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好习惯与坏习惯的形成前因不同

上节讲到习惯形成有一个关键是运用了正增强原理。它符合了“原始我”的天性,满足了“情绪我”的基本需求。这一节,我们来了解一下形成习惯的前因。喜欢的朋友可关注“有源必行”,每日持续更新。

第五节好习惯与坏习惯的形成前因不同

如同一张折叠过的白纸,沿着折痕再折一次总是最容易的,这就是习惯的力量。而这些折痕就好像人们的习惯行为,它具有固定的路径。那么,习惯行为形成之前的起因是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聊一聊习惯的好坏之分。在这,我们设置几个参考量。

第一个参考量是安全。危害自身或他人安全的习惯为坏习惯,反之,为好习惯。如遵守交通规则就是好习惯,而冲红灯、跨实线行驶等不遵守交规的习惯是坏习惯,经常参加剧烈及高危运动也是一种坏习惯。

第二个参考量是健康。影响自身或他人的健康的习惯为坏习惯,反之为好习惯。如吸烟、酗酒、熬夜、不吃早餐、暴饮暴食、刷视频、随地吐痰等是坏习惯。而多运动、三餐规律、早睡早起、打坐、讲卫生、早晚刷牙等是好习惯。

第三个参考量是妨碍。妨碍自身及别人的习惯是坏习惯,反之为好习惯。如插队、不爱收拾、丢三拉四、大喊大叫等是坏习惯,而排队、讲秩序、收拾房间、清洁、节约、微笑、乐于助人等是好习惯。

第四个参考量是成长与收益。对自身成长有贡献的或达成正收益的习惯是好习惯。如阅读、写作、储蓄、反思、冥想、思考、专注、好问等是好习惯。

习惯的好坏在一线之间,有了参考量我们更容易辨别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坏习惯。如爱看电影的习惯,它对自身的成长是有贡献的,应该是好习惯,但是如果习惯熬夜看电影那就是坏习惯了。

习惯行为之前的起因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坏习惯,举一个例子:刷视频的习惯。刷起视频来你感觉怎么样?刷到各种搞笑的视频是不是很快乐,是不是有一种满足感和刺激感,从而忘记时间,忘掉了烦恼、无聊及悲伤等。这些都是谁的需求?

对了,这就是“原始我”和“情绪我”的基本追求,他们永远在追求快乐感、满足感的路上,而“理性我”去哪里了呢?你本来想看几分钟视频放松一下,然后去学习的,结果看了一个多小时,学习时间被挥霍掉了。

坏习惯行为之前的起因只有一个就是无底线的满足“原始我”和“情绪我”的需求。

所以,我们说,坏习惯是不用培养的,它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当你意识到坏习惯时,已经上瘾了。玩游戏、吸烟、熬夜、暴饮暴食等坏习惯都是如此。

而好习惯则往往是反人性,是需要“原始我”或“情绪我”先付出、先牺牲,再慢慢地获得回报。例如跑步、阅读、反思等好习惯。

所以,在培养一种好习惯之前,我们要用理性脑去分析这种习惯给你带来的所有好处和坏处,以说服“原始我”和“情绪我”,尽量延迟满足它们的需求。

所以,好习惯行为之前的起因离不开“理性我”价值导向——定义习惯价值。

习惯价值因每一个人的认知、环境及自身实际情况不一样,而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跑步运动。如果你身强力壮,又经常打球等,你不会认为跑步有多大的价值。但对于步入中老年人群体的我,这几年没有什么运动,身材开始发福,身体体检指标红红绿绿高高低低的,则认为跑步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运动。

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定义习惯价值呢?这将是我们下一节要提示的内容。请关注“有源必行”,与我一起培养跑步的好习惯。

你可能感兴趣的:(2.5 好习惯与坏习惯的形成前因不同)