,都必须依靠原料的稳定供应。

企业不同于政府,企业没有强制性的行政方式,但企业依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发展,更具长远价值!

只有生产、销售用户喜好的产品,企业才能发展壮大。因此,要依靠企业来带头、引导农牧民大力发展其所需的特色种养植,就变得至关重要。

企业根据产品生产要求来制定原料收购标准,并不断指导、帮助农牧民来解决、培训、改进种养植技术,以求达到优质原料优质出品的结果。

企业在提升品质的同时,也需要大力提升品牌。光有产品,没有品牌,是没有溢价能力的,也无法掌握市场的话语权,就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只有企业收益提高了,才有能力反哺农牧民,增加收购数量、提高收购价格。最终实现企业与农牧民、用户、政府多方共赢的局面。

脱贫致富,不能再是喂养式扶贫,而是要建立更加科学、长期有效的合作模式,共赢共生。

2019年,新疆要全力推进旅游大发展。而旅游与特色农牧产品、脱贫致富又能在另一方面相互促进。

让县域公共品牌成为各个县的新形象大使,聚焦县域核心价值,重新定位。使其不仅能将特色农牧产品推广出去,还能将更多更远地区的人吸引进来。这才是打造县域公共品牌的价值所在。

“以品牌力量提升新疆价值”,这不是一句口号,这是创星者的企业使命,也是我个人前进的方向。

21年前,我并不知道如何参与西部大开发。今天,我将怀着“以品牌力量提升新疆价值”的信念,坚定走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中国最西极,思考21年前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